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傳感器平臺盤點
超聲波雷達
超聲波雷達又名倒車雷達。常見的超聲波雷達有兩種。第一種是安裝在汽車前后保險杠上的,也就是用于測量汽車前后障礙物的倒車雷達,這種雷達業(yè)內(nèi)稱為UPA;第二種是安裝在汽車側(cè)面的,用于測量側(cè)方障礙物距離的超聲波雷達,業(yè)內(nèi)稱為APA。作為無人車上成本最低的傳感器,挖掘超聲波雷達的潛力是工程師們不斷在琢磨的事。
UPA和APA的探測范圍和探測區(qū)域都太相同,如下圖所示。圖中的汽車配備了前后向共8個UPA,左右側(cè)共4個APA。
UPA超聲波雷達
UPA超聲波雷達的探測距離一般在15~250cm之間,主要用于測量汽車前后方的障礙物。
如圖所示,為單個UPA的探測范圍示意圖。
APA超聲波雷達
APA超聲波雷達的探測距離一般在30~500cm之間。APA的探測范圍更遠,因此相比于UPA成本更高,功率也更大。
如圖為單個APA的探測范圍示意圖。
APA的探測距離優(yōu)勢讓它不僅能夠檢測左右側(cè)的障礙物,而且還能根據(jù)超聲波雷達返回的數(shù)據(jù)判斷停車庫位是否存在。
超聲波雷達的應用
本文標題提到超聲波雷達是被低估的傳感器,因為它除了檢測障礙物外,還可以做很多事。
應用1:泊車庫位檢測
自動泊車功能需要經(jīng)歷兩個階段:1.識別庫位;2.倒車入庫
識別庫位功能就是依賴安裝在車輛側(cè)方的APA,如下場景。
汽車緩緩駛過庫位時,汽車右前方的APA傳感器返回的探測距離與時間的關系可判斷當前空間有無車位。有了庫位檢測功能,進而開發(fā)自主泊車功能就不是難事了。
應用2:高速橫向輔助
特斯拉Model S在AutoPilot 1.0時代就實現(xiàn)了高速公路的巡航功能,為了增加高速巡航功能的安全性和舒適性,特斯拉將用于泊車的APA超聲波雷達,也用在了高速巡航上。
先看一段Model S應用APA的視頻,視頻左下角的圖像是一個朝汽車后向的攝像機,右側(cè)的圖像是朝向行駛方向的視角。
在視頻中可以看出,當左側(cè)駛過的汽車理自車較近時,Model S在確保右側(cè)有足夠空間的情況下,自主地向右微調(diào),降低與左側(cè)車輛的碰撞風險。
車載攝像機
車載攝像機的大致原理是:首先,采集圖像進行處理,將圖片轉(zhuǎn)換為二維數(shù)據(jù);然后,進行模式識別,通過圖像匹配進行識別,如識別車輛行駛環(huán)境中的車輛、行人、車道線、交通標志等;接下來,依據(jù)物體的運動模式或使用雙目定位,以估算目標物體與本車的相對距離和相對速度。
攝像機根據(jù)鏡頭和布置方式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四種:單目攝像機、雙目攝像機、三目攝像機和環(huán)視攝像機。
單目攝像機模組只包含一個攝像機和一個鏡頭。由于很多圖像算法的研究都是基于單目攝像機開發(fā)的,因此相對于其他類別的攝像機,單目攝像機的算法成熟度更高。但是單目有著兩個先天的缺陷。
一是它的視野完全取決于鏡頭。
焦距短的鏡頭,視野廣,但缺失遠處的信息。反之亦然。因此單目攝像機一般選用適中焦距的鏡頭。
二是單目測距的精度較低。
攝像機的成像圖是透視圖,即越遠的物體成像越小。近處的物體,需要用幾百甚至上千個像素點描述;而處于遠處的同一物體,可能只需要幾個像素點即可描述出來。這種特性會導致,越遠的地方,一個像素點代表的距離越大,因此對單目來說物體越遠,測距的精度越低。
雙目攝像機
由于單目測距存在缺陷,雙目攝像機應運而生。雙目攝像機,是通過對兩幅圖像視差的計算,直接對前方景物(圖像所拍攝到的范圍)進行距離測量,而無需判斷前方出現(xiàn)的是什么類型的障礙物。依靠兩個平行布置的攝像頭產(chǎn)生的“視差”,找到同一個物體所有的點,依賴精確的三角測距,就能夠算出攝像頭與前方障礙物距離,實現(xiàn)更高的識別精度和更遠的探測范圍。使用這種方案,需要兩個攝像頭有較高的同步率和采樣率,因此技術難點在于雙目標定及雙目定位。
相比單目,雙目的解決方案沒有識別率的限制,無需先識別可直接進行測量;直接利用視差計算距離精度更高;無需維護樣本數(shù)據(jù)庫。但因為檢測原理上的差異,雙目視覺方案在距離測算上相比單目以及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其硬件成本和計算量級的加倍,也是另一個難關。
雖然雙目能得到較高精度的測距結(jié)果和提供圖像分割的能力,但是它與單目一樣,鏡頭的視野完全依賴于鏡頭。而且雙目測距原理對兩個鏡頭的安裝位置和距離要求較多,這就會給相機的標定帶來麻煩。
三目攝像機
由于單目和雙目都存在某些缺陷,因此廣泛應用于無人駕駛的攝像機方案為三目攝像機。三目攝像機其實就是三個不同焦距單目攝像機的組合。
特斯拉 AutoPilot 2.0安裝在擋風玻璃下方的三目攝像機
如下圖,可以看出三個攝像頭的感知范圍由遠及近,分別為前視窄視野攝像頭(最遠感知250米)、前視主視野攝像頭(最遠感知150米)及前視寬視野攝像頭(最遠感知60米)。
對攝像機來說,感知的范圍要么損失視野,要么損失距離。三目攝像機能較好地彌補感知范圍的問題。因此在業(yè)界被廣泛應用。
那么測距精度的問題怎么辦?
正是由于三目攝像機每個相機的視野不同,因此近處的測距交給寬視野攝像頭,中距離的測距交給主視野攝像頭,更遠的測距交給窄視野攝像頭。這樣一來每個攝像機都能發(fā)揮其最大優(yōu)勢。
三目的缺點是需要同時標定三個攝像機,因而工作量更大一些。其次軟件部分需要關聯(lián)三個攝像機的數(shù)據(jù),對算法要求也很高。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2025上海車展看什么?看這一篇就夠了!
- 2 關稅大戰(zhàn),汽車芯片會漲價嗎
- 3 工信部召開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產(chǎn)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提的內(nèi)容,將如何影響智駕行業(yè)發(fā)展?
- 4 地平線智駕方案軟硬結(jié)合,大眾、保時捷的合作紛至沓來
- 5 高呼的“全民智駕”真的做到“全民”了嗎?
- 6 一季度汽車產(chǎn)量省份排名大洗牌!誰在異軍突起?
- 7 奇瑞的混動技術:厚積薄發(fā),從發(fā)動機到混動系統(tǒng)
- 8 中國汽車發(fā)展頂層設計思路 - 萬鋼主席2025百人會核心內(nèi)容總結(jié)
- 9 東風+華為,還是華為借東風?華為ADS3.0技術詳解
- 10 工信部對浮躁的智駕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