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小馬智行成功IPO!但Robotaxi的故事還需要慢慢講

2024-11-29 09:37
雷科技
關注

“蘿卜”的故事還要慢慢講。

全球Robotaxi第一股,終于落定了。

日前,總部位于廣州南沙的頭部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在納斯達克敲鐘,正式掛牌上市,首次公開發(fā)行2000萬美國存托股票(ADS),發(fā)行價為13美元/ADS,成為了Robotaxi第一股,當天股價收盤下跌7.69%,市值42億美元,成功鎖定“中國版Waymo” Title。

在小馬智行身后,Momenta、縱目科技、佑駕創(chuàng)新等多家自動駕駛公司正在排隊IPO。

 

image.png

(圖片來自小馬智行)

自動駕駛這條路曾被小馬智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樓天城稱作“難如攀珠峰”,轉眼間8年過去,大模型驅動自動駕駛時代加速到來,Robotaxi商業(yè)化看到了熬出頭的希望。

豪攬32億,小馬智行“干了票大的”

根據(jù)公開信息,小馬智行此次IPO或達4.5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78億元)。

按照小馬智行提交的招股書內容,公司計劃將約40%的IPO募集資金用于自動駕駛出行服務以及貨運服務的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和市場開拓;約40%用于自動駕駛技術持續(xù)投入,剩下的約20%會用于潛在的戰(zhàn)略投資和收購。

小馬智行當前市值42億美元,雖說較兩年前的85億美元估值有所縮水,但它卻實現(xiàn)了募資目標,同時打開了新的融資通道。在這兩年中概股鮮有上市時,小馬智行逆勢IPO也表明,行業(yè)對自動駕駛和Robotaxi業(yè)務的潛力十分看好。

自動駕駛之所以被稱作“難如攀珠峰”,關鍵還是在于“燒錢”本身,大量投入研發(fā)和開拓業(yè)務,但因為缺乏健康的商業(yè)模式,虧損是常態(tài)。同為自動駕駛公司的文遠知行,也是連續(xù)多年虧損。

小馬智行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調整前凈虧損分別為1.48億美元、1.25億美元以及5178萬美元。

從業(yè)務覆蓋看,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覆蓋的領域很廣泛,包含Robotaxi和Robotruck兩大核心主業(yè),分別運營著一支超過250輛無人駕駛出租車的車隊和超過190輛自動卡車車隊,并且都取得完全無人化商業(yè)運營牌照和一定的客戶規(guī)模。同時小馬智行還兼顧技術授權等業(yè)務,每年都可以從中獲得數(shù)千萬美元營收。

image.png

(圖片來自小馬智行)

這也很符合自動駕駛供應商主流盈利模式特征:賣服務或賣方案。

但問題在于Robotaxi目前還沒有太多商業(yè)化的空間,買智駕方案的主機廠也只是少數(shù),短期內依舊是入不敷出。要想持續(xù)擴張,通過IPO得到資金支持,是自動駕駛公司們的現(xiàn)狀。

所以在Robotaxi等自動駕駛服務正式落地之前,資金依舊是自動駕駛公司普遍面臨的困境,此前的融資即將見底,加緊IPO是“蘿卜”們推動技術落地和商業(yè)化進程的唯一途徑。

電車通認為,自動駕駛公司的方向本身就是注重方案和服務供應,實現(xiàn)自動駕駛商業(yè)化,規(guī);疪obotaxi運營還是最大的前提。只能說小馬智行的業(yè)務進展都不錯,不僅靠IPO熬出了頭,Robotaxi和Robotruck兩大業(yè)務都取得良好成績,關鍵就看后續(xù)能否成更大的規(guī)模了。

賺錢才是自動駕駛的第一生產(chǎn)力

今年10月份,特斯拉Cybercab和Robovan相繼亮相,一夜之間,自動駕駛又一次成為行業(yè)熱議,也有許多自動駕駛公司趕在特斯拉的后頭,公布了更多動作。

早在小馬智行登陸納斯達克之前,文遠知行先是公布了與吉利遠程共同打造的新一代Robotaxi——GXR,基于開闊式移動出行空間理念打造,號稱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具空間體驗感的量產(chǎn)Robotaxi,搭載文遠知行自研全場景L4級軟硬件解決方案,具備應對早晚高峰、人車混行、夜間高速行駛等復雜場景的能力。

而就在不久前,百度Apollo旗下蘿卜快跑開展在港招聘,招攬駕駛AI訓練專員,并且有了對應的Robotaxi入港計劃,最早于今年年底開展首階段測試。

其實Robotaxi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許多年前國內就已經(jīng)有相關的技術概念,小馬智行、百度Apollo 文遠知行等都是頭一批進入賽道的企業(yè),隨后都打造了各自的Robotaxi車隊和拿到路測牌照,到了2024年,國產(chǎn)自動駕駛技術本身足夠成熟,各家主要操心的主要還是賺錢。

Robotaxi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還是三個方面:車輛、技術與服務。

許多自動駕駛公司并不具備汽車制造的能力,一般的做法就是基于合作伙伴的現(xiàn)有車型上匹配自動駕駛軟硬件方案。比如小馬智行的Robotaxi車隊主要由豐田賽那、雷克薩斯NX等車型組成。

百度Apollo的Robotaxi也采用類似的做法,不過在第六代車型開始,他們開始切換合作模式,與車企聯(lián)合定義更接近Robotaxi的車型,第六代車型單車成本下降到20萬元,低成本給車隊擴張?zhí)峁┝死谩?/p>

另外,Robotaxi本質上還是自動駕駛技術和數(shù)據(jù)算法上的戰(zhàn)爭,早期的自動駕駛算法訓練模式復雜,培養(yǎng)成本和周期很長。但現(xiàn)在有了端到端大模型,由原本的規(guī)則化自動駕駛轉為AI深度學習迭代,自動駕駛誰家好,還得看哪家供應商的路測里程更長,大模型完成度更高。

雖然不像百度那樣有揮霍的資本,小馬智行只把有限的資源和精力集中到自動駕駛上,堅持全棧自研路線,也有了能與百度Apollo抗衡的自動駕駛技術。樓天城曾透露,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一年可以迭代8000多次。

image.png

(圖片來自小馬智行)

市場上,Robotaxi的直接競爭對手必然是出租車和網(wǎng)約車,前者想要取代后者,不僅要在服務上體現(xiàn)更多的優(yōu)勢,價格上、便利性上也要讓消費者看到更多不一樣的吸引力。

自動駕駛技術還是支撐這些公司走下去的資本,無論是乘用還是商用領域,自動駕駛技術依舊是可復制程度最高的。自動駕駛要走商業(yè)化,必須要有能落地的服務場景,Robotaxi還是最直接的體現(xiàn)。

對小馬智行來說,推動自動駕駛并不意味著一切包辦,與車企、出行平臺合作,為Robotaxi車隊和服務的大規(guī)模量產(chǎn)打下基礎,應該是當下最快速建成Robotaxi體系的路徑。

從概念到落地,“蘿卜”的故事怎么講?

2016年,一場職業(yè)圍棋比賽改變了大家對AI的認知,人工智能AlphaGo戰(zhàn)勝了韓國職業(yè)圍棋選手李世石。也是在這一年,曾擔任百度自動駕駛部門首席架構師的彭軍,與樓天城共同創(chuàng)辦了小馬智行。

8年時間過去,小馬智行見證了許多人工智能技術的革新,也終于堅持到了Robotaxi爆發(fā)的時刻。在這之前,市場接受度低,地方政策不開放,自動駕駛經(jīng)歷過多年的寒冬。

直到今年,特斯拉Cybercab和Robovan發(fā)布,蘿卜快跑出圈,谷歌旗下的Waymo也完成了一筆金額高達56億美元的融資,黑芝麻智能、地平線、文遠知行等先后敲響IPO鐘聲,大家對自動駕駛的關注度變高了,Robotaxi這條賽道有了肉眼可見的回暖。

同時,也有小鵬汽車等AI汽車公司加入,2026年我們還能看到更多Robotaxi推到幕前。

不過現(xiàn)實當中依然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真實道路錯綜復雜,人車混行給自動駕駛帶來許多阻礙,有的時候還會讓Robotaxi“原地擺爛”,又或者是無法接受交通調度員的指揮,既影響通勤效率,壞的狀況下還會讓交通變得更糟糕。

另外Robotaxi也存在許多規(guī)定和政策上的空缺,如何界定交通事故當中的責任,這些都有待填補。雖說自動駕駛公司的技術和車隊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但如何讓人工智能能夠更和諧地與交通相處,還需要多方協(xié)同。

最后還要回到商業(yè)化上,如何讓自動駕駛技術成為“搖錢樹”,各大自動駕駛公司依舊在探索的過程當中。只有跑通商業(yè)模式,讓“蘿卜”走出概念,成為改變世界的關鍵,只能說2026年只是一個開始罷了。

總之,關于Robotaxi商業(yè)化的故事,還需要慢慢來講。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小馬智行成功IPO!但Robotaxi的故事還需要慢慢講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汽車網(wǎng)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