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潮沖擊造車新勢力
年年月月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2020年從年初到年尾,汽車行業(yè)的人員流動自始至終都未停止過。從傳統(tǒng)車企的換帥,到造車新勢力高管出走,有人是服從組織安排,有的人則是為了個人原因。有的企業(yè)是痛失愛將,有的則是開啟新干將的新時代。
人來人往,車企的命運走向也在這其中透露端倪。在命途多舛的2020年,誰的去留反映著一家車企的興衰?誰的掌權又將打開一個車企的新局面?我們一起細細回看。
在新能源汽車下半年領漲全國車市之前,2020上半年造車新勢力領先全行業(yè)最多的事件莫過于高管出走。
從2月開始,先是特斯拉干了七年的負責人力資源與超級工廠事務的資深VP離職,其后,同樣7年工齡的弗里蒙特工廠生產總監(jiān)離職;國內新勢力方面,先是天際汽車原CMO向東平離職,緊接著是小鵬汽車原自動駕駛研發(fā)副總裁谷俊麗離職,蔚來用戶發(fā)展副總裁離職,威馬出行事業(yè)部總經理劉立群離職,合眾汽車原營銷副總裁離職,零跑汽車副總裁趙剛離職,愛馳汽車執(zhí)行副總裁蔡建軍離職……
在風波詭譎,前途未明的2020上半年,離職潮在造車新勢力中沖刷了個遍。
而這些從新勢力中出走的高管們,當他們出現(xiàn)新的職業(yè)動向時,無一例外都選擇了回流傳統(tǒng)車企——原天際汽車向東平后來出任北京現(xiàn)代副總經理,原蔚來汽車朱江則選擇了福特中國,合眾汽車鄧凌加盟上汽大通,愛馳汽車蔡建軍則加入了吉利汽車,出任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
他們中多數都曾在傳統(tǒng)車企打拼多年,在補貼退坡的浪潮下,造車新勢力半路夭折的比比皆是,加上2020年初的疫情,再核心的高管也難免灰心氣餒,重新回到傳統(tǒng)車企對于人到中年的高管們無疑是最可靠穩(wěn)妥的選擇。
當然,也不乏部分勇者在選擇逆勢而行,原云度汽車常務副總經理林密在離開云度一年后,在2020年5月重歸云巢,出任CEO,同時拉來了新能源業(yè)內知名專家詹文章博士和傅振興,分別擔任云度高級副總裁以及CTO;此外,6月份零跑汽車宣布聘任眾誠保險原董事長吳保軍先生為零跑科技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總裁;8月份,偉世通全球首席架構師王凱加盟理想汽車出任CTO。
進入下半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大勢回暖,終端消費和資本市場逐漸給予新能源產業(yè)更大的信心,造車新勢力的離職潮也就漸漸消停了下來。在新能源市場即將進一步爆發(fā)的2021年,造車新勢力們或許會迎來一陣入職潮。
除了新勢力的離職,2020年還有不少傳統(tǒng)車企發(fā)生了“改朝換代”。或是子承父業(yè),或是光榮離休,還有的人登場是為了力挽狂瀾。
國際車企方面,現(xiàn)代汽車鄭夢九退休,獨子鄭義宣子承父業(yè),擔任第三代掌門人。作為一家典型的“家天下”車企,鄭夢九從小被當做繼承人培養(yǎng),在知天命的年紀里擔起企業(yè)重擔,父親留給他的,除了財富更多是挑戰(zhàn),一方面是現(xiàn)代利潤連年下降的頹勢,另一方面是新四化環(huán)境下的改革壓力。
此外,日產汽車任命佩曼·卡爾加為日產全球高級副總裁及英菲尼迪全球總裁。而在此之前,慕克擔任英菲尼迪首席執(zhí)行官兼管理委員會主席,不到4個月就閃電辭職,其后,邁克 · 科勒蘭上任僅維持了一個多月……一年三換帥的英菲尼迪面臨著動蕩不安的局面,佩曼·卡爾加上任大半年至今仍未離職,可以說已經是難得的穩(wěn)定。
此外,還有53歲的原大眾西雅特總裁盧卡·德·梅奧出任雷諾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接替赫伯特·迪斯擔任大眾品牌首席執(zhí)行官。
自主車企方面,比亞迪創(chuàng)始人王傳福卸任了比亞迪汽車法人以及公司董事長。向來親力親為的王傳福此時選擇交出帥印,給比亞迪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留下了更自由的發(fā)揮空間。接下來也將專注于更多的新能源產業(yè)鏈供應鏈業(yè)務的發(fā)展,對比亞迪的業(yè)務擴張和資本增長可以說是大有裨益。
其次,北汽集團方面,掌權北汽十多年的徐和誼也到了告老歸田的時候了,其后,金隅集團董事長姜德義接任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在上任后的幾個月里,姜德義一方面對北汽新能源十分關切,同時還針對集團子公司提出了多項戰(zhàn)略性人事調整,但是從年末的銷量來看,姜德義的舉措并未能給北汽帶來明顯好轉,集團全年賣出190萬輛,相比起2019年226萬輛,大幅下降了15%……
此外,北汽藍谷方面,總經理馬仿列也因個人身體及年齡等原因向董事會提出辭職,其后由北京現(xiàn)代中方常務副總經理劉宇代任。面對北汽新能源銷量完成率5%的爛攤子,劉宇恐怕也是十分心累。
另一邊廂,長安汽車方面也發(fā)生了調動,董事長張寶林因工作變動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由朱華榮任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任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并由原長安汽車研究院副院長王俊擔任長安汽車總裁。在朱華榮的帶領下,2020年長安汽車成功實現(xiàn)了銷量逆勢增長,整車銷量甚至超越了的吉利汽車。
而吉利控股方面也在暗暗敲著自己的算盤,在2020年最后一個月,吉利控股宣布由原首席財務官李東輝擔任吉利控股集團CEO,安聰慧任集團總裁。作為一名資本運轉的專家,李東輝的登場無疑是為后續(xù)吉利登陸科創(chuàng)板做準備,就在官宣李東輝上任后不久,吉利便宣布重啟啟動科創(chuàng)板上市事務。
相比起新勢力,傳統(tǒng)車企的人員更迭是階段性的,同時也是充滿改革色彩的。新的領導者的到來,往往帶來新的面貌,雖然任命一般是謹慎的,但也不排除存在只管喊口號的理想者。至于最終能否像積極的趨勢發(fā)展,還要看個人造化。
而在眾多車企當中,東風汽車無疑是全年高層調動最為頻繁的車企。
4月,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表示,經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推薦,陳昊和市川敦擔任東風有限副總裁。
6月,原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助理喬陽出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不再擔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職務;同時由馮長軍出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
7月,原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青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
8月,東風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顏宏斌調回集團,原商品開發(fā)部部長李瑾南接任副總經理職務。
9月2日,原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國際事業(yè)部部長、中國東風汽車工業(yè)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軍智出任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神龍汽車宣布李軍不再擔任神龍汽車執(zhí)行副總經理、黨委書記,由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彬接任;東風有限執(zhí)行副總裁周先鵬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東風日產副總經理陳昊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12月,陳昊再次升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一年內間歇性調動將近十次,其中8月28日至9月2日5天之內共計宣布5項人事調動。這一年,東風為了舒筋活絡,打通經脈可以說是費盡心思。無非是為了將強勢板塊的經驗復制到各乘用企業(yè)中。
例如原本負責商用車板塊的陳彬調任至神龍汽車,無非是想借助其商用車板塊的管理經驗去挽救上半年虧損13億的神龍汽車;曾先后任職東風日產市場銷售總部啟辰事業(yè)部部長、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市場部部長的顏宏斌,在市場營銷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出色的工作能力。調回集團后,相信在激活集團乘用車市場板塊方面少不了他的一戰(zhàn)。
對于轉型期的東風而言,“傷筋動骨”的事少不了。事實上最終的成績也沒有讓自己失望——東風公司2020年累計銷售汽車345.8萬輛,同比增長18%。
在外界看來,東風的頻繁調動可能像是危機之下的病急亂投醫(yī),但是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亂世之下,原地待命不僅于事無補,甚至隨時可能“坐以待斃”,東風這次并非亂投醫(yī),而是下了好幾劑猛藥。
有的車企通過調動以求自救,但也不乏部分車企,離職意味著離別。
3月,東風雷諾副總裁兼市場銷售部部長洪浩離職,東風雷諾公關部表示,“洪浩是由于個人原因離職的,目前還沒有公布接任人選。”但是還沒等到新人接任,一個月后,東風雷諾便黯然退市。
6月,多位博郡員工表示,在6月11日下的一場會議上,博郡汽車已經被“放棄”,將會被由人力資源總監(jiān)張暢重新注冊的一家新公司收購。同時CFO易曉川已經離職。
6月24日,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fā)因個人原因申請退休,公司經綜合考量后予以同意吳總經理申請退休案,并委任大陸經驗豐富、現(xiàn)任裕隆集團大陸總部總經理陳金泉接任。然而,到了11月,東風裕隆便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別家公司人員離職是正常流動,而對于以上企業(yè)而言,高管離職是企業(yè)走到盡頭的一個信號。
所謂“年年月月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風波不斷的汽車企業(yè)中,總有人離開也有人進來。
關于人員流動,有的人是為了心中的熱忱,有的人是奔著產業(yè)的利好走向,有的人單純是因為看不到成功的曙光,無法繼續(xù)用愛發(fā)電……無論是新勢力洄流傳統(tǒng)車企,還是傳統(tǒng)車企之間互相橫跳,人來人往均是常態(tài),但何處是最好的歸宿,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
而關于企業(yè)的“改朝換代”,無論是子承父業(yè),還是組織安排,時代在變,企業(yè)終究要要跟著變化。人的更迭只是時代的一個反映,無論是鄭義宣的繼任,還是王傳福的卸任,新時代的開啟總要有新的年輕力量參與其中,才能激活新生,發(fā)掘更多可能。
在未知的2021,誰能開啟新局面,誰又將被市場的洪流刷洗掉,還要看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誰眼光更銳利,誰的步伐更堅定。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