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自動駕駛正在擁抱開源?
越來越多的自動駕駛汽車開發(fā)人員將他們的軟件和硬件開源,甚至將其開源應用于汽車以外的應用程序。
近日,通用 Cruise 正在將其自動駕駛汽車可視化工具向行業(yè)開放,以將其應用于更廣泛的機器人、自動化及其他領域。這只是今年發(fā)生的一系列類似事件中的最新一個,前幾天在計算機視覺會議 CVPR 2019上,Waymo也將其自動駕駛數據集開源;之前優(yōu)步工程 (Uber Engineering) 也已經開放了包括自主可視化系統的幾個工具源代碼;今年早些時候,Cruise已經開放了用于讀取ROS包文件的JavaScript庫,以及用于為自動駕駛汽車生成可視化2D和3D場景的 Worldview 庫。
Cruise這次的開源數據集叫作 Webviz——一個基于web瀏覽器的工具,是可用于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數據可視化的應用程序,能夠管理來自各種智能汽車傳感器的PB量級數據(無論是在仿真環(huán)境中還是在真實路測環(huán)境中),并在可定制的用戶界面中創(chuàng)建2D和3D圖表、日志等。“現在,任何人都可以將任何機器人操作系統(ROS)的打包文件拖放到 Webviz 中,以獲得對機器人數據的即時可視化了解!盋ruise公司的軟件工程師埃絲特·韋恩(Esther Weon)在一篇媒體文章中寫道。
在自動駕駛領域,開源正變成一種趨勢,但開源的目的并不是完全一樣的。
行業(yè)內軟件數據集開放
有的公司開源的目的是做推廣,只有大家用起來才能讓技術發(fā)展的更快。比如去年,傳感器公司 FLIR systems發(fā)布了1萬多張自動駕駛汽車的熱圖像數據集,供更多開發(fā)人員用于測試和培訓自動駕駛汽車。
在以上這些數據集的基礎上,FLIR最近又宣布了FLIR熱成像區(qū)域數據集程序,用于機器學習ADAS和自主車輛系統。該公司正積極收集美國主要城市的各種天氣和道路狀況的熱數據,并計劃向開發(fā)商發(fā)布特定城市的數據集,據說舊金山會是其中的第一個。
“創(chuàng)建數據集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而FLIR創(chuàng)建的數據集能使行業(yè)更快地評估下一代算法上的熱傳感器。”FLIR業(yè)務部門總裁弗蘭克·潘尼西(Frank Pennisi)在一份新聞聲明中表示,“當AEB系統與可見光攝像機相結合、當熱與可見光、激光雷達、雷達、熱傳感器數據融合在一起,再加上機器學習,將創(chuàng)建一個更全面、更復雜、更安全的系統,用于識別和分類道路物體,特別是在自動駕駛模式下的行人和其他生物!
熱傳感器相對于其他傳感器并沒有普遍的應用,FLIR公司通過開源的方式,讓更多應用熱傳感器的公司能夠輕松上手。
有的公司開源歸開源,他們會留一手。拿數據集為例,目前,全球主流的自動駕駛測試數據集包括Cityscapes、Imagenet(ILSVRC)、COCO、PASCAL VOC、CIFAR、MNIST、KITTI、LFW等,基本都為自動駕駛場景下的視覺算法評測數據集。不過,有企業(yè)專家表示“開放的越多越好,核心數據集都沒開放。”
此前,安波福(Aptiv)宣布,將全面開放其自動駕駛汽車開源數據集nuScenes,并稱其是第一家向公眾開放此類安全數據的公司。據了解,nuScenes覆蓋1000個“場景”,數據收集自波士頓和新加坡各地,包括140萬張圖像、39萬個LiDAR掃描和140萬個人工標注的3D物體邊界框,據稱是迄今為止發(fā)布的最大的多模3D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據了解,目前已有1000多名用戶和200多個學術機構注冊訪問該數據集。不過,有專家認為安波福此舉噱頭大于實用!斑@個數據集針對波士頓、新加坡等地,對國內基本上沒用! 而且,訓練數據需要考慮到傳感器的技術條件和它在車上的裝載位置,即使一家公司在采集數據時用了和安波福完全相同的配置方式,如果不對視差進行調整,也得不到有用的訓練數據。
當然,還有一些企業(yè)開源是為了提前占領行業(yè)的標準等。
硬件開放
除了軟件,硬件方面也值得關注。本月早些時候,傳感器解決方案公司Aceinna發(fā)布了OpenIMU 300RI,這是一個用于智能汽車、機器人、建筑和農業(yè)應用的開源慣性測量單元(IMU)。
Aceinna的產品經理詹姆斯?芬內利(James Fennelly)說:“為了獲得最佳性能,需要針對每個車輛平臺和應用程序進行定制。Open IMU 300R為設計人員提供了一個靈活的、易于集成的IMU解決方案,可以輕松地為各種車輛和應用程序進行優(yōu)化。”
通過開源其IMU硬件,Aceinna的目標是為工程師提供一個可以應用于各行業(yè)的強大的傳感器解決方案。封閉的解決方案會阻礙行業(yè)工程師共同對特定平臺算法群策群力從而全面優(yōu)化,而開源IMU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變這一點。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5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6 名爵翻身把歌唱?搭載半固態(tài)電池,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
- 7 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 8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9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
- 10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