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史回顧,智能網聯化開啟新局面!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 導讀 /
近年來,各路造車新勢力更可謂從中國汽車行業(yè)的異軍突起。從電動三傻成長為電動三杰,從傳統(tǒng)車企造車到互聯網新貴紛紛布局,車從傳統(tǒng)的四個輪子兩個沙發(fā),搖身一變,成為能聯網能自動操作的智能體。在中國中產黨一百年誕辰的日子里,[智車科技]同各位一起不忘初心,回顧下中國汽車和移動出行方式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國的汽車歷史可以追溯到65年前,那是1956年的7月13日,從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的生產線上,駛下了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這意味著中國拉開了屬于自己的汽車工業(yè)史的大幕。
如今,伴隨著共和國建國的70載歲月,我國的汽車工業(yè)也真正完成了從一窮二白到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市場的演變。數十年的艱苦奮斗后,中國汽車工業(yè)在國際上爭得一席之地。
新中國的第一輛車,你知道嗎?
1956年,那是新中國成立的七年后,第一輛國產解放卡車下線。解放卡車翻開了中國車市的第一頁。
1958年,中國第一輛轎車東風問世。東風寓意東風壓倒西風,填補了中國轎車工業(yè)的空白。
同年8月,中國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問世。當時的紅旗,雖然是個大雜燴拼裝車,價格卻是讓工薪族望而卻步,不吃不喝半年也買不起。
1983年,中國第一臺合資汽車,桑塔納乘著國家引入外資的政策大勢,中國第一臺合資汽車桑塔納駛入了它的傳奇之路。
1985年之后,富康、捷達、桑塔納這老三樣,開始正式風靡中國。就算你沒開過,你也肯定坐過。
先驅造車狂人,草莽出英雄
90年代后,因跟國外車企合資造車,中國的汽車制造水平和技術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是發(fā)動機等核心技術仍被外資壟斷。在此時,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一批造車先行者,他們讓中國躋身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趟出了一條路。
1996年,李書福創(chuàng)建吉利集團,成為第一個中國的民營造車企業(yè)。令人意外的是,吉利的第一臺車是鈑金工一錘一錘敲打出來的。
1996年,尹同躍也悄悄成立了奇瑞汽車,為什么說是悄悄成立呢,因為尹同躍最先摸索的是汽車發(fā)動機研發(fā),直到1999年奇瑞才探索出第一臺自己的發(fā)動機,同年底奇瑞的第一輛車正式下線。隨后就開始高歌猛進的造車之路,從第一輛車到第100萬輛車,只用了八年時間。
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人,王傳福。2003年,將電池做到業(yè)內第一的王傳福也開始造車,創(chuàng)立了比亞迪汽車,與2005年推出F3車型,比亞迪F3也締造了中國轎車市場的又一銷量神話。比亞迪也不斷的將燃油車的利潤投入到電動車研發(fā)中心,成為了中國電動汽車的先驅。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突破1300萬輛,其中,中國自主品牌占據半壁江山。隨著科技發(fā)展,社會進步,中國的政策也開始鼓勵新能源汽車。
電動化到智能網聯化,互聯網新貴紛紛入局
從2014年開始,理想蔚來小鵬的創(chuàng)立,開啟了中國電動汽車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熱潮。2020年,全球面臨著疫情的重大沖擊,電動汽車行業(yè)卻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國內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大財政支出,使得2019年光景慘淡的電動三傻理想蔚來小鵬起死回生,搖身一變?yōu)殡妱尤茼樌鲜,并一路高歌猛進。
2021年,互聯網新貴又紛紛布局造車,汽車行業(yè)的世界大戰(zhàn)可謂一觸即發(fā),從百度、華為、滴滴、小米,到OPPO、360等陸續(xù)入局車市,大量的互聯網科技汽車在近期涌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紛紛開始跨界造車。而在此之前,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互聯網科技企業(yè)也通過資本早早地就進行了布局。而隨著時間的洗滌,越來越多互聯網科技企業(yè)開始親自下場,這無疑開啟了一個新局面。
傳統(tǒng)造車行業(yè)一直屬于重資產,從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制造到量產、銷售,前期投入巨大。對于互聯網科技企業(yè)來說,這與他們輕資產的發(fā)展理念是違背的。那他們?yōu)槭裁磿案昂罄^的投入其中呢?一方面是這些企業(yè)成長到一定階段后,有著繼續(xù)壯大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新造車勢力經過數年磨礪后逐漸開花結果,以及新能源造車門檻降低,為互聯網科技企業(yè)進入車市提供了一條可供參考的道路。與此同時,汽車市場向新能源汽車轉變的過程中,智能化作為其中重要一環(huán),恰恰是互聯網科技企業(yè)的優(yōu)勢所在。
寫在最后
上汽首席數字官張亮曾表示,“從國產化開始至今,尤其在智能汽車領域,中國汽車工業(yè)在全球領域都是開創(chuàng)者”。那么在未來,我們作為消費者也有理由相信,造車新勢力和互聯網新貴的布局能為中國汽車行業(yè)帶來鯰魚效應,從軟硬件結合,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建立,新入局的科技企業(yè)有望在汽車市場復制他們在以往產業(yè)的成功經驗。
如果把過去十年的中國汽車發(fā)展,比作蹣跚學步,那么今天汽車與互聯網的融合與賦能,已經在向前飛奔,自動駕駛時代已不再是遙遠的未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5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6 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 7 名爵翻身把歌唱?搭載半固態(tài)電池,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
- 8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9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
- 10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