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車企拼命讓產品迭代,真是為消費者著想?

2023-11-10 17:18
極智動力
關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如今咱們在市面上所能夠買到的汽車,已經變得和電子產品一樣,不僅更新?lián)Q代很快,還變得越來越智能化,事實上,這一現(xiàn)象在業(yè)內被稱為“汽車產品消費電子化”,這也是最近幾年,汽車消費市場所發(fā)生的最明顯變化。

眾所周知,家用電子產品的更新?lián)Q代速度很快,例如旗艦手機大多是一年一換,電腦CPU等產品也基本上每年都會出新品,而汽車則不同,因為汽車是居民支出中,僅次于房產的大額消費品,所以一般來講,普通人買車最少也要用個三五年。

正因如此,在傳統(tǒng)燃油車時代,汽車產品的更新?lián)Q代也遵循著“三年小改,五年大改”的原則,其產品迭代速度總體是比較緩慢的,而且每一次產品更新的變化力度并不算大,除了車型換代升級動力系統(tǒng),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對外觀設計,或者舒適性配置進行調整。而在新產品開發(fā)上,車企更是毫無欲望,基本上都是,抓住一款經典車型,然后吃到老的節(jié)奏。

直到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這一情況才發(fā)生了改變。

圖片

數(shù)據顯示,目前國內新車的開發(fā)平均周期已從之前的3至5年,提速到了1至2年的水平,一些品牌甚至會在1年之中推出多款新車。以最近銷量不錯的問界為例,他們在今年就已經推出了M5和M7兩款車型,如果算上即將在12月上市的M9,那么他們今年一共發(fā)布了三款新品,這還沒算上這三款產品底下,十幾款不同配置的版本。

汽車更新?lián)Q代周期加快,當然與國內日益成熟的汽車供應鏈有關,此外還與數(shù)字化、大數(shù)據等技術有著關系。以前設計一款汽車,可能還需要大量設計師及工程師的勞動參與,而現(xiàn)在在新技術的加持下,設計一款新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容易。

對此,清華大學教授帥石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的迭代速度特別快,是基于當前智能化、電動化以及數(shù)字化、云計算、大數(shù)據等新技術提供的支撐,特別是計算機仿真技術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效率,縮短了時間。”

當然除了硬件技術層面的原因外,汽車更新?lián)Q代更快,也與年輕一代消費者的觀念有關。比如90、00后消費群體更加注重汽車在智能化、科技感方面的體驗,他們希望自己所駕駛的汽車,是充滿科技感和潮流感的“大玩具”,而不是單純的代步工具,這也促使廠家在產品研發(fā)上更加用心,畢竟如果新出的產品不具備吸引力,消費者很有可能就會另投他家。

甚至,還有人認為把汽車產品當做電子消費品,并不只是一種類比,而是現(xiàn)在的電動汽車從本質上來看確實是電子產品。

零跑汽車首席執(zhí)行官朱江明曾表示:“之所以把智能電動汽車視為電子產品,是因為其中電子零部件的占比達到60%~70%,包括電池、電驅、電控及智能座艙等,所以智能電動汽車未來也會遵循摩爾定律,由此帶來的降價空間非常大、速度非常快”。

換言之,汽車智能化和電氣化,是導致迭代加速的重要原因,因為類似芯片和軟件層面的產品本身也更新很快。

對此,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認為:“汽車迭代加速是消費電子化的特征之一,隨著IT和消費電子產業(yè)的發(fā)展,用戶早就習慣于享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智能終端帶來豐富、優(yōu)質的交互體驗,這種情況也將逐漸延伸到汽車上”。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這所謂的“汽車消費電子化”,不過是專家和汽車廠家炒作出來的概念,把汽車這種主打”代步“的交通工具和純粹用于娛樂和生產力的電子產品劃等號,多少有點不科學。

更何況汽車換代再快,老百姓也不一定有錢去買新的,與其這樣,廠家不如好好想想把已有的產品做好做成熟,或者等到續(xù)航和能耗真有大突破時,再考慮出新品的問題。不然,每年的新車雖然亮眼,但本質上還是換湯不換藥的東西,這樣不僅浪費車企資源,還容易讓消費者患上選擇困難癥。

       原文標題 : 車企拼命讓產品迭代,真是為消費者著想?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