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自主品牌不走出去只有死路一條
2019年6月7日,在俄羅斯參加重要外事活動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莫斯科接受了包括一錘定音在內的國內部分媒體采訪,就長城汽車的國際化戰(zhàn)略、中國自主品牌如何走出去等問題回答了提問。
媒體:首先祝賀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竣工投產。另外也祝賀哈弗F7代表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第一次開進了克里姆林宮,第三個是WEY品牌冠名的長征11號火箭發(fā)射成功。長城汽車實現了三個突破,迎來三喜臨門。據我了解,長城汽車開拓國際市場是很早的,之前也在南美、巴西市場開拓過,但是這次是在俄羅斯下了大本錢下大功夫,為什么我們把俄羅斯市場作為開拓國際化市場的一個戰(zhàn)略基地?
魏建軍:首先非常感謝大家以往對長城汽車的支持,而且這次又是不遠萬里來到俄羅斯。
長城汽車早在2005年就開始進入俄羅斯市場。之所以選擇俄羅斯跟產品屬性有很大關系。我們認為俄羅斯這個國家對于SUV市場來講,有巨大的潛力。俄羅斯國土面積非常大,而且道路的基礎設施并不完整,氣候條件也比較差,冰雪天氣比較多,我們判斷俄羅斯市場對SUV、對皮卡車型有剛性需求,而這正好是長城的長項。目前長城在俄羅斯市場的保有量大概是12萬輛以上。主要是非承載的哈弗SUV,這幾年才有承載式SUV。
長城以前以貿易形式或以CKD形式來進入俄羅斯市場。后來經過研究,沒有自己的工廠并不穩(wěn)定,而且俄羅斯的產業(yè)政策對本地化也有要求。
剛剛投產的圖拉工廠是以整車和CKD結合的模式。量比較小的車型,用CKD模式來生產,量比較大的,像哈弗F7,就采取整車生產的模式。明年我們還將投產哈弗F7x、全新哈弗H4投入到俄羅斯市場來。
對投資俄羅斯我們也很擔心,投資較大,市場的波動影響也非常大。從2005年到今天,我們發(fā)現俄羅斯的營商環(huán)境也在改變,文化氛圍在改變,城市管理也在改變。因為俄羅斯是資源大國,只要政治穩(wěn)定,經濟就不會特別惡劣,所以我們把俄羅斯當做戰(zhàn)略性市場。
媒體:看到長城汽車2018年的公司財報,感覺在投資方面是有收縮的。再加上現在國際大環(huán)境不好,中國市場環(huán)境 進入競爭非常激烈的狀態(tài)。這個時候把大筆的錢投在國外。這么大投資,您是怎么考慮的?
魏建軍:建設圖拉工廠的決定是在2014年做出,2015年開始投建。
俄羅斯是戰(zhàn)略性市場,選擇投資是看重俄羅斯未來的潛力。而且俄羅斯經濟狀況比想象的要好很多,雖然它基數比較小。我認為不管是由于經濟周期,還是中美貿易摩擦,危機已經產生,確實有風險,但是我們也會尋找到更有效的機會。
長城現在國內的投資并沒停步,研發(fā)費用只能漲不能縮減。俄羅斯項目投資基本完成,后續(xù)從固定資產的角度就不再投了,主要是投產品和營銷費用。
這個話題說了很長時間了,就是汽車品牌一定是全球化,中國汽車一定要走出去。我和大家開玩笑,我們到底死在國內,還是死在國外?長城汽車還是選擇死在國外,怎么也要去挑戰(zhàn)。
實事求是地講,改革開放給中國的經濟發(fā)展,給中國的汽車產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紅利。但是也讓我們產生懈怠,沒有挑戰(zhàn)精神,特別是過分依賴國內市場。我覺得要是自主品牌不走出去,在國際上沒有影響力,這20多年的紅利就浪費了。
國際一些非常不起眼的邊緣產品,在全球的銷售都是少則15萬臺。中國汽車品牌屬性一定是全球化的品牌,要做到全球化經營、全球化的網絡、全球化的生產布局、全球化的零部件配套。
在國內月銷1萬的車型都是明星產品,而外資品牌在全球銷量是我們的七八倍,從而稀釋研發(fā)費。自主品牌要走出去活的機會還很大,不走出去只有死路一條,沒有選擇,就是這么一個道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