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車,箭在弦上
文|秦韶華
編輯|秦韶華
封面來源|pixabay
春節(jié)剛剛過去,一直備受車界關注的小米又掀起了熱議話題。
近日,網上流傳出了幾張?zhí)柗Q是小米汽車首款車型MS11的設計效果圖,整體觀感和此前曝光的工程圖造型非常相似。2月2日,小米集團針對此前小米汽車設計文件泄密一事發(fā)布內部通報處理結果,對涉事合作方處以100萬元的經濟賠償。
圖源:鳳凰網財經
網友對網傳的小米汽車效果圖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但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確認這些圖片確實為二級供應商保密的設計文件泄密,不過這些圖片為早期招標過程的設計稿,不會為最終的交付件。
雖然目前MS11的最終外觀究竟是什么樣子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接二連三的產品曝光確實讓小米收獲了大眾的關注,引發(fā)了熱烈的討論。
01
小米“年輕人的第一輛車”
2021年3月,小米集團發(fā)布公告宣布造車。
圖源:中國新聞網
當時,小米在公告中表示,“本公司董事會正式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立項。本公司擬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本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雷軍先生將兼任智能電動汽車業(yè)務的首席執(zhí)行官!辈⒂媱澬萝噷⒂2024年一季度上市。
如今,600多天過去了,小米汽車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2022年,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申請的“路面狀況的顯示方法、裝置、設備及介質”專利公布。今年2月,其公司又公布了“穿戴設備以及穿戴設備的數據處理方法”專利。
2022年8月11日,小米自動駕駛首次亮相,提出采用全棧自研算法、投入33億元全力研發(fā)自動駕駛技術。雷軍也在年度演講中提到,從智能手機出發(fā),到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再到智能制造、智能電動汽車以及仿生機器人,小米正在構建不斷延展的科技場景,并提供了豐富的智能終端和服務。小米汽車也會成為“萬物互聯”終端中的一環(huán),助力打造出一個宏大的小米生態(tài)體系。
圖源:@小米公司
今年1月5日晚間,有媒體發(fā)布關于小米造車的報道,標題是《小米同時研發(fā)兩款車,首款車預計26萬-30萬元起售》。據說,雷軍當天在小米汽車開了場全員會,滿懷信心地對手下員工表示“這輛車一定會大火”。
02
小米造車還差多少?
小米造車無疑給了許多人極大的期待,也確實呈現了一種勢在必得的信心。
然而,圍繞小米造車話題逃不脫的仍然是“起步太晚、時間緊迫”的頭號問題。近兩年,國內電動車市場陸續(xù)涌現出了一批各具特色、各有優(yōu)勢的新能源車企,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國內品牌影響力較大的“蔚小理”也已成立七八年之久,且經過幾輪調整,如今其產品矩陣已經成型,交付量也初具規(guī)模。除此之外,特斯拉及國內實力強勁的傳統(tǒng)車企以強大的競爭力搶占著國內的新能源市場。待到2024年小米新車上市,新能源汽車市場又會有新的洗牌,小米如何在變化中趕上行業(yè)步伐是發(fā)展的一個難題。
另外,與手機不同,汽車工業(yè)生產制造涉及更加龐大的供應鏈體系!叭毙举F電”不僅是國產汽車面臨的供應鏈困境,而且是全球范圍車企都存在的痛點。為此,許多新能源車企開始布局科技研發(fā)以及礦產資源開發(fā),以獲得技術和材料雙軌并進的發(fā)展優(yōu)勢,F階段,新能源車企單單造出一輛可以上路的車已經遠遠不夠。而在資源如此緊缺的環(huán)境中想要擺脫產能束縛、提高利潤,小米的造車之路從供應鏈角度來說只是剛剛起步。
圖源:pixabay
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車型日益豐富,新能源車企也開始規(guī)劃品牌的產品矩陣,希望建立起更完善的產品體系。例如,比亞迪、吉利、理想等車企都在發(fā)力布局高端系列,對標國際豪華車陣營。早期憑借一個爆款車型就能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站穩(wěn)腳跟的時代已然翻篇。小米也不能僅僅通過一部車“定生死”,而是需要品牌更長遠、更完善的規(guī)劃。
雷軍還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就小米汽車定價做過用戶調研,粉絲反饋表明他們最期望的價格區(qū)間是10萬元以內。而小米的網傳預計定價在26萬-32萬元區(qū)間可能對粉絲的消費力也是一個考驗。同時,這樣的價格定位可能也需要小米在營銷定位上開辟出一條具有競爭力的道路。加之2023年開年的特斯拉中國市場大幅降價,給許多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都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而隨著特斯拉成本的不斷降低,現售價22.99萬元起還存在降價潛力的Model 3無疑給定價近30萬的小米堵住了后路。
圖源:特斯拉中國官網
03
箭在弦上,蓄勢待發(fā)
“萬物互聯”概念將智能手機與車機系統(tǒng)連接在一起。為了占據智能化市場、保護數據安全,不少車企紛紛進入手機市場,吉利集團旗下星紀時代收購魅族手機,為車企提供服務;蔚來汽車創(chuàng)始人李斌曾公開表示,蔚來將在不久后推出和蔚來汽車相匹配的手機。
在手機市場也呈現了一致的跨界景象,華為、蘋果、小米等智能手機制造商均開始向汽車領域發(fā)展,不斷參與汽車研發(fā)、制造并計劃推出自己的汽車品牌。
速途車酷研究院認為,未來智能終端的鏈路會逐漸完善,智能汽車和智能手機將會成為智慧生活中重要的一環(huán),汽車和手機制造商需要面對用戶逐步實現多終端、一體式的沉浸式體驗。
圖源:小米公司
因此無論業(yè)界有多少人建議小米放棄造車,小米造車的這根箭已在弦上,不得不發(fā)。
相比2022年,今年的小米汽車不斷傳出各種消息,也透露出了小米正在發(fā)力,加速沖刺,收獲更多的關注。對小米來說,MS11的上市也許并不困難,但小米想在眾多新能源車企中殺出一條路,必定面臨著很多的困難需要去克服。
原文標題 : 小米造車,箭在弦上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5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6 名爵翻身把歌唱?搭載半固態(tài)電池,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
- 7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8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
- 9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保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
- 10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