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萬億美元也無法挽救無人駕駛的“人性化”
減輕人們對無人駕駛汽車的恐懼
Waymo One看起來像一只寵物,或者是一個小朋友的玩具,感覺平易近人!澳悴粫吹饺魏渭怃J的角度或者有侵略性的線條!盬aymo的UX研究和設計團隊負責人Ryan Powell指出。“我們希望無人駕駛汽車變得平易近人。”車頂上的激光雷達掃描儀有一個黑色圓頂,讓人想起邪惡的Dr. Dalek。但它被精心設計過,使人不再害怕。后保險杠上的旋轉(zhuǎn)傳感器仿佛是車子的尾巴,變得更加擬人化。
我試圖讓自己習慣乘坐無人駕駛車,這種想法甚至在我看到車子之前就產(chǎn)生了。使用Waymo應用程序打車其實很簡單,對于曾經(jīng)用過Uber或者Lyft的人來說,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的體驗了。相對于普通車輛,無人駕駛汽車有相同的地圖,但還有幾個關鍵的技術。由于無人駕駛汽車會自動選擇最佳接送點,因此無法到你喜歡的接送地點來接你。相反,該應用程序建議你去附近的一個接送點等候。如果你不喜歡這個位置,可以用手指點擊任何你想去的地方,這樣無人駕駛汽車最終會到你指定的地方來接你。然后你需要重復這個過程,因為如果你告訴無人駕駛汽車,“嘿,在這里接我,把我送到那里”,這時已經(jīng)不管用了。
這種功能讓我第一次感覺自己可以控制無人駕駛汽車。像這樣的設計功能都是經(jīng)過大量的用戶測試。自2017年4月以來,Powell的團隊一直在研究400輛無人駕駛汽車的駕駛行為,這是Waymo在鳳凰城的首批測試車輛。他們采訪用戶,收集來自平臺和應用程序的大量數(shù)據(jù)。所有這些用戶反饋和數(shù)據(jù),使Waymo體驗更加人性化。
對于設計和工程團隊來說,接送乘客仍然是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在將大部分無人駕駛車輛測試從灣區(qū)轉(zhuǎn)移至鳳凰城之后,Waymo意識到亞利桑那州擁有很多停車場,與山景城不同,大多數(shù)接送地點都在路邊。在一個擁堵的星期六,當你在Target外面拎著一大堆行李時,你想要車子去哪兒接你呢?
“顯然,你希望它就在入口前面接你,對嗎?但事實并非如此,”Chu說!叭绻阈欣詈芏,又不想成為妨礙交通的人,那就不可以這樣。我們的無人駕駛汽車很樂意聽到,‘不要把我送到門口,把我送到路邊就好,這樣人們就不會大聲吼我!’而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是在移動應用程序中給予更多的控制權(quán)。”
當乘客上車后,會聽到一段音樂,使人感到放松。在車上,乘客可以睡覺、聊天或者工作。Waymo會控制音景大小。他們發(fā)現(xiàn),語音播報可以增加乘客查看屏幕的次數(shù),因此這種功能非常明智。Powell說,他們不希望讓人“感覺像是一個視頻游戲”。
在車輛內(nèi)部,有專門的按鈕,乘客一按下按鈕,車子就會隨時停下來,或者也可以請求外界幫助。這些按鈕的位置就在乘客的頭頂上。Waymo認為請求幫助按鈕是必要的,以免乘客被困在車子內(nèi),但他們不知道這個按鈕會如此受歡迎。而事實證明,第一次乘坐無人駕駛汽車的乘客會經(jīng)常選擇使用這個功能,他們會問有關機器人駕駛員的各種問題,例如“汽車是否知道我在建筑區(qū)域里?”在乘坐幾次無人駕駛汽車之后,這些乘客也慢慢習慣了,不再使用這個功能。Waymo最初對這個功能使用頻率如此之高而感到驚訝,但現(xiàn)在也只將它當做解答問題的功能而已。
Waymo還表示,人們幾乎從不使用強制汽車停下的功能。因為事實證明,機器人在駕駛方面做得很好,所以乘客也沒必要那么做。而且只要乘客一看到那個小按鈕就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他就會覺得很安心,不用擔心自己被一個機器人扣為人質(zhì)。
讓無人駕駛汽車更加人性化
Waymo的下一個挑戰(zhàn)是讓無人駕駛汽車可以獨立解決一切問題。如果Waymo想要讓機器人汽車變得安全又舒適,那么就必須讓它們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駕駛。
簡單地說,當你乘坐Waymo車輛時,你還是會感覺自己坐在機器人汽車里,而不是在平時乘坐的車輛中。無人駕駛車輛轉(zhuǎn)彎后,會慢慢加速。遇黃燈時,它會提前剎車。而且,我不知道為什么有時它會輕輕踩剎車或者油門?傊,無人駕駛汽車給我的整體感覺和人類司機駕駛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為什么這些車子經(jīng)常會加速和減速呢?可能是因為我乘坐的車輛正在被前方的一輛車所干擾。我之所以知道這個,是因為Waymo機器人在駕駛中遇到的危險物體,都會在屏幕上用綠色的點來突出顯示。這些可以使行人或者騎自行車的人,甚至是遠處的汽車。如果它們變成綠色的點,Waymo將會重點關注。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前方的車輛在屏幕上突出顯示,我很快推斷出我的Waymo正在與前方車輛保持著它所認為的安全距離。Waymo通過UI觸摸功能減輕了機器人駕駛的怪異感覺。Powell 說:“機器人駕駛方式確實與人類的駕駛方式有所不同。它擁有大量的數(shù)據(jù),比我們的人類看到的更多,所以它才能夠避免各種事故!
但是Waymo知道這種設計還是遠遠不夠的。接下來,該公司會模擬機器人汽車加速和轉(zhuǎn)彎時的所有微觀情境,并將其變得更人性化。當然,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正如Waymo的團隊所說,他們很難判斷在15分鐘的駕駛中哪一個時刻會影響機器人駕駛員。其次,Waymo從其用戶反饋和數(shù)據(jù)中了解到,人們很難真正確定人類駕駛員的駕駛行為是什么樣的。
那么Waymo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我們最終是否會擁有超個性化的無人駕駛汽車,其算法可以根據(jù)我們的喜好而定?Chu 說,這個可能做不到。不過,他們會盡力滿足80%用戶的需求。
Waymo One近幾日正式上線,這也標志著無人駕駛汽車時代的開始。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產(chǎn)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nèi)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jié)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chǎn)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9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
- 10 重要信號!奇瑞汽車IPO背后大佬現(xiàn)身海信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