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航母也有觸礁時,上汽已過巔峰期

2020-04-17 09:28
汽車大事記
關注

上汽集團2019年的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營業(yè)收入下降6.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跌幅高達28.9%,終結了營收+凈利潤“十連漲”。

賴以為生的合資板塊業(yè)務出現(xiàn)困境,自主板塊仍在虧損,曾經(jīng)無比健壯的上汽集團,好像瞬間兵敗如山倒。在疫情對全球車市給予暴擊的情況下,開源無門的上汽,當下和未來的選擇只有節(jié)流這條路。

被視為國內汽車行業(yè)最大“地主”的上汽集團,錄得2009年以來首次凈利潤下滑,而且一降就是近三成。

根據(jù)其日前公布的2019年財報,上汽集團的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營業(yè)收入下降6.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跌幅則高達28.9%。

結合起2020年一季度比行業(yè)綜合水平更高的銷量跌幅,這艘國內最大汽車“航母”的處境很不樂觀。

目前,上汽賴以為生的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家合資公司各有各的困難,而自主板塊的上汽乘用車火候未夠,這導致上汽集團的整體業(yè)績跑輸大盤,且承受著“船大難掉頭”的壓力。

國內最大“地主”究竟該怎么辦?

兵敗如山倒的國內汽車“航母”

在車市寒冬讓國內一眾車企灰頭土臉的情況下,盡管大家對低迷的業(yè)績做好了心理準備,但上汽集團2019年財報還是刺痛了不少人的心。

已經(jīng)連續(xù)十年實現(xiàn)營收+凈利潤雙雙上漲的上汽,最終還是敗給了2019年的寒冬,終結了“十連漲”。

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上汽集團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8433.24億元,同比下滑6.53%;歸母凈利潤為256.03億元,降幅遠超營收,達到28.90%。

自2011年實現(xiàn)集團整體上市以來,上汽從沒這么慘過。

自進入21世紀,上汽集團始終保持凈利潤穩(wěn)健增長的步伐,只有2005年和2008年錄得負增長,營收更是只有2005年出現(xiàn)下滑,其余數(shù)據(jù)均飄紅。

毫無疑問,這份財報充分顯示上汽集團的經(jīng)營頹勢。

就連盈利能力也創(chuàng)下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值:凈資產(chǎn)收益率為10.58%,凈利率4.27%。

這還是在“克扣”了研發(fā)費用和銷售費用的情況下取得的成績。

作為我國最大的汽車業(yè)巨頭,上汽集團的規(guī)模體量、新車銷量一直在所有汽車集團中遙遙領先,每年兩三百億的巨額利潤讓所有“小弟”們羨慕嫉妒恨。

即使在我國車市出現(xiàn)28年首次下滑的2018年,上汽仍以4.65%和3.62%的速度實現(xiàn)凈利潤和營業(yè)收入的穩(wěn)健增長,讓不少人一度產(chǎn)生這艘“汽車航母”無懼寒冬的莫名自信。

但事實證明,在大時代的風暴中,沒有人能幸免于難。

曾經(jīng)無比健壯的上汽集團,好像瞬間兵敗如山倒。

2019年全年,中國車市同比下滑8.2%,上汽集團這一年的整車銷量下降11.5%,其中乘用車跌幅更高,達12.7%。

2020年一季度,全國車市銷量下滑42.4%,上汽的跌幅是55.71%,不僅高于一汽集團和長安汽車,甚至高于處于疫情中心湖北的東風集團。

合資業(yè)務皆下滑  自主品牌扶不起

上汽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丟失市場份額,不僅2019年形勢危急,2020年也堪虞。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作為上汽集團“利潤奶!钡暮腺Y企業(yè),是“罪魁禍首”。

上汽旗下在國內共有三家合資公司,分別是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其中,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上汽的主要利潤來源,上汽通用五菱雖然利潤不高,但也為集團貢獻了約四分之一的銷量。

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上汽大眾累計銷量為200.18萬輛,同比下跌3.07%;上汽通用為160.01萬輛,同比下跌18.78%;上汽通用五菱則是166.00萬輛,同比下跌19.42%。

由此帶來的是三大合資公司凈利潤分別下滑28.52%、29.85%和59.44%。

這組數(shù)據(jù)很好地解釋了為何上汽集團2019年凈利潤跌幅如此之大。

2019年,市場對主流日系品牌和豪華品牌以外的其他車系都很不友好,遺憾的是,上汽旗下的合資品牌只有德系和美系,無一主流日系品牌。美系在中國市場的式微,讓上汽集團深受打擊。

德系的大眾雖然去年在華實現(xiàn)0.6%的微增長,但主要是一汽-大眾的增長(3.8%)驅動,曾經(jīng)長期在國內車企銷量排行中霸榜的上汽大眾反而拖了后腿。

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公布的中保研碰撞測試,對帕薩特這款上汽大眾旗下“神車”帶來致命的影響。

這份報告顯示,國產(chǎn)帕薩特在碰撞測試中A柱嚴重變形,對比美款帕薩特幾近完美的測試結果,引發(fā)消費者對國產(chǎn)帕薩特偷工減料的質疑。而大眾方面三緘其口的態(tài)度,更是對品牌形象產(chǎn)生較長時期的負面影響,并進一步影響2020年的銷量。

自主板塊雖然跑贏了大盤,但一年六七十萬輛的銷售規(guī)模未成氣候,只占集團整體銷量的約十分之一(上汽集團去年銷售623.8萬輛),而且2019年虧損金額(71.09億元)與上一年度相比(36.48億)進一步擴大,目前還是個包袱。

過分依賴合資板塊的上汽集團,目前正在承受大時代的風暴,美系品牌的式微以及上汽大眾的階段性困境,還將對上汽的整體經(jīng)營承壓。

疫情暴擊全球車市  開源無門只能節(jié)流

在車市寒冬和疫情的雙重暴擊下,即使貴為國內最大的“地主”,“余糧”也不多了。

目前,所有跨國車企早已采取降本增效的措施,相比之下,雖然上汽集團高管薪酬去年整體出現(xiàn)下滑,比如董事長陳虹稅前報酬(154.67萬元)同比減少兩成(19.78%),但管理費用卻增長了4.56%,這給集團帶來了一定的負擔。

一個多月前,上汽旗下幾家的上汽乘用車、零部件公司上海匯眾公司、上汽大通,以及上汽集團與通用合資的泛亞技術中心紛紛傳出裁員、降薪的消息,這可以解讀為上汽在為“過冬”做準備。

但是,上汽不僅要為當下過冬做準備,還要為長期過冬做準備。

2020年的突發(fā)疫情,讓一季度國內車市暴跌四成多。從國內到國外,主機廠和零部件供應商紛紛停工停產(chǎn),全球汽車行業(yè)按下暫停鍵,時至今日,全球疫情形勢仍很嚴峻,汽車產(chǎn)業(yè)尚未從新冠病毒的侵襲中緩過勁來。

德國評級機構Scope Ratings預計,2020年歐洲市場汽車銷量或將下降19%,全球新車銷量或下降9%。而在國內,乘聯(lián)會繼續(xù)調低今年乘用車銷量預期,將3月初預測的下降8%改為下降10%左右。

也就是說,不論是國內車市還是國外車市,今年都必定下跌,只是跌幅多少還很難準確預測,對一眾汽車廠商來說,如何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避免出現(xiàn)業(yè)務下滑,才是最務實的計劃。

對船大調頭難的上汽集團來說更是如此,當下和未來要做的功課是降本增效——在疫情對全球車市給予暴擊的情況下,開源無門,就只能節(jié)流了。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汽車網(wǎng)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