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高階智駕漸成車企主流,決賽之年誰能率先突圍?

2024-05-08 15:07
E車匯
關注

隨著智能手機、智能家電等產品開始探索更多與大模型結合的場景,而在汽車行業(yè)中有關“智能化”的討論也在不斷升溫,尤其是在2024年北京國際車展現場,行業(yè)大熱話題小米汽車,打開了行業(yè)、消費者對整車智能化的想象空間。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lián)席會的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汽車產業(yè)的市場滲透率正從40%的高速增長期轉變?yōu)?0%的市場成熟期。未來,智能技術和量產能力的競爭將主導市場。

對此,業(yè)內資深分析師對E車匯表示:“面對激烈的競爭,各大車企都在尋找新的產品溢價點,在動力性能變得廉價的前提下,利用智能化技術提供高水準的底盤表現將會是新的機會。”

輔助向自動駕駛跨越

本屆北京車展上,智能駕駛技術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態(tài)勢。從最初的輔助駕駛功能,到如今的多場景全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可謂日新月異。

許多車企都推出了具備L3、L4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型。這些車型不僅能夠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多種場景下實現自動駕駛,還能夠通過高精度地圖、傳感器和先進的算法,實時感知周圍環(huán)境,做出快速、準確的駕駛決策。

此外,多傳感器融合技術、V2X車路協(xié)同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技術使得車輛能夠與其他車輛、道路基礎設施等進行實時通信,從而進一步提高駕駛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智能化方面,高算力芯片、激光雷達等配置加速上車。代表車型包括小米SU7、問界系列、智界S7、享界S9、阿維塔E15/16、理想L6、零跑C10等。此外,部分車型將逐步推出不依賴高精地圖的城市自動導航輔助駕駛功能,代表車型包括小米SU7、問界系列、智界S7、享界S9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領域,國產車企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比亞迪品牌推出的第5代DM-i插電混動技術。這一技術不僅大幅提升了車輛的動力性能和燃油經濟性,更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與此同時,上汽智己L6純電中大型轎跑也以其卓越的智駕系統(tǒng)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悉,智己L6配備了多屏互動和HUD抬頭顯示技術,為駕駛員提供了更加豐富、直觀的信息展示方式。

廣汽集團也攜旗下五大整車品牌亮相,其中廣汽埃安發(fā)布的第二代AION V集成了23項突破性科技,如自進化AI座艙和長續(xù)航等。

除了傳統(tǒng)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外,互聯(lián)網車企也在本屆車展上展現出了不俗的實力。華為在車展上發(fā)布了他們的ADS 0智能駕駛系統(tǒng)和新一代HarmonyOS鴻蒙座艙。

小米SU7作為互聯(lián)網車企的代表之一,憑借其巨大的流量和用戶群體以及雷軍深諳互聯(lián)網營銷之道的造勢,成為了車展上備受矚目的車型。關于小米SU7的參展重點,更多地集中在公布產量、交付量以及OTA時間等方面,顯示了小米對于這款車型的信心和期待。

個性化交互性全面升級

與智能駕駛技術相呼應,智能座艙技術也在本屆車展上大放異彩。各大車企紛紛在座艙設計、人機交互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多屏互動、語音控制、手勢識別等功能的加入,使得智能座艙變得更加智能化、人性化。駕駛員和乘客可以通過簡單的語音指令或手勢操作,實現對車內各項功能的控制。

此外,個性化定制也成為了智能座艙的一大特色。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對座艙內的氛圍燈光、音樂、空調等進行個性化設置,打造出專屬于自己的舒適空間。

因此本次車展我們可以看到,高通芯片開始規(guī)模上車,小米SU7、理想L6、零跑C10、智己L6搭載高通8295芯片方案。屏幕向大尺寸、多配置方向發(fā)展,大尺寸ARHUD逐步搭載。

東風風行的星海V9作為中高端MPV市場的豪華插混車型,其高速NOA功能成為了智能座艙的一大亮點。通過先進的傳感器和算法,星海V9能夠實時感知駕駛員的意圖和車輛狀態(tài),并自動調整車內環(huán)境、音樂、氛圍燈光等,為乘客營造出更加舒適、愉悅的乘坐體驗。  

于此同時,在資本市場,也展現出了對新技術的極大期待。在A股市場中,涉及智能網聯(lián)汽車概念的個股共計26只,其中比亞迪、立訊精密、賽力斯和韋爾股份4股市值超千億元。

上述分析師認為:“從機構關注度看,比亞迪、德賽西威、中科創(chuàng)達、伯特利和保隆科技5股評級機構數量靠前,均在30家以上。對于中國汽車產業(yè)而言,繼續(xù)做強智能網聯(lián)新能源汽車、推動智能網聯(lián)新能源汽車邁上新臺階是提升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相關布局產業(yè)鏈公司有望受益。”

車市競爭愈演愈烈,使得不少行業(yè)人士直呼,2024年將成決賽之年——既分勝負、也分生死。“智能化”能力對行業(yè)來說不再是可有可無的添頭,而是能夠決定產品乃至企業(yè)命運的關鍵所在。如何確保技術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如何降低制造成本、如何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等問題都需要行業(yè)內外共同努力解決。

但無論如何,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技術都是未來汽車發(fā)展的重要方向。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相信未來的汽車行業(yè)將會更加智能化、環(huán);、安全化,為消費者帶來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

       原文標題 : 高階智駕漸成車企主流,決賽之年誰能率先突圍?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