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OFweek 智能汽車網

>

編輯視點

雷軍:當年買小米手機的用戶,到買車的年紀了

眾所周知,小米公司是2010年成立的,后來直到2011年8月份才推出第一款小米1手機,售價1999元。在當時,小米1的配置足以稱得上旗艦,但售價卻只有三星、HTC等品牌的一半,一時之間,技術宅、發(fā)燒友,認為自己很懂技術的人,都瘋了,覺得拿一半的價格,買到了旗艦手機,太值了

其他 | 2023-11-10 11:45 評論

手機已不夠,小米急需一臺汽車

說真的,小米這次的小米14很棒,但是,在華為Mate60系列,蘋果的iPhone15系列面前,再棒的手機,也是勝算不大。在我看來,小米現在的手機已經不夠了,急需一臺汽車,畢竟遙遙領先的友商,汽車已經出貨10多萬臺了,鴻蒙系統(tǒng)已經裝到了10多萬臺汽車上了

其他 | 2023-11-01 14:02 評論

日系車鈴木和三菱敗走國內市場,馬自達會不會步其后塵?

日系車憑借著皮實耐用和省油的優(yōu)勢,在國內市場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也正是因為如此,也讓不少的日系車企選擇進入國內市場。除了我們熟知的豐田、本田和日產,日系車在國內還有馬自達、三菱、鈴木、斯巴魯和大發(fā)等。高端車市場,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和謳歌三大品牌,同樣也是日系車

其他 | 2023-10-26 10:49 評論

“中國電車沒有技術驚喜”!日本新造車社長狂言:只是排列APP圖標

PS5+大彩電 作者|楚門 “中國電動車沒有技術驚喜。” 說出這句話的,是索尼本田移動出行公司(Sony Honda Mobility)的社長川西泉

自動駕駛 | 2023-10-24 17:32 評論

與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如果有人問你,相較于新能源汽車來說,燃油車最大的短板是什么?你會怎么回答。是油價太貴,還是能耗太高?又或者是設計不夠前衛(wèi)?發(fā)動機運行時的噪音太大?或許上述這些,都不足以讓燃油車在競爭者屈居下風,真正讓它們在使用體驗上拉開差距的,其實是兩者在“智能化”程度上的差異

其他 | 2023-10-11 16:29 評論

滴滴透露新發(fā)展計劃,2024年和2025年每年將增長超10%

網約車日單量停在3500萬,滴滴繼續(xù)加強補貼力度 據晚點LatePost報道,滴滴近期在與多家投資機構的溝通中透露,未來三年,滴滴對其中國出行業(yè)務分別制定了日單量增長目標:2023年計劃增長45%,2024年和2025年每年分別增長10%-15%

車聯(lián)網 | 2023-10-10 17:14 評論

“別等了,自動駕駛再有十年也很難普及”

僅限兩個特定領域‍‍‍‍‍‍‍‍‍‍‍‍‍ ” 作者|楚門 “真正的自動駕駛暫時不會實現,至少是在未來10年內

2023-10-07 15:33 評論

科普 | 5000字長文聊座椅舒適性,這些因素可比堆配置要重要多了

網絡上有人問:是不是把通風加熱按摩等功能一堆,就能叫好座椅?這兒我可以十分果斷的下一個結論:絕不是!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如果把通風、加熱、按摩等等功能堆在一起就能做成好的座椅的話,那是不是意味著,只

配套設施 | 2023-09-28 16:23 評論

蔚來的「笨功夫」

作者 | 德新 編輯 | 王博 蔚來的科技創(chuàng)新日NIO IN(NIOIN)是一個回文。 就是你從左往右或者從右往左拼寫,它是完全一樣的。 為什么要辦NIO IN?也可以理解為,蔚來的另一面

汽車電子 | 2023-09-28 09:43 評論

目前中國汽車芯片發(fā)展情況如何?

?文章來源:智車引擎 “我們的產品想要更好的上車應用,要解決性價比的問題。” 9月22日,在2023世界智能網聯(lián)汽車大會上,中國汽車芯片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lián)盟秘書長原誠寅這樣說道

汽車電子 | 2023-09-27 16:16 評論

無人駕駛緣何淪為皇帝的新裝

導語 Introduction 好在這些幸存至今的科技公司還有糾錯的機會,說不定經歷了戰(zhàn)略調整后,他們又是條好漢。 作者丨樊舒琪 責編丨曹佳東 編輯丨靳鵬輝 這個月,長安汽車迎來了一位新同事——陶吉

汽車電子 | 2023-09-27 09:58 評論

機圈大佬去造車

文丨 劉俊宏,編丨王一粟 華為系的營銷高管,占領了汽車新勢力的半壁江山。 9月16日,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在微博確認,原榮耀中國區(qū)CMO(首席市場官)關海濤入職極氪,依然出任CMO

汽車電子 | 2023-09-26 09:23 評論

趨勢丨車企生態(tài)主動權的較量:汽車與手機走向融合

前言: 手機與汽車聯(lián)動被視為提升智能座艙體驗的方向之一,從近期車企動態(tài)來看,這一趨勢越發(fā)明顯。 車機與手機之間的互聯(lián)互通帶來體驗,到底描繪出了一張怎樣的商業(yè)藍圖? 作者 | 方文三

汽車電子 | 2023-09-25 17:28 評論

激光雷達上市潮背后:熬一個不確定的終局

作者 | 褚萬博 編輯 | 章漣漪 禾賽科技的牌子已經在納斯達克掛了一段時間。近期,另兩家激光雷達公司速騰聚創(chuàng)與圖達通也陸續(xù)發(fā)布上市消息:前者沖刺港股;后者獲中國證監(jiān)會境外上市備案,意圖在納斯達克搶灘上岸

自動駕駛 | 2023-09-25 16:25 評論

滴滴離扭虧越來越近,司機離賺錢越來越遠

最近,滴滴發(fā)布了離扭虧最近的一份財報: 今年二季度,滴滴實現總收入488億元,同比增長52.6%;歸屬于滴滴普通股東的凈虧損為2.67億元,同比大幅收窄,經調整EBITA虧損1000萬元。 今年以來,滴滴已經連續(xù)兩個季度凈虧損收窄

車聯(lián)網 | 2023-09-22 11:37 評論

拼命降價的主機廠,不敢消費的一代人

導語Introduction以損害品牌形象、侵占技術研發(fā)資源為代價的降價,勢必會讓企業(yè)今后的經營之路更加艱難,那么降價后下一步、甚至之后的很多步該怎么走。作者丨樊舒琪責編丨楊晶編輯丨靳鵬輝8月19日下午三點左右,上海一家ID.門店內,回蕩著一個五六歲小男孩的笑聲,他已在店內的兒童區(qū)玩了近一小時

其他 | 2023-09-08 09:59 評論

“零重力座椅”開卷,只是噱頭而已?

作者丨林登萬 責編丨崔力文 編輯丨別致 車企代有“科技”出,各領風騷幾個月。 不知不覺間,車企“卷”出了新的方向——零重力座椅概念

工業(yè)設計 | 2023-08-24 14:00 評論

《經濟學人》:大眾為什么不能失敗?

編譯?|?楊玉科編輯?|?葛幫寧來源?|?The Economist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大眾品牌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苯衲7月初,當大眾汽車集團大眾品牌首席執(zhí)行官施文韜(Thomas Sch?fer)向管理團隊做報告時,他并沒有打算粉飾問題

工藝與制造 | 2023-08-11 09:20 評論

深圳三部門約談高德滴滴,要求立即清退不合規(guī)車輛

深圳三部門約談滴滴高德進行整改,此前網約車行業(yè)已多次被要求加強監(jiān)管 近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聯(lián)合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滴滴出行、高德打車兩家頭部平臺進行警示約談。約談會上,3家主管部門指出兩家平臺均存在涉嫌擾亂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影響行業(yè)安全穩(wěn)定的投訴與輿情

車聯(lián)網 | 2023-08-01 11:15 評論

在車圈,有的時候,大家都挺無助的…

導語 Introduction 留給你們的時間不多了。 作者丨馬西風 責編丨楊晶 編輯丨靳鵬輝 有的車圈新聞分散著看并沒有覺得多炸裂,當為車話準備素材的時候湊到一起看,有時候真的看著還挺無

其他 | 2023-07-03 11:46 評論
上一頁  1 ...  23 24 25 26  27 28 29 ... 130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