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腰斬 工廠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 廣汽菲克分手或成定局
9月7日,消息稱廣汽集團已與Stellantis集團談妥轉讓手中廣汽菲克20%的股份事宜,目前正在走流程中。作為方案中的一部分,廣汽菲克廣州工廠即將停產。針對工廠停產傳聞,廣汽集團回應稱:“為提高企業(yè)資源利用率、培育核心競爭力,廣汽菲克股東雙方決議實施廣州工廠產線轉移
誰能講出下一個顛覆汽車行業(yè)的新故事?
新年伊始,汽車界最火爆的事件,不是原極狐總裁加盟小米汽車,也不是昌敬的洛軻汽車獲得騰訊領投,而是團車網與李想之間的一場“罵戰(zhàn)”。團車網是一家以線下舉辦車輛展銷會為主企業(yè),于2018年11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但上市后股價一路走低,如今市值已經僅為4245萬美元
Rivian跌落神壇,悠跑科技們還能打嗎?
去年11月初上市的Rivian,成為繼2012年Facebook上市以來的最大規(guī)模美國企業(yè)IPO,一度被市場認為是特斯拉之外的電動車最佳投資選擇,也讓滑板底盤再度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熱議技術。但不幸的是
強敵環(huán)伺,造車新勢力大分化誰能笑到最后?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幾年前網上流傳的那張造車新勢力logo圖,現(xiàn)在來看,其尚存者寥寥。彼時,人們提到造車新勢力,難免會把“PPT造車”作為其標簽,有人共襄盛舉,也有人棄如敝履。誰也不會想到,短短幾年后,幾家主要造車新勢力的年總銷量已近百萬
“特斯拉殺手”Rivian,名不副實
礪石導言:只有真正跨越特斯拉經歷過的“產能魔咒”,Rivian才能真正證明自己,目前談它是“特斯拉殺手”,明顯為時尚早。李平| 作者1交付量不及預期 ,Rivian股價腰斬1月11日,美國電動皮卡制造
2022年開年,第二批造車新勢力開始“趕場”
2021年掀起的跨界造車風潮,在2022年依然得到了延續(xù)。據(jù)36Kr報道,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石頭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CEO昌敬的造車項目洛軻汽車,已經在2021年末完成1億美元融資,領投方是騰訊集團,投資機構紅杉也參與了投資
2021年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六個市場信號
2021年,車企生死攸關。作為大宗消費的支柱產業(yè),汽車市場整個產業(yè)鏈,也猶如上演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例如,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高漲等陰霾,如疫情后遺癥,揮之不去。難能可貴的是,在汽車行業(yè)大盤微增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卻表現(xiàn)出逆勢上揚的強勁態(tài)勢
展望半導體2022年投資方向:電動化的2個階段
本文來自方正證券研究所2022年1月16日發(fā)布的報告《半導體2022策略:國產化4.0+電動化2.0+》,欲了解具體內容,請閱讀報告原文展望半導體2022年投資方向,我們認為有三條確定的主線:國產化、電動化、智能化
恒大造車,孤注一擲?
恒大造車有孤注一擲的決絕之感,恒大汽車想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并非易事,目前來看恒馳并沒有特別突出的亮點。文丨伊然BT財經原創(chuàng)文章頭圖來源丨恒大官網1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多個“重磅人物”入局恒大,恒大或迎來大變局
曲線造車,會是華為的長久之計嗎?
礪石導言:“曲線造車”成為華為不得不走的彎路,但也非長久之計。李平 | 作者歲末年初,隨著AITO品牌首款車型問界M5的正式發(fā)布,“華為造車”再次引發(fā)外界強烈關注。2021年12月2日,華為與賽力斯攜手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AITO正式問世
家電巨頭造車:技術向左,場景向右
隨著各行業(yè)內卷的日漸嚴重,各企業(yè)除了深耕當前的業(yè)務外,也紛紛開始跨界開拓新業(yè)務。而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持續(xù)火熱,也讓跨界造車成為了新潮流,不僅有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聯(lián)網巨頭參與其中,就連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也爭相下場
吉利在新能源戰(zhàn)場何時能出頭?
文|正寧來源|博望財經近日,索尼宣布集團將成立索尼移動公司,致力于將其電動汽車商業(yè)化。這意味著,“新勢力造車”的熱潮中又加入一員大將。在當前全球市場造車新勢力角逐日趨白熱化的環(huán)境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是諸多公司展開競爭的主要市場
新能源賽道快速發(fā)展,華人運通“上位”阻力大?
2021年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yè)來說是突飛猛進的一年。根據(jù)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國內各大新能源汽車品牌共計銷售了352.1萬輛車,同比增長1.6倍。除了“蔚小理”三巨頭持續(xù)發(fā)力外,眾多新勢力也整裝待發(fā)。此前就有媒體
2021現(xiàn)象級新車盤點:自主品牌爆款頻出,合資勢力招架無力?
[ 讓合資品牌卷起來。]2021年對于汽車行業(yè)來說,可以說是比2020更加行情激蕩的一年。過去一年里,因為疫情的間歇性爆發(fā),我們看到了車企因為芯片、動力電池等關鍵供應鏈難題而陷入減產或減配的困局。也看到在整體市場銷量遭受打擊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市場強勢逆市增長,滲透率快速逼近20%
索尼踩下“油門”,在2022年駛入電動汽車市場
文/樂居財經 靳文雨為了體現(xiàn)對技術的重視,索尼內部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那就是索尼社長必須在營銷人才和技術人才之間交替擔任。為此,每任索尼社長都特別在意自己任期內推出的具備索尼特色的革命性產品。在吉田憲一郎治下,索尼集團也在尋找創(chuàng)新的土壤,試圖培育新的長期增長領域
閃電速度!又一新勢力殺入造車界
目前來看,這可能是最快的造車新勢力。記者 | 林森森編輯 | 吳晉娜2022年創(chuàng)投圈的第一場“嘴仗”,來得又快又猛。近日,美股上市公司團車宣布造車,首款車預計今年金九銀十就能預售。這一斜杠舉動,引起“造車老勢力”的激烈討論
巨輪掌舵人直面變革,陳虹重構上汽
這個巨輪掌舵人直面變革,始終把技術創(chuàng)新放在首要位置作者 | 沈天香編輯 | Jane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編者按2021年,在汽車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高企等不利因素下,中國汽車產業(yè)實
理想汽車的前行之路是鮮花,還是板磚?
作者 羅超一步之遙,卻是咫尺天涯,失之毫厘,卻是天壤之別。責編丨崔力文編輯丨別致“哪個完成了從0到1的企業(yè)不是多次從ICU里爬出來的?這就是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最核心的考驗,更是千金難買的成長!边^年前,“春風得意”的李想興致頗高,在社交媒體上侃侃而談地分享著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經”
增程式電動車到底是不是“過時技術”?
奧迪完賽了,理想高興了,看客蒙圈了。(微信公號:CNWAUTO)2022達喀爾拉力賽落下帷幕,豐田奪得總冠軍。然而,今年達喀爾最受關注的不是豐田、BRX這些老面孔,而是首次參賽的奧迪。奧迪派出的三輛增
2021中國汽車三大巨頭緣何齊齊負增長
據(jù)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2021年國產汽車銷量(批發(fā))同比增長3.8%,一舉扭轉三連降。但是也要看到,2021年汽車銷量增長,主要是新能源汽車暴漲所致。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6倍,增加215.4萬輛
資訊訂閱
-
單線安全芯片:LCS4110R-S2025-10-23
-
LKT4202UGM重新定義物聯(lián)網設備安全標準2025-09-05
-
凌科芯安LKT4305GM 打造安全物聯(lián)網2025-05-16
-
凌科加密芯片LKT4304在充電樁上的應用2025-04-11
-
2025年便攜式車載制氧機市場分析2025-04-10
-
LKT對比認證方案說明2025-0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