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混動起步,看奔馳如何布局電氣化架構
100多年前,奔馳發(fā)明了汽車,在這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內,車的動力系統(tǒng)由內燃機絕對統(tǒng)治著。但最近幾年,由于新能源車的磅礴發(fā)展,傳統(tǒng)車企再也坐不住了,有的早早就進入了電氣化的研發(fā),有的已成熟運行了混動系統(tǒng)多年。而汽車界公認的一哥——奔馳,也將從全新C級開始,全面布局電氣化架構。
奔馳的布局,雖然有些晚,但實力雄厚的它,還是有很多獨到之處可讓大家深思。
由于各國對降低能耗的環(huán)保法規(guī)越來越嚴苛,碳中和的政策也越來越不利于純內燃機的發(fā)展。在此時,奔馳通過全新C級的亮相,來告訴市場,一哥全面進入電氣化時代,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既然作為汽車的領軍人物,它的改變,絕不是針對政策做出的應試考慮。而是要從實際出發(fā),用尖端的技術,切實將排放降低,提高動能輸出效率,并進一步提升車輛舒適性的同時,來維護其絕對的一哥地位。
說到具體車型,全新奔馳C級,除了有小S級一般不二的外形和內飾,重點的動力部分,比其他方面都更值得關注。
全新奔馳C級,將有兩款動力總成為其服務,其中1.5T發(fā)動機+48V電驅系統(tǒng),是目前車型已搭載的常規(guī)動力,該系統(tǒng)的P0結構BSG電機,可保證日常的節(jié)油和啟停平順性,雖然P0電機對降低能耗并不顯著,但平順舒適的體驗才是它追求的更大目標。
而即將上馬的2.0T電氣化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才是這次奔馳C的重頭戲。
型號為M254的直列四缸發(fā)動機,擁有前輩M256直列六缸發(fā)動機的全部優(yōu)點,其中包括缸壁鍍膜,缸壁衍磨技術,以及直接安裝于發(fā)動機的廢氣后處理系統(tǒng),都可以在工作時既降低機械運轉阻力,可將排放標準達到新的高度。同時,全新的雙渦管渦輪增壓器也減少了不同氣缸之間的排氣干擾,提升了瞬時的響應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該款動力還應用了集成在變速箱內部的第二代ISG電機,該電機最大功率可達15kW,最大扭矩高達200牛米。電機與發(fā)動機曲軸同軸布置,在啟動時,電機可瞬時達到引擎需要的轉速,能降低啟動時振動和噪音,真正做到了自動啟停平順無感。而滑行時,該電機也可支持發(fā)動機熄火工況下,給車內各種電器部件供電,使整套動力總成更加節(jié)省燃油,同時也能進行高效的動能回收以備不時之需。
實際駕駛時,起步和急加速階段,擁有200!っ椎腎SG電機與發(fā)動機配合的天衣無縫,可為車輛瞬時加速提供額外的強勁動力和平順性,最終讓行駛品質達到加速迅猛,平穩(wěn)安靜且經濟省油的高效工況。
另外,全新奔馳C級還會推出PHEV車型,不過由于不是純電平臺架構,所以為了不影響乘坐及尾箱空間,奔馳C將精心研制的小型化電池放置在了后橋。但由于25.4kWh的電池容量較大,所以其重量如何進行輕量化的布局,都有可能對車身前后配重及操控帶來影響,這也是業(yè)界最關心的問題。
除了全新奔馳C級這樣的純燃油車已步入電氣化架構外,奔馳其實早就布局了純電EQ車型系列。在上海車展前,奔馳發(fā)布了全新旗艦純電轎車EQS,同時EQ家族的EQA、EQB也在車展進行了登陸。外加之前已上市的EQC和未來將要入局的EQE,奔馳將通過全新的純電平臺,衍生出來的車型,絕不亞于燃油車,這就是奔馳的雄心壯志。
不管是奔馳電氣化全面發(fā)展的步伐較晚,還是其純電平臺并不適應各個車型,但奔馳的決心已定。他們認為,只有在未來全面發(fā)展電氣化架構,才能在今后的行業(yè)中,擁有一席之地。這樣的發(fā)展,并非只限于政策及排放法規(guī)的要求,而這樣做的實際好處,也使車企與客戶有雙贏的局面。
奔馳在步入電氣化架構后,可將高效精密的內燃機通過降低排量,減少成本的方式,為企業(yè)帶來更好的雙積分政策支持。同時在油、電動力高效互補下,可將動力輸出和行駛品質做得更加盡善盡美,也更符合奔馳在豪華領域的極致特征?傊,在電氣化的道路上,既然一哥已經出手,那么行業(yè)必將顛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lián)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shù)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 5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6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7 名爵翻身把歌唱?搭載半固態(tài)電池,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
- 8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9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shù)據從哪里來?
- 10 “紅海”市場依然有新“花樣”,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