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一錘定音:下半年國內車市仍有變數不容樂觀

2020-07-01 14:46
一錘定音
關注

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車市遭受重創(chuàng)。雖然6月份汽車銷量數據還沒有公布,但是業(yè)內普遍認為,上半年汽車終端銷量有可能比上年同期兩位數下滑,總銷量在970萬輛左右。

由于疫情完全解除尚待時日,鼓勵汽車消費政策力度還有待加強,下半年國內車市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不容過分樂觀。全年銷量下滑是大概率,只是下滑幅度到底低于10%還是高于10%,還有待觀察。上半年銷量將低于千萬輛

根據中汽中心根據交強險整理的國產汽車終端銷量,5月份國產汽車終端銷量實現(xiàn)200.3萬輛,環(huán)比增長6.3%,同比增長0.2%。1至5月,國產汽車終端銷量767.33萬輛,同比下降22.8%,其中乘用車終端銷量為599.75萬輛,同比下降27%。

6月中旬開始,北京地區(qū)疫情反彈,人員流動趨嚴,對車市帶來不利影響。6月車市繼續(xù)快速復蘇的預期,可能沒有那么理想。如果6月當月實現(xiàn)超過200萬的終端銷量,上半年汽車終端銷量將低于1000萬輛。而乘用車的終端銷將低于800萬輛。受國內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戰(zhàn)等多重因素影響,去年上半年國內車市繼續(xù)下滑。據公安部公布的上牌數,2019年上半年汽車新注冊登記1242萬輛,同比減少139萬輛,降幅為11.19%。1242萬輛上牌車中,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商用車約為220萬輛左右,乘用車終端銷量約為1020萬輛。

在去年同期國內車市基數較低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仍然出現(xiàn)兩位數下降,對下半年車市帶來巨大壓力。政策力度尚待進一步加強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huán)境較差的情況下,要實現(xiàn)中國經濟的正常發(fā)展,擴大內需成為最主要的動力。汽車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yè),涉及面廣、關聯(lián)度高,消費拉動大。擴大汽車消費,是當前擴大內需,實現(xiàn)國民經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舉措。自二季度開始,為了挽救低迷車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臺了許多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比如提供購車補貼、限購城市增加汽車牌照數量、鼓勵汽車下鄉(xiāng)、加快二手車流通等。

但是從政策落地情況來看,目前已經出臺的這些政策,力度還不夠大,擴大汽車消費的作用有限。目前國內實行汽車限購的城市和地區(qū),壓抑了上千萬輛汽車消費需求。但是從各地出臺的放寬汽車限購舉措來看,不過增加了幾十萬輛汽車需求,還有進一步放寬的空間。從汽車賦稅優(yōu)惠來看,僅僅延長了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購稅,而不包括燃油車。政策力度明顯不足。2009年初,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國家出臺振興汽車產業(yè)規(guī)劃,對1.6L以下小排量乘用車減征車購稅。這一重大政策利好,提振了消費者信心,直接拉動了汽車消費。這一政策實施兩年,國產汽車銷量翻了一番,從2008年的900多萬輛達到2010年的1800多萬輛,一舉奠定了中國第一汽車生產大國和第一大新車市場的地位。

2020年中國車市遭遇的沖擊前所未有。有分析認為,為了拯救低迷車市,擴大汽車消費,拉動內需,應該沿襲之前行之有效的鼓勵汽車消費政策,大幅度減征汽車購置稅。另外,取消新能源汽車的購買限制,大幅度增加燃油車牌照指標,也是擴大汽車消費的重要手段。汽車剛性需求將長期存在
截至2019年底,國內汽車保有量達到2.6億輛,其中私家車為2.07億輛,平均每2.3個家庭擁有一輛私家車。中國大約有4.6億個家庭,還有兩億多家庭沒有家庭用車。 正如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日前在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所說的那樣,中國汽車消費的總量“天花板”還遠未到來。每年2500萬輛的汽車需求,說明中國汽車市場蘊藏著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有分析認為,中國每年上千萬輛報廢汽車,以及上千萬輛二手車交易,為新車騰出兩千多萬輛需求空間,再加上新增購買,每年2500萬輛的汽車剛需將長期存在。目前的車市低迷只是暫時困難,一旦疫情過去,經濟恢復正常增長,汽車產銷也會隨之進入正常軌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fā)布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2020年全球經濟出現(xiàn)萎縮。預計2020年全球GDP增長率為負4.9%。全球主要經濟體,除了中國有1%的增長,其他都是負增長。

 全球經濟萎縮,汽車消費也不例外。國外研究機構預計,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同比下降22%,中國同比下降15.5%。相對于其他經濟體,中國遭受疫情沖擊較早,經濟復蘇較快。如果疫情能夠早日完全解除,刺激汽車消費政策力度再大一些,今年全年汽車消費下降幅度有可能控制在10%以下。(完)(本文同步刊發(fā)至中國汽車趨勢網)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