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新時代,新能源車企究竟誰先撞線?

2022-02-11 18:34
汽車公社
關注


當然,在新車X01展現出過人產品力前,理想也不會是一個能在今年成為首破月銷2萬輛的新能源車企。

雖說李想本人早早為理想落下了“2025年達成160萬輛”的年銷目標。而按趨勢,今年進入全年銷量頂流之列,實為小菜一碟?蛇是那句話,如果今年新能源策劃不能出現取代燃油車市場的爆發(fā)性勢頭,傳統(tǒng)車企又個個牟足干勁的話,單憑一款既有車型ONE和X01,理想要想過分拉大與對手間的距離,很難。

說來說去,能將這個局面打破的似乎僅剩下小鵬了。

作為“蔚小理”對銷量的渴望最為強烈的小鵬,其的確在年初時,對外公布了2022年的銷量目標:確保全年銷量25萬輛,沖擊30萬輛。而對比去年全年累銷9.82萬輛的成績,可以說,小鵬的賭性很大啊。

但縱觀小鵬接下來的規(guī)劃,當G9切入理想ONE和蔚來ES6的市場,全線產品依舊沒有重疊的定位,自然能帶來的是凈增量,而不是“拆東墻補西墻”式的表面粉飾。加之,整個新能源市場開始以每年翻番的增長趨勢在壯大,若說小鵬是在“口嗨”,其實不然。

更甚的是,小鵬N5要是能在今年如期入市,在B端市場中再分一杯羹。對于小鵬來說,月銷首破2萬輛,愈發(fā)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如果非要找一個對手,我想,也就只剩下廣汽埃安。前提是,如果它也算新勢力的話。

事實上,看著“蔚小理”早早IPO,并借資本市場的力量一步步走到今天,埃安這個躲過傳統(tǒng)車企遭遇市場肅殺的幸存者,一直就對銷量這個最能觸動資本的選項分外看重。

而從2020年年末獨立運作開始,到去年將銷量頂至123,660輛,乃至今年1月將銷量提升至1.6萬輛以上,至16,031輛,同比則增長了117.9%。更是在說明,在提升銷量這一層面上,埃安認真了。

盡管和眾多造車新勢力相比,埃安對于銷量的統(tǒng)計標準并不等同于交付量,而這樣在其產能不足的現實下,銷量中不免會摻雜著水分,可隨著埃安希望在今年實現IPO的愿景越來越強烈,在銷量上實現質的跨越,就是其必須完成的使命。

換言之,在年銷20萬輛以上的必達目標面前,月銷破2萬輛將是埃安必然為之的。而且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作為這些種子選手中在出行市場吃得最開的一員,無論接下來市場的風向是否會如其所料,埃安在這一市場中拿捏的份額,在必要時也勢必會成為銷量激增的最大助力。

或許從月銷穩(wěn)定在一萬輛以上,到最快將這一數字翻番,當下說蔚來和理想會就此失格,依舊會稍顯言之過早。畢竟撇開產品本身,以產能布局來論,各個品牌也都勢均力敵:

蔚來位于合肥的制造基地在完成階段性升級后,將達到24萬整車及零部件年產能,通過加班或增加班次等方式可以將產能提升至30萬輛/年;

小鵬在肇慶、武漢和廣州的三個工廠全部打通后,產能也將飆升至30萬輛/年;

擁有常州工廠的理想,在接盤北京現代有著30萬輛年產能的第一工廠后,其產能更是呈幾何倍數提升;

廣汽埃安除了針對現有工廠進行20萬輛的產能擴充外,第二個具有20萬產能的工廠也開始破土動工。

但是,也由此可見,不論任何人會放出何種豪言,立下怎樣的Flag,在保證產能的同時,誰能將產品與市場的匹配,將供應鏈構成完美閉環(huán),依舊是以銷量定勝負的關鍵。而在這里,產品占優(yōu)的小鵬和基盤夠大的埃安,顯然是更具潛力的。

我們并不否認,在各級細分市場中,包括哪吒、零跑等在內的造車新勢力,總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和打法。只是說,隨著外界對待新能源車企的態(tài)度,開始和傳統(tǒng)車企一樣,視銷量為主要衡量標準時,探討一下,誰能搶占先機,將“月銷破2萬”變?yōu)槌B(tài),是疑問使然,更是趨勢所致。

       原文標題 : 新時代,究竟誰先撞線?| 展望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