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爆料,在杭州市主城區(qū)中諸葛路附近一空地成為共享電動汽車“墳場”,上面的車輛大多寫有“北汽新能源”字樣" />
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北汽新能源進退維谷

2019-09-11 09:43
BusinessCars
關注


由于新能源以及自主品牌的市場競爭力薄弱,據悉,北汽集團正在進行重大調整,北汽股份將吸收合并北汽藍谷新能源,具體是北京紳寶與北汽藍谷新能源合并,并啟用全新“BEIJING”品牌,新品牌將啟用全新標志替代原有車標。有消息稱,此次合并,由原來傳言的北汽藍谷新能源主導,變成為由北京紳寶主導。

有消息稱,在合并整合的過程中,北汽藍谷新能源營銷公司的人員對此很不滿,有可能發(fā)生的雙發(fā)內斗,或許會增加內耗,這些都給兩家公司的合并前景增加了變數。

從北汽集團層面考慮,兩者之間的合并勢在必行。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北汽集團管理層,就曾表示,集團正考慮重大調整,將電車、混動、油車力量進行資源整合。接下來,要“對北汽藍谷新能源和北京汽車旗下的主要產品品牌及相關研發(fā)生產資源進行清理和整合”。下一步重頭戲或將是北汽新能源和北汽股份汽車研究院的合并。

而在業(yè)內看來,事實上兩者合并也確有可行之處。北京紳寶雖然近年來發(fā)展不順,但是其中高端的定位和資源,可以利用這些余熱給北汽藍谷新能源引流。并且,北京紳寶的生產線和銷售渠道,也會是北汽藍谷新能源的一個助力。

眼下,受行業(yè)整體發(fā)展放緩和消費需求變化的影響,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發(fā)展增速必將暫時放緩。而合資品牌、造車新勢力以及豪華品牌也陸續(xù)上市新能源汽車產品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產品,將進一步使增速放緩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競爭更加激烈。

北汽藍谷新能源這樣一個典型依靠政府、政策以及補貼的的新能源車企,當市場對其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面對日益成熟的汽車消費群體,該如何破局,或成為該企業(yè)面臨的重要挑戰(zhàn)之一。

-END-


<上一頁  1  2  3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