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OFweek 智能汽車網

>

產業(yè)新聞

嘀嗒出行第三次遞表,滴滴是強勁對手,順風車業(yè)務屢遭處罰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前兩次上市未果之后,互聯網出行平臺嘀嗒出行再次遞表港交所。2月20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中金、海通國際及野村國際為聯席保薦人。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為“嘀嗒拼車”

車聯網 | 2023-02-22 10:03 評論

量產發(fā)布! 國民技術首款車規(guī)級MCU N32A455上市

2023年2月20日,國民技術在深圳正式推出兼具通用性、硬件安全性和車規(guī)級高可靠性等優(yōu)勢特性的N32A455系列車規(guī)級MCU并宣布量產。這是繼N32S032車規(guī)級EAL5+安全芯片之后,國民技術發(fā)布的符合AEC-Q100車規(guī)標準的首款主流型車規(guī)MCU產品

其他 | 2023-02-20 18:11 評論

2022年發(fā)動機最不可靠豪華車企盤點:燒機油成“富貴病”

隨著2022年年度數據的出爐,汽車門網的各大年度榜單也應運而生。除了月度和年度常規(guī)榜單外,年度各項投訴問題排行也浮出水面。接下來的投訴盤點內容,我們將對發(fā)動機、變速箱、車身電氣和服務四大類投訴問題進行排行盤點,看一看,2022年年度哪些車型和車企最不靠譜

汽配維保 | 2023-02-20 15:21 評論

微巴士主業(yè)波動劇烈:不斷“讓利”與營銷費用上漲,何時迎來盈利?

《港灣商業(yè)觀察》王心怡2023年2月10日,微巴士在美國證監(jiān)會公開披露招股書,股票代碼WETO,擬在美國納斯達克IPO上市。報告期內,微巴士虧損并未好轉,與兩家主要公司的合作終止致使減少超百萬元收入。

車聯網 | 2023-02-20 14:35 評論

六年扣非虧凈利潤損超90億!江淮汽車還能“熬”多久?

左擁蔚來、右抱大眾,未來還可能跟華為聯手造車,江淮汽車的前景看似一片大好。不過,現實卻很“骨感”——雖然跟一眾巨頭合作,但如今的江淮汽車卻仍然深陷虧損的泥潭之中。1月30日,江淮汽車披露了2022年的

工藝與制造 | 2023-02-17 14:14 評論

藍/黃牌車快消亡了?德系BBA,正“解鎖”燃油車新姿勢

近幾年我們不難發(fā)現,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高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奔馳、寶馬、奧迪在該領域節(jié)奏相對緩慢(投入過大),雖然也一直在嘗試轉型,但因為燃油車包袱太重(掙錢太容易),一直抱著試探的態(tài)度。例如,奧迪的e-

節(jié)能減排 | 2023-02-17 11:59 評論

在中國率先啟動L3測試,奔馳反超小鵬和華為?

新能源汽車時代到來后,原本輝煌的老牌車企雖然銷量依然很高,發(fā)出的聲音卻不如之前那么大了,風頭被蔚小理這種造車新勢力蓋過。我們經常看到理想屢屢突破銷量紀錄、蔚來電池技術大升級、小鵬自動駕駛研發(fā)進度等消息,給人一種他們在技術層面超越了老牌車企的感覺,但老牌車企的底蘊豈是那么容易追上

自動駕駛 | 2023-02-16 16:17 評論

氧傳感器檢測汽車尾氣中氧濃度以降低汽車對環(huán)境污染

目前大多數汽車仍然使用內燃機動力系統,燃料是否完全燃燒直接影響動力采集尾氣的排除成分。當進氣量太小時,燃燒不充分,導致燃料浪費和大量污染氣體的產生。當進氣量太大時,會影響動力。為解決這一問題,提高環(huán)境的優(yōu)化,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將節(jié)能減排技術運用到新一代的汽車上,并試圖開發(fā)出新的綠色環(huán)保型動力能源

節(jié)能減排 | 2023-02-14 11:22 評論

2022年發(fā)動機最不可靠自主車企盤點:三年新車竟要大修發(fā)動機

隨著2022年年度數據的出爐,汽車門網的各大年度榜單也應運而生。除了月度和年度常規(guī)榜單外,年度各項投訴問題排行也浮出水面。接下來的投訴盤點內容,我們將對發(fā)動機、變速箱、車身電氣和服務四大類投訴問題進行排行盤點,看一看,2022年年度哪些車型和車企最不靠譜兒

汽配維保 | 2023-02-13 14:58 評論

2023,汽車NOA“行泊一體”城市內卷年?

前言:過去的一年,自動駕駛行業(yè)呈現“冰與火”兩極分化。在這場自動駕駛的冰與火之歌中,產業(yè)、行業(yè)、資本已趨于冷靜與理性,并深刻認識到,自動駕駛下半場考驗的關鍵是自動駕駛企業(yè)的量產落地能力。作者 | 方文

自動駕駛 | 2023-02-13 11:40 評論

“騎自行車”的永祺車業(yè),追得上滾滾向前的時代嗎?

《投資者網》吳微近日,在剝離共享單車產能后,永祺(中國)車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祺車業(yè)”)提交了招股書,擬上交所主板上市。此次申報,永祺車業(yè)擬發(fā)行不超過25%的股份募集6億元用于項目建設,對應的整體估值僅為24億元

工業(yè)設計 | 2023-02-13 10:22 評論

中國激光雷達企業(yè)出海IPO,但資本只把禾賽科技當試驗品?

中國激光雷達企業(yè)出海IPO,禾賽上市首日表現中規(guī)中矩,重頭戲是之后的速騰聚創(chuàng)?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禾賽科技,于當地時間2月9日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激光雷達幫助不少新勢力車企在輔助駕駛領域抄了近路,靠著激光雷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初創(chuàng)新勢力在視覺算法方面的不成熟

2023-02-13 09:11 評論

1月智能車賽道資本寒風依舊,融資金額不到去年1/3

智能駕駛上下游產業(yè)鏈成為資本關注的焦點。作者 | 萬博2023年開年第一月,作為智能汽車行業(yè)晴雨表的資本市場,表現如何?據《賽博汽車》 不完全統計,1月份行業(yè)發(fā)生融資事件12起,累計披露融資金額超過25億元,同時還有3家國內公司傳來IPO的進展

自動駕駛 | 2023-02-10 17:40 評論

1月國內銷量腰斬,海外出口大漲,長城還算是一線中國品牌?

長安、長城、吉利,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線中國汽車品牌,但是從2022年開始,一線中國汽車品牌之間的格局就已經被比亞迪和奇瑞打破。在2022年,比亞迪全年銷量達到了186萬輛,不僅是中國汽車品牌中的銷量冠軍,更是整個乘用車市場的銷冠

2023-02-10 11:24 評論

自動駕駛,命懸車企

撰文 | 吳先之  編輯 | 王   潘凌晨1點,某自動駕駛測試員文康(化名)還在北京郊區(qū)零下10℃的冬夜中加班,座艙內的溫暖,滋長著疲倦,他不得不搖下車窗,露出一條縫隙,讓冷風清醒自己

2023-02-10 10:05 評論

扭虧為盈的塔塔也撐不起印度汽車業(yè)

即使是一位孤獨的詩人,也不必老是反復吟唱那首過時的歌謠一一泰戈爾。擁有14億人口的印度最近是喜訊連連,僅4年時間汽車市場規(guī)模就增長到429萬輛,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市場,并且在大部分國家市場衰退的情況下實現了8%左右的增長

2023-02-10 10:01 評論

開年首月雪上加霜,商用車1月銷量暴跌

讀2023年2月初,部分汽車類上市公司按照慣例紛紛發(fā)布了2023年1月份的產銷快報。本期單獨統計了商用車上市企業(yè)的產銷數據,截止發(fā)稿時已發(fā)布產銷數據的商用車企業(yè)共有10家。快來先睹為快吧。ㄗⅲ荷鲜泄井a銷數據系自愿發(fā)布,因此有的車企雖然是上市公司,但卻不對外發(fā)布該項數據

2023-02-10 09:29 評論

激光雷達龍頭禾賽科技終圓上市夢,登陸美股首日漲幅10.79%

2月9日,國內激光雷達龍頭企業(yè)——禾賽科技成功登陸納斯達克,首日漲幅達10.79%,市值達到26億美元。據了解,禾賽科技以每股19美元的價格出售900萬股股票,共計發(fā)行100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ADS)

2023-02-10 09:27 評論

禾賽科技在美上市,開盤大漲,激光雷達市場正處爆發(fā)前夜

禾賽科技光速上市。作者 | 章漣漪禾賽科技終于如愿上市。2023年2月9日,禾賽科技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了中國“激光雷達第一股”,股票代碼為“HSAI”,開盤報23.75美元,較發(fā)行價大漲25%。(

自動駕駛 | 2023-02-10 09:08 評論

1月乘用車銷量同環(huán)比大跌:東風日產、上汽通用跌近6成,智己僅賣掉507輛

1月份,國內乘用車零售同環(huán)比增速創(chuàng)下本世紀以來最低記錄。(圖片來源:車事小說/攝)文|車事小說 無花果2月8日,乘聯會發(fā)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月份,國內乘用車市場共實現零售銷量129.3萬輛,同比下降37.9%,環(huán)比下降40.4%

2023-02-10 09:00 評論
上一頁  1 ...  87 88 89 90  91 92 93 ... 652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