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完全無人駕駛無安全員出租車正式上路
美國當?shù)貢r間10月28日早上,根據(jù)美國網(wǎng)友(Mario Herger)拍攝的一段視頻顯示,一輛完全無人的Waymo自動駕駛Pacifica,正在鳳凰城的郊區(qū)行駛,遺憾的是,該視頻并未顯示這輛車是在測試還是在提供RoboTaxi服務。
在視頻中,Mario Herger駕駛著車輛尾隨Waymo Pacifica(動作危險并且違反交規(guī),請勿學習)拍攝視頻,并且兩次與該車齊頭并進,鏡頭顯示這輛Pacifica正處于無人駕駛狀態(tài),車內(nèi)空無一人,駕駛員位置上也沒有安全員。
這輛完全無人駕駛的Pacifica,行駛在鳳凰城的居民區(qū)的道路上,一座座獨立的住在分布在道路兩旁,道路沒有明顯的標志,如車道線、斑馬線等,在經(jīng)過十字路口時,Waymo車輛有緩慢行駛甚至停下確認路口的動作。
視頻還顯示,這輛完全無人駕駛的Pacifica,在沒有明顯車道線的道路上,靠右行駛,并且能夠自主的躲避路邊停放的車輛,或者放置在路邊的垃圾箱。在每一次要左轉(zhuǎn)或者右轉(zhuǎn)的時候,車輛都能通過轉(zhuǎn)彎燈與周圍的人類司機交互,告知車輛的形式意圖。
這段短短的1分43秒的視頻,也是目前第一份非官方的Waymo完全無人駕駛的自動駕駛車輛行駛在公開道路上的視頻。遺憾的是,MarioHerger的視頻并沒有顯示這輛車輛在公開道路上形式的目的:是測試還是提供RoboTaxi服務。
在三個星期前,Waymo官方確認了給WaymoOne客戶發(fā)送了一封名為“完全無人駕駛的Waymo車輛正在路上”的郵件,在該郵件中,Waymo表示,即將提供完全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也就是說,車內(nèi)不再有安全員了。
目前,在美國提供RoboTaxi服務的幾家公司,其車內(nèi)仍舊是有安全員,包括Aptiv與Lyft合作在拉斯維加斯提供的服務,以及剛宣布在加州提供RoboTaxi服務BotRide的現(xiàn)代汽車。Waymo是加州唯一一家拿到無人駕駛出租車牌照的公司,但仍舊有安全員。
令人費解的是,現(xiàn)代RoboTaxi服務BotRide的合作伙伴是Pony和Via,Pony是一家志在L4自動駕駛的初創(chuàng)公司,Via是網(wǎng)約車共享服務平臺。需要了解的是,在9月23日,現(xiàn)代宣布與Aptiv成立合資公司,雙方分別持有50%的股權(quán),現(xiàn)代投資16億美元,詳情請點擊《現(xiàn)代20億美元投資Aptiv:全球首個車企+傳統(tǒng)供應商的自動駕駛合資公司》。
BotRide的合作伙伴是Pony,而不是Aptiv,這是讓人難以理解的。但是,現(xiàn)代汽車也沒有解釋這個合作方式的原因。如果Pony是現(xiàn)代在中國推出的RoboTaxi服務的合作伙伴,這個事情會更符合邏輯。
雖然提供RoboTaxi服務的公司有幾家,包括Waymo、Aptiv和即將在11月4日提供服務的BotRide,根據(jù)不同的區(qū)域的管理方式,有些是可以收費,有些是不可以收費。Waymo在鳳凰城正在測試收費模型,Aptiv在拉斯維加斯可收費。但無論是Waymo還是BotRide,在加州提供的RoboTaxi服務,根據(jù)CPUC的規(guī)定,是不允許收費的。
在安全員方面,Waymo One在鳳凰城提供的RoboTaxi服務Waymo One的車輛還是帶有安全員為主,但逐漸會推出完全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但在加州提供的RoboTaxi服務仍舊有安全員,因為法規(guī)不允許。Aptiv、BotRide的RoboTaxi服務,仍舊有安全員。
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RoboTaxi服務都有在加速的意思,這對于自動駕駛商業(yè)化來說,有促進的作用。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有部分RoboTaxi服務,是PR式的RoboTaxi服務、融資式的RoboTaxi服務,而不是真正的日常服務。
可喜的是,我們看到了自動駕駛絕對領頭羊Waymo在最近的進展,包括在加州單月提供了6299人次服務,進軍交通情況復雜的洛杉磯,這是Cruise推遲RoboTaxi服務的城市,Waymo CEO John Krafcik在德國宣布進軍重卡自動駕駛商業(yè)化,并且在全球部署自動駕駛、服務全行業(yè)。
對于自動駕駛行業(yè)而言,只要領頭羊Waymo不倒,這個行業(yè)就會繼續(xù)發(fā)展。我們也看到,Waymo一次又一次的宣布了里程碑式的進展,提振行業(yè)的信心,即便是摩根士丹利將其估值砍掉700億美元到1050億美元。
但是,Waymo無所畏懼,可能繼續(xù)會給我們驚喜,或許在1年內(nèi),就會有規(guī);臒o人駕駛商業(yè)化應用,我們拭目以待。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產(chǎn)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nèi)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jié)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chǎn)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nèi)容總結(jié)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