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發(fā)布會,又給中國車市狠狠“上強度”
導語
Introduction
誰都別活的定價,永遠是那把最鋒利的刀。
“瘋狂,真的太瘋狂了。”
絕不是杜撰,這就是本周連續(xù)參加了兩場新車發(fā)布會后,心中油然而生的最大感觸。如果說2024年中國車市的競爭,能夠用“內卷”形容,那么到了2025年,儼然上升到了“變態(tài)”的地步。
而這場游戲,注定屬于適應規(guī)則的強者。
眼下,一款好產品想要賣爆,拼得是誰參數(shù)配置更強悍,拼得是誰營銷打法更精準,拼得是誰產能儲備更充沛,拼得是誰渠道擴充更完善。
滿足上述所有條件之后,拼得則是誰的最終定價更玩命。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那種“誰都別活”的玩命。
至于背后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于隨著電動化時代,體驗層面的愈發(fā)同質化,整個大盤漸漸陷入到了“唯價格論”的局面之中。
這也恰恰解釋了,為什么會大打特打“價格戰(zhàn)”。
現(xiàn)在,想要讓選擇眼花繚亂的潛在消費者,掏出真金白銀為自家新車買單,必須一邊盡可能滿足他們情緒價值的同時,另一邊在定價上遠遠低于預期才行。
無論接受與否,簡單粗暴的成功法則,已然明晃晃擺在那里。
由此將視線拉再次回到開篇提及的兩場新車發(fā)布會,始作俑者分別是目前整個行業(yè)最炙手可熱的“大魔王”比亞迪,以及剛剛拿下3月新勢力造車銷冠的零跑。
雖然在企業(yè)規(guī)模上,二者并不是一個層級的選手,但有一點特質完全一樣:“對于2025年,均充滿了十足的信心。”
譬如比亞迪,將會在2024年售出新車427萬輛的基礎上,沖擊550萬輛的全新目標。反觀零跑,也將對應的KPI從2024年的29萬輛提升到了50萬輛。
也正因這樣,兩家車企無疑都需要更多的幫手,協(xié)助自身更有效沖量。
為此,北京時間4月9日,千呼萬喚始出來,比亞迪王朝網旗下SUV板塊與轎車板塊的旗艦車型唐L與漢L正式發(fā)布。
兩個小時的活動全程傾聽下來,心中油然而生最大的感觸集中在:“它倆,太殘暴了,讓同級別的對手還怎么打?”
首先,價格方面,唐L DM全系22.98萬元-28.58萬元,誕生自超級e平臺的唐L EV全系23.98萬元-28.98萬元。
與之對應,漢L DM全系20.98萬元-25.98萬元,同樣誕生自超級e平臺的漢L EV全系21.98萬元-27.98萬元。
劃重點,6月30日前購買,廠家官方置換補貼1萬元,比亞迪老用戶的置換補貼則為1.5萬元。
而在參數(shù)配置方面,無論插混版本,還是純電版本,可謂都武裝到了牙齒。
就以后者為例,全域千伏架構;充電功率1000kW,10C充電倍率,1秒充2公里;3萬轉電機,單模塊單電機功率580kW,最高車速超300km/h;1500V高壓等級碳化硅功率芯片……
每一項在目前的中國車市,都是最領先與頂尖的存在。
插混版本,則使用了最新的第五代DM-p技術,在動力、能耗、燃油經濟性等方面,展現(xiàn)了極佳的平衡與突破。
并且,在內外飾設計上,唐L與漢L均使用了比亞迪最新的家族化設計語言,將高級感、精致感、豪華感、科技感均塑造得非常到位。
智駕與智艙的體驗方面,同樣牢牢位居行業(yè)第一梯隊。
反正,淋漓盡致做到了一邊滿足用戶情緒價值的同時,另一面定價遠遠低于預期。要知道,之前兩款車型純電版本的預售價可為27萬元-35萬元。
而唐L與漢L肩負的使命,于內肯定是帶領王朝網向上沖高,并夯實在消費者心中技術層面的領先優(yōu)勢,于外則為在20萬元以上的SUV與轎車市場,牢牢砸下兩顆不可撼動的錨點。
銷量層面,大膽預測分別破萬僅僅只是“及格線”。
當然,隨著唐L與漢L的正式入場,王朝網也進一步展現(xiàn)出了完全體,在售主力選手基本均實現(xiàn)了“高低搭配”的戰(zhàn)略打法。
順勢,比亞迪也祭出了更鋒利的獠牙。
無獨有偶,北京時間4月10日,零跑旗下的又一款A級純電SUV B10,同樣揭開了神秘面紗。
實際上,早在3月上旬開啟預售時,對于這款產品,曾寫下了一段話,“血腥的中國車市,逼出了更殘暴的它。”
試問,大家覺得一輛軸距達到2.75米,純電續(xù)航里程達到510公里,舒適性配置誠意滿滿,智能座艙搭載驍龍8295,高階智駕系統(tǒng)擁有禾賽激光雷達匹配高通8650,日后能夠實現(xiàn)全域NOA的純電SUV,究竟該賣多少錢?
15萬元?20萬元?還是25萬元?在“價格屠夫”零跑眼里,僅僅需要11.98萬元。
不知道你怎么看待這波操作,反正就我個人而言,能夠感受到這家新勢力造車又掀桌子了。用愈發(fā)極致的性價比,朝著B10所處的細分市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想要徹底擊穿目標客群的心智。
而除了預售價12.98萬元的510激光雷雷達智駕版,B10還推出了9.98萬元的510舒享智駕版,10.98萬元的510悅享智駕版,以及續(xù)航更長11.98萬元的600悅享智駕版,加之12.98萬元的頂配600激光雷達智駕版。
SKU一目了然,全系售價相比預售下調1萬元也在預料之中。
至于B10的綜合產品力,因為已經進行過動靜態(tài)體驗,所以具有一定發(fā)言權?傊,整體感受下來,四平八穩(wěn)之下沒有明顯的短板,又是一輛所謂的“水桶車”。
而就在上市后不久,朱江明發(fā)布了一條朋友圈,“很多友商都發(fā)巨額的訂單海報,我和同事們說我們不玩虛的!到今天為止,B10的大定沒有幾萬臺那么多!但是它至少是C10發(fā)布同期的3倍以上!”
為此,同樣大膽預測,有了這款產品的助力,零跑單月穩(wěn)態(tài)交付量,站上4萬大關,將基本板上釘釘?v使B10的出現(xiàn),或許會對C10包括C11在訂單層面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還是那個道理:“黑貓、白貓,抓得住老鼠就是好貓。”
身處20萬元以下的細分板塊,零跑正發(fā)起一場飽和式攻擊,甚至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諸多傳統(tǒng)巨頭的“蛋糕”。
寫到這里,試圖再討論最后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無論前文的唐L與漢L也好,還是B10也罷,在定價上為何能夠如此玩命?難道說都是賠本賺吆喝的以價換量,日子不過了?”
實際上,就在本周,比亞迪發(fā)布了一季度業(yè)績指引。
結合關鍵信息,或將實現(xiàn)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5億元至100億元,同比增長86.04%至118.88%。
其中,在公告中有這樣一段話:“依托持續(xù)擴大的規(guī)模效應和垂直整合的戰(zhàn)略布局,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運營效率,從而推動集團業(yè)務盈利實現(xiàn)大幅增長。”
換言之,對于這樣的巨頭而言,已經牢牢把“定價權”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得益于其它維度的“找補”,便能讓它在產品推新中不斷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那,零跑呢?
借用朱江明在之前專訪中的回答,“我們卷得很開心。”就某種程度來說,這家新勢力造車目前手握最大的長板,同樣集中在供應鏈垂直整合能力以及生產制造成本管控上。
加之旗下幾款SUV零部件通用率的不斷提升,以及規(guī)模效應的正向加持作用,讓其在最終售價上得以拼刺刀。
在外界眼里像是“誰都別活”,在它的眼里更像“有錢可賺”。
而見證了本周兩場發(fā)布會,不得不感嘆,“中國車市又被狠狠上強度了。”2025年,哪有喘息,只有窒息……
責編:崔力文 編輯:何增榮
原文標題 : 兩場發(fā)布會,又給中國車市狠狠“上強度”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