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yè)的,黑神話
導語 Introduction 敢問路在何方?路就在此刻腳下。 作者丨林登萬 責編丨曹佳東 編輯丨何增榮 又是一年成都車展,又是一年西南地區(qū)的秋老虎以及缺水限電
從年銷百萬跌落至年銷幾萬,寶駿的解藥在哪兒?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現(xiàn)在的汽車市場,那就是廝殺如火的戰(zhàn)場。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浪潮逐漸推進的當下,更為許多車企的未來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而寶駿正是被戰(zhàn)火裹挾的品牌之一。 這并非危言聳聽,先看這樣一個問題:從年銷百萬跌到年銷幾萬需要幾年? 答案是6年
直面天命,黑神話悟空從坑里帶出A股?
評一周車股,察百態(tài)車市。 進入8月最后一個交易日,沉寂了多日的股市終于迎來了反彈,巧合的是在這個時間點不少游戲玩家也通關《黑神話:悟空》一周目,再塑金身,進入二周目,一掃一周目的狼狽
成都車展,視覺方案將分出高低配
8月30號,2024年成都車展已經開幕,在這屆車展中我們將看到更多的國產新能源車的新車產品。這其中,包括了華為、小鵬在內的一些造車新勢力們,將會在車展上推出一批重磅新車。 而這些重磅車型當中,包括了像智界R7、極氪7X等
智能網聯(lián)是否是自動駕駛落地的必要條件?
隨著全球科技的不斷進步,自動駕駛技術逐漸從實驗室走向公眾視野,并且已經開始在部分地區(qū)進行商業(yè)化測試。盡管如此,關于自動駕駛的發(fā)展路徑,業(yè)內仍然存在兩種主要觀點:一種是單車智能,強調車輛自身的智能化;另一種則是智能網聯(lián),主張通過車輛與外部環(huán)境的互聯(lián)互通來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華為引望的新陽謀:與主機廠一起打造AI時代的博世?
互相借力,汽車下半場競爭進入白熱化。 說到車載供應鏈,大家可能率先想到博世等品牌,而引望的強勢崛起,可能會刷新大家對供應商的刻板印象。 面對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浪潮,多家新勢力隨之誕生,其中小米、百度
問界M7,還是沒有激光雷達的香
現(xiàn)在汽車圈似乎開始流行“虧本賣車”,自小米說“賣一臺車虧6萬”后,華為也不遑多讓。刨除友商之間的唇槍舌劍,25萬元內買華為智駕,確實是此前很難想象的事情
當剎車走向智能化時,量產前夜誰會第一個吃螃蟹?
前言: 隨著智能底盤、人工智能大模型以及高級輔助駕駛技術的綜合應用,這些技術的融合為其他汽車制造商的研發(fā)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可以預見,在未來,智能汽車的研發(fā)將不再局限于單一領域,而是通過跨領域的深度整合,實現(xiàn)更為高級的技術應用
為什么L4自動駕駛那么難實現(xiàn)?
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時間來到2024年,自動駕駛汽車也不再是報紙、手機上的一個新聞報道或技術科普,而是在某些城市、某些區(qū)域可以真實接觸、實際體驗到的技術。尤其是百度在武漢布局蘿卜快跑無人出租后,自動駕駛
中美市場雙雙遇冷,日產汽車是如何淪落到關廠減產的?
電動化、智能化變革正在重塑市場格局,如果跟不上時代,必然會被時代淘汰。曾經以“技術日產”自傲的日系三大品牌之一的日產汽車,如今也走到了“十字路口”
聊聊自動駕駛離不開的感知硬件
自動駕駛行業(yè)干貨↓↓自動駕駛飛速發(fā)展,繞不開感知、決策和控制決策的經典框架,而感知作為自動駕駛汽車“感官”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自動駕駛系統(tǒng)對環(huán)境的理解和反應能力
“端到端”奇襲:中國內卷到了必須結束的時候
衣公子的劍——從商業(yè)的角度,看看這個世界 2024年1月,特斯拉FSD(Full Self-Driving,全自動駕駛)升級到了V12版本,贏得這樣一個評價,“更像是人類在駕駛汽車”
智能駕駛將改變世界的十大預言
新能源觀(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創(chuàng) 當你走進現(xiàn)代化工廠、港口、礦區(qū)等場景,你會發(fā)現(xiàn)一輛輛無人駕駛車井然有序地工作著。它們不知疲倦,從白天到黑夜,幫助我們改變著世界
20萬以下車型普及智駕,可能性有多大?
實際上,智駕車型價格下探在去年就有苗頭了。 2022年,具有代表性的車型如智己L7、蔚來ET7/ES7/ET5、理想L9、小鵬G9、阿維塔11等,都基本標配1顆以上的激光雷達,價格均在30萬元以上
小鵬、華為們的新主線任務:推動智駕“向下普及”
普及了但沒有完全普及。 推動智駕向下普及這件事,終于等到了頭部車企的大動作。小鵬、問界兩家在新能源領域的頭部車企都在近期公布了他們各自的入門級新品,且這些新品都有一個共同的亮點:擁有不俗的智駕能力。
智能底盤大熱,解析華為途靈底盤,問界這回可以硬氣了嗎?
作者 |Jason 編輯 |德新 從「十五規(guī)劃」的863計劃開始,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已經快速發(fā)展了20多年。 前十年,中國的新能源車主要在解決核心技術的應用矛盾,例如續(xù)航。車企探索了近十年,最終動力電池的技術在可應用的問題上基本被解決
汽車工業(yè)與改裝個性化風格:全球視角——德國篇
在和身邊的朋友談論起汽車時,他們或淺或深可以對一些品牌、一些車型發(fā)表出自己的見解,并且我們可以注意到大家對各國汽車品牌的印象是趨同的! 比如德系車的嚴謹務實,到英系的傳統(tǒng)豪華;從意大
自動駕駛獨角獸IPO輸血:政策差異與用戶心智成普及攔路虎
無人駕駛理想豐滿,現(xiàn)實骨感。 自動駕駛行業(yè)正迎來新一輪的上市潮。 近兩年,Momenta、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縱目科技、佑駕創(chuàng)新、地平線、黑芝麻智能等自動駕駛相關企業(yè)紛紛開啟IPO進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除了已在港股上市的知行科技外,尚有8家自動駕駛企業(yè)正在排隊IPO
資訊訂閱
-
LKT4202UGM重新定義物聯(lián)網設備安全標準
2025-09-05
-
凌科芯安LKT4305GM 打造安全物聯(lián)網
2025-05-16
-
凌科加密芯片LKT4304在充電樁上的應用
2025-04-11
-
2025年便攜式車載制氧機市場分析
2025-04-10
-
LKT對比認證方案說明
2025-03-13
-
LCS2110R-S單總線協(xié)議說明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