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Car蘋果電動車沒那么快來
蘋果進入汽車行業(yè)的兩個條件:智能電動汽車已經成熟,足夠大的量產規(guī)模,足夠便宜……
沒有一個現(xiàn)在的手機廠商會缺席未來的智能汽車,會忽略在汽車領域的布局。
12月21日,中國臺灣媒體《經濟日報》發(fā)文稱,蘋果公司將在2021年9月發(fā)布Apple Car,臺灣的一些特斯拉供應商,包括和大、貿聯(lián)KY、和勤、富田等企業(yè)都已進入蘋果汽車的供應名單并接到了備貨要求。
該媒體的預測足夠勁爆,蘋果汽車的發(fā)布時間是在明年9月。隨后,幾家外媒也預測了這一日期,其信源幾乎都來自這一媒體的報道。
聯(lián)想到中國臺灣媒體一貫的準確率,這一預報不能讓人放心。12月22日,路透社同樣報道了蘋果的汽車計劃,但是,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第一輛車的時間不是在2021年,而是3年之后的2024年。
iCar的猜測由來已久……
路透社具體地指出,新車已知的最大亮點在于蘋果自己研發(fā)的電池技術。而從中國國內產業(yè)鏈的信息來看,路透社披露的時間表更為真實。
備受關注的iCar推出,需要兩個條件:作為產品,智能電動汽車足夠成熟,從無人駕駛到生態(tài);從產量來看,蘋果自信具備足夠成熟的產業(yè)鏈,至少可以匹敵特斯拉的產量。此外,還要足夠便宜,蘋果從來不屑去做奢侈品。
現(xiàn)在來看,這幾個條件都尚需時日。
01造車之心,傳聞已久
作為一家專注于電子消費品市場的公司,蘋果其實早已展現(xiàn)出了在電動車市場中分得一杯羹的野心。
早在2014年,外媒就曝出蘋果已經啟動電動車項目,該項目被命名為“泰坦計劃”,蘋果對于電動車項目嚴格保密,據(jù)傳項目的研發(fā)工作是在加州的“SG5”實驗室里秘密進行。
2017年,蘋果CEO蒂姆·庫克公開承認蘋果正在研發(fā)自動駕駛系統(tǒng)。
蘋果的自動駕駛之路并不順利。2019年,蘋果向加州車輛管理局提交了年度報告,其中有一項重要指標是“脫離次數(shù)”,即駕駛過程中汽車將控制權交還給安全駕駛員,或安全駕駛員進行干擾的次數(shù),該項指標蘋果排名墊底。
在這之后不久,蘋果還傳出了自動駕駛部門裁員的消息,蘋果發(fā)言人確認解雇公司自動駕駛研發(fā)部門200余名員工,這一度讓外界認為,蘋果已經打算放棄自動駕駛的研發(fā)工作。作為產品,特斯拉不夠精致,一直為人詬病
不過,事情在最近迎來了轉機。12月9日,據(jù)Apple Insider報道,蘋果已經將自動駕駛汽車部門,交由人工智能高級執(zhí)行官約翰·賈南德里亞領導,此人早先負責的是Siri和貫穿蘋果產品線的機器學習技術,讓公司內最資深的人工智能專家負責自動駕駛的研發(fā)工作,蘋果的決心可見一斑。
隨后,Apple Insider又發(fā)爆料,蘋果正在與臺積電合作,為“Apple Car”打造一款自動駕駛芯片,文章中明確指出,蘋果電動車對標的正是稱霸行業(yè)許久的特斯拉。這并非是兩者的第一次緋聞。
今年3月,中國臺灣媒體Digitimes報道,臺積電在南科設立了專屬的研發(fā)廠區(qū),與意法半導體合作加速氮化鎵制成技術的開發(fā),據(jù)Digitimes引援消息人士稱,該計劃正是為“Apple car”的充電系統(tǒng)做的準備。
此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曾在研報中提到,蘋果對于電動車的要求是能夠實現(xiàn)L4甚至是L5級別的駕駛功能,只有5nm和3nm芯片的性能才能滿足這一要求,因此與臺積電合作無疑是蘋果的最好選擇。
02蘋果汽車,還需時日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蘋果并不滿足于只做一家“自動駕駛方案供應商”,只是2021年9月這個時間節(jié)點實為言之過早。
以“泰坦計劃”計劃立項算起,蘋果的電動車之路已經走過了6年,如果以此前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標準來衡量,6年時間的確綽綽有余,但對于蘋果來說,在未來的9個月的時間里,推出一款電動車確實太過于倉促。
一方面是因為此前蘋果對于電動車的發(fā)展路線并不明朗。其實,早在喬布斯時代,蘋果的造車計劃就已經被提及,蘋果iPod高級副總裁Tony Fadell曾透露,喬布斯早在2008年前后就萌生了涉足電動車領域的想法。
但起初蘋果只是想為電動車廠商提供軟件和服務,這一說法被后來的繼任者蒂姆·庫克反復提及。2017年,庫克在接受彭博社的采訪時表示,“蘋果正在專注于自動駕駛系統(tǒng),但未必開發(fā)出真正的蘋果汽車產品。”
直到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來自供應鏈的新聞被爆出,業(yè)界才確認蘋果將從事整車開發(fā)的路線。
另一方面,蘋果對于品質幾乎苛刻的要求也決定了蘋果不會一味地追求效率。特斯拉一直被用戶所詬病的一點就是品控很差,雜亂的“美式排線”和車門異響等問題層出不窮,但這些問題大概率不會在Apple Car上出現(xiàn)。
原因從蘋果對于“泰坦計劃”的布局上可見一斑。盡管電動車產業(yè)鏈已經十分成熟,但蘋果似乎并不愿意采用供應鏈的方案。2019年3月,有外媒曝出蘋果已經提交了電動車無線充電感應異步電機等多項專利。
在12月22日的報道中,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蘋果正計劃采用獨特的“單電池”設計,該電池組將通過增加單個電池的體積,以及模塊化設計來釋放內部的空間。關于這項技術對于電動車的提升,該消息人士表示,“就像人們第一次看到iPhone時一樣”。
同時,路透社認為,受疫情全球范圍內的影響,蘋果電動車發(fā)布可能會推遲至2025年。
盡管有聲音認為,Apple Car延期發(fā)布會錯失電動車寶貴的窗口期,但從最晚布局5G的iPhone 12系列的銷量上,足可以說明蘋果對于窗口期似乎并不是很在乎。
03 載人的移動端
蘋果電動車一旦投入市場,可能會徹底改變這個行業(yè)的生態(tài)。
首先,蘋果擁有著10億級別的用戶群體,這是其他任何品牌都不具備的,其次,蘋果蘋果的研發(fā)能力也是其他電動車廠商所望塵莫及的。在硬件端,蘋果擁有著強大的處理器、基帶芯片、傳感器等硬件開發(fā)能力,以及強大的重構底層架構能力。在軟件端,全球超過2300萬名的開發(fā)者可以將移動端的應用完整的移植到車上,強算力AI的加持讓車內系統(tǒng)得以脫離于駕駛模式,為用戶提供更多的使用場景,未來的“iCarOS”也有望支持更多形態(tài)的交互方式。
蘋果應該無意去介入汽車制造,汽車行業(yè)的富士康在哪里?
更重要的是,在蘋果生態(tài)下,Apple Car將與整個生態(tài)深度捆綁,汽車與手機、PC上的數(shù)據(jù)共通,成為IoT設備中的關鍵一環(huán),徹底改變汽車的使用方式。
在這一場景下,電動車將會承載著移動通信、智能終端、物聯(lián)中心等角色,與其說是“智能化交通工具”,不如說是“可載人的移動端”。
對于特斯拉和其他電動車產商來說,這可能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耐人尋味的是,蘋果電動車項目的研發(fā)團隊,大多來自于特斯拉。據(jù)紐約時報報道,截至到2019年底,蘋果已經從特斯拉挖走了超過300名技術研發(fā)人員。
馬斯克用起一貫的風格挖苦說,“這無所謂,只有在特斯拉未能取得成功的人才會離開,前往蘋果工作!北M管嘴上說著毫不在乎,但面對蘋果這臺“利潤收割機”,馬斯克已經坐不住了。
前不久,馬斯克在給全體員工的電子郵件中寫道,“從實際盈利能力來看,去年的利潤率非常低,投資者對我們的盈利能力給予了很大信任,一旦他們斷定這不會發(fā)生,我們的股票就會像重錘下的蛋奶酥一樣不堪一擊!
外界普遍期待,蘋果電動車將會對特斯拉造成沖擊。風險投資公司Loup Ventures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Gene Munster在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只有蘋果才是特斯拉真正意義上的潛在挑戰(zhàn)者。
“作為特斯拉的投資者,蘋果進軍電動車這個消息會讓我后退一步,重新思考事情會如何發(fā)展!盡unster說道。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lián)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shù)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5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6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7 名爵翻身把歌唱?搭載半固態(tài)電池,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
- 8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shù)據(jù)從哪里來?
- 9 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 10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保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