自動駕駛安全框架開發(fā)進展綜述
Waymo 系統(tǒng)安全計劃 SSP
Waymo在制定其安全計劃時借鑒了航空航天、汽車、國防等行業(yè)中的最佳安全實踐原則。Waymo的安全體系一共有「五個維度」:
「行為安全」:指車輛在道路上的行駛決策和行為
「功能安全」:確保車輛在系統(tǒng)存故障或失效時的安全操控,這意味著要建立備份系統(tǒng)和冗余機制來應對車輛的意外狀況。
「碰撞安全」:車輛通過各種措施保護車內乘客的能力,借助結構性設計來保護車內人員,提供座椅約束裝置及安全氣囊,減輕車內人員的傷亡程度。
「操作安全」:人機交互,為消費者帶來自動駕駛車輛所提供的安全而舒適的體驗。
「非碰撞安全」:電子器件與人類的物理隔離,提供身體上的安全防護。
Waymo在開發(fā)過程里利用了常用的風險評估方法,如:預先危險性分析(PHA)、故障樹(FTA),設計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等,也基于系統(tǒng)架構要求,針對軟件在公共道路、閉合環(huán)境及模擬駕駛情景內進行了大量的測試。這些鋪墊工作為每一個安全課題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數(shù)據(jù)。此外,Waymo也采用了全面的安全實踐方法來提升系統(tǒng)的可靠性。
NHTSA曾就自動駕駛提出了28項核心競爭力清單,自動駕駛系統(tǒng)需要針對這28項技能證明自己的“行為能力”。Waymo在此基礎上,從深度和廣度 上都拓展了這個要求(增加了19項核心能力),創(chuàng)建了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測試內容。
VSSF車輛安全與安防框架(RDW)
荷蘭交通部車輛認證中心RDW提出了自動駕駛車輛安全框架提議,目標是實現(xiàn)自動駕駛車輛認證流程標準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