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汽車的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終于靴子落地!
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的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終于靴子落地。
四位司齡15年以上的比亞迪老將,分掌四大事業(yè)部:
新成立王朝網(wǎng)銷售事業(yè)部,由2003年入職的路天任總經理。他曾負責山東、北京、天津、西北及華中地區(qū)市場營銷及管理等工作。
新成立e網(wǎng)銷售事業(yè)部,由2004年入職的張卓任總經理。他曾負責汽車培訓部、渠道部、市場部、一線銷售及產品中心等工作。
新成立品牌及公關事業(yè)部,由2004年入職的李云飛任總經理。他曾先后負責比亞迪汽車、騰勢電動車及比亞迪集團的銷售、市場、品牌及公關等工作。
新成立售后服務事業(yè)部,由2004年入職的高子開任總經理。他曾負責過比亞迪汽車渠道、銷售、賽事運動、售后服務管理等工作。
原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將調任高端品牌,負責籌建工作。
比亞迪汽車新老組織架構對比
比亞迪已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標桿車企,但是總體銷量未能滿足人們的預期。2020年,比亞迪仰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也有所下降。比亞迪銷售公司的人事調整,可以說并不意外。
比亞迪官方層面,為此次銷售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定下的目標是,品牌建設、產品規(guī)劃及營銷、客戶體驗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匹配未來3-5年發(fā)展需要。
回溯比亞迪的產品架構和銷售成績,就會發(fā)現(xiàn),比亞迪早就應該做出調整。不過,問題不全在銷售公司,戰(zhàn)略規(guī)劃、產品規(guī)劃和產銷配合等問題,并非銷售公司所能左右。
1年銷50萬輛天花板
近十年,比亞迪乘用車隱約可見年銷量50萬輛的天花板,偶爾有突破的年份,但轉年又跌回到50萬輛以下。
數(shù)據(jù)來源:比亞迪銷量快報
比亞迪乘用車銷量的止步不前,核心原因是比亞迪燃油車銷量的下跌。
2010年,比亞迪燃油車銷52萬輛,而十年后的比亞迪燃油車銷量不足24萬輛,跌幅53%。
燃油車銷量的下跌,是多方面的因素,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比亞迪在燃油車領域的產品力和品牌力,顯然不如新能源汽車領域大。對于燃油車市場的消費潮流,也沒有很好的把握。
在自主品牌緊湊SUV銷量大爆發(fā)的市場機遇中,比亞迪未能拿出合適的產品予以應對,直至宋Pro燃油版上市后,才又在緊湊級SUV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
與之對比的是,長城汽車已在H6的基礎上,推出幾十個衍生版本。
尤其是在近三年,比亞迪燃油車處在車系轉換的陣痛中,比亞迪汽車成立初期的F、G、L、S車系,被王朝車系的秦、宋、唐燃油版車型升級取代。
但遺憾的是,這些新車型未能承接住老車型退出后留下的市場空白,因此盡管比亞迪新能源車的銷量突飛猛進,但總銷量依舊處在下滑狀態(tài)。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隨著特斯拉、頭部新勢力車企、五菱汽車的放量增長,比亞迪同樣面臨較大壓力。
受疫情影響,2020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所下滑。
在市場整體層面,2020年純電動汽車市場中,20萬元以上電動轎車,5萬元以下電動車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但比亞迪僅有漢EV車型在高端純電轎車市場予以應對,錯過低價電動汽車市場的爆發(fā)機遇。
在高端電動汽車市場上,比亞迪漢EV的宣傳推廣效果很好,并收到大量預定訂單,但交付難問題始終困擾著比亞迪。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