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作者 |?邱鍇俊 編輯 | 章漣漪 全球汽車看智能電動,智能電動看中國。而整車之前,應該看服務商和供應商。 9月8日開幕的2025慕尼黑車展,116家中國企業(yè)(預計包含了臺灣企業(yè))參展,其中整車企業(yè)約
成為智駕供應商的本質是一次賭命 |去智駕化
供應商要比車企想得更多、做得更多。 進入2025年,輔助駕駛的火爆從新勢力蔓延到主流車企,隨著比亞迪的智駕平權行動,輔助駕駛的爭奪進入白熱化。 在比亞迪吹響智駕平權的當晚,輔助硬件供應之一的地平線就成
自動駕駛中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有何區(qū)別?分別有何作用?
想讓車輛實現(xiàn)自動駕駛,一定離不開復雜的感知硬件,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作為自動駕駛汽車上常見的硬件,各自承擔著不同的感知任務,他們都叫做雷達,?有什么區(qū)別?在自動駕駛汽車上,這些雷達又有什么
端到端自動駕駛相較傳統(tǒng)自動駕駛到底有何提升?
自動駕駛技術自誕生以來,便承載了人類對安全、高效、智能出行的美好憧憬。傳統(tǒng)自動駕駛系統(tǒng)以層次化、模塊化的架構為主,將感知、定位、規(guī)劃與決策、控制四大核心功能分別拆解,由各自專業(yè)模塊獨立承擔,再通過預定
想實現(xiàn)自動駕駛,哪些技術非常關鍵?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車載計算平臺、傳感器技術的快速進步,自動駕駛已從實驗室走向實際道路。而支撐這一切的,是一套龐大且精密的技術架構系統(tǒng)。這套架構就像一輛自動駕駛汽車的大腦與神經網絡,既要能感知周圍環(huán)
自動駕駛中感知、決策、控制都起到什么作用?
要把自動駕駛講清楚,最直觀的比喻是把整車當作一個“會開車的人”,感知相當于眼睛和耳朵,負責把外界變成內部能理解的信息;決策像大腦,判斷“接下來怎么做”;控制則像手和腳,把決策變成具體動作。這個比喻看似
VLA與世界模型,會讓自動駕駛汽車走多遠?
在一個雨夜的十字路口,你開車行駛到路中央,前方是一輛猶豫不決的電動車,左側有一臺打著轉向燈的出租車,右后方突然閃過一束遠光燈。這時候你會怎么做?經驗豐富的司機往往會迅速分析,電動車可能突然橫穿,出租車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shù)據(jù)從哪里來?
作者 |德新 編輯 |王博 十幾年前,當時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李飛飛,意識到數(shù)據(jù)的稀缺是人工智能發(fā)展的主要瓶頸。于是從2009年開始,她和團隊搜集了互聯(lián)網上數(shù)十億張的圖片,創(chuàng)建了一個龐大的覆蓋全球的視
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處理“鬼探頭”式的邊緣場景?
自動駕駛遇到“鬼探頭”式的邊緣場景時應該如何處理?其實對于自動駕駛汽車來說,無論是常規(guī)場景,還是邊緣場景,它都是要先看見、再理解、再預測、然后在約束條件下選出最安全、最可執(zhí)行的動作。這整個鏈條看起來簡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 會給自動駕駛行業(yè)帶來哪些新機遇?
隨著智能化技術發(fā)展,人工智能在社會各領域的參與度越來越強,無論是醫(yī)療還是教育亦或是出行,人工智能似乎已深入大家“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為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行業(yè)各領域廣
不只有理想小鵬,元戎啟行VLA輔助駕駛,也來了
作者 |?王凌方 編輯 | 邱鍇俊 一輛能對盲區(qū)風險識別、讀懂路標、與你對話的汽車正駛入現(xiàn)實。 2025年8月26日,元戎啟行發(fā)布全新一代輔助駕駛平臺——DeepRoute IO 2.0,該平臺搭載自
自動駕駛中常提的“全!笔莻啥?有必要“全!眴?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落地,越來越多車企公布了自己的自動駕駛方案,在很多車企的宣傳中,會使用“全棧自研”的說法來證明自己的實力。所謂“全棧”,字面意思是全套技術棧的自主開發(fā)和應用,涵蓋從底層硬件、感知算法、
VLA模型能幫助純視覺自動駕駛走向成熟嗎?
最近在和一位小伙伴交流時,他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VLA模型是否更適合純視覺系統(tǒng)?它能幫助純視覺系統(tǒng)算法走向成熟嗎?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對于這個問題,先講結論,VLA(Vision-Languag
地平線HSD量產在即:國內最像特斯拉FSD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定義行業(yè)新高度
截至目前,地平線HSD已與全球近10家汽車品牌達成合作意向。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chuàng)作者|Stone Jin 據(jù)IPO早知道消息,地平線日前發(fā)布了有史以來最大升級的高性能城區(qū)輔助駕駛產品HSD(Hor
俄羅斯無人駕駛藍圖:2050 約 50% 交通工具自動駕駛!俄羅斯能否跟上美國、中國無人車發(fā)展步伐?
引言據(jù)塔斯社消息,俄羅斯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弗拉基米爾波捷什金近日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預計到 2050 年,約 50% 的交通工具將實現(xiàn)無人駕駛。 未來俄羅斯的公路上,一半的汽車、卡車、公交車都在 “自己
地平線的城市NOA設計理念:怎么才能“真好用”?
芝能科技出品 智能駕駛行業(yè)在2025年是經歷了一輪起伏,很多消費者對輔助駕駛的第一感覺是:能用,但有點“生硬”。變道動作突兀,遇到復雜路況緊張剎車,城區(qū)路段體驗不如高速。 過去,技術演進更多依靠功能疊
如何確保自動駕駛汽車感知的準確性?
自動駕駛汽車想要自動駕駛,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對周邊環(huán)境實現(xiàn)精準感知,也就是能“看”清道路,那自動駕駛汽車如何在復雜、快速變化的道路環(huán)境中做到感知的精確又可靠? 自動駕駛感知的定義及原理 在聊這個話題之前
交叉口的信號指示會對自動駕駛汽車產生什么影響?
自動駕駛汽車在城市道路中行駛時,不同類型的交叉口對其感知、決策與控制系統(tǒng)都提出了各異的要求。信號指示交叉口(以下簡稱“信控交叉口”)和無信號指示交叉口(以下簡稱“無信交叉口”)作為城市道路中常見的兩種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2025年成為中國智能駕駛領域的分水嶺,各大車企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紛紛告別過去的“模塊堆砌”方式,從依賴規(guī)則算法到端到端大模型,進而演進到VLA(視覺-語言-行動)多模態(tài)大模型,智能駕駛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
資訊訂閱
-
LKT4202UGM重新定義物聯(lián)網設備安全標準
2025-09-05
-
凌科芯安LKT4305GM 打造安全物聯(lián)網
2025-05-16
-
凌科加密芯片LKT4304在充電樁上的應用
2025-04-11
-
2025年便攜式車載制氧機市場分析
2025-04-10
-
LKT對比認證方案說明
2025-03-13
-
LCS2110R-S單總線協(xié)議說明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