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3金鑰匙來了!9家車企搶先,自動駕駛迎來曙光時刻
別急,好戲剛剛開始
”
作者|王磊 編輯|秦章勇
這可能是頂層設計,對自動駕駛行業(yè)最有意義的一次推動。
昨天,工信部公布首批“智能網聯汽車”試點名單,這份名單共有9家,既有傳統(tǒng)車企,也有新勢力,產品就更全了,涵蓋乘用車、客車以及貨車三大類。
雖然官方沒有提具體的自動駕駛標準,但車企已經迫不及待報喜了,而且宣傳術語非常統(tǒng)一:
L3級準入和通行。
在此之前,企業(yè)獲得L3級自動駕駛牌照,只局限于測試,但這次進入試點名單的企業(yè),代表可以開發(fā)可量產的產品,兩者有著本質不同。
換句話說,這次公布名單,就是為L3甚至L4落地做準備的,入圍的企業(yè)相當于拿到一個金鑰匙,對于自動駕駛行業(yè)來說無疑是往前跨了一大步。
當然,現實情況需要我們冷靜分析,眼下實現完全無人駕駛仍是困難重重,責任劃分、長尾效應、算力限制等挑戰(zhàn)都需要克服。
但通向成功的每一步都彌足珍貴,雖然荊棘遍布,但曙光仍然在前。
01 9家什么樣的企業(yè)?
我們先來看都有哪幾家車企入圍。
按照最新名單,9家車企包括7家乘用車企業(yè),分別是一汽、上汽、廣汽、長安、北汽藍谷、比亞迪和蔚來,這也讓蔚來也成了首批唯一入榜的造車新勢力企業(yè)。
貨車和客車企業(yè)則是各1家,貨車企業(yè)是上汽紅巖,客車企業(yè)則是宇通客車。
當然現在只是試點名單,究竟誰能落地目前還不好說,首批企業(yè)則是搶占了先機。
其實早在去年11月,“四部門”曾經聯合發(fā)布了《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宣布要遴選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準入試點,以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產業(yè)生態(tài)的迭代優(yōu)化,推動我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這次算是正式篩選完畢。
而且這份名單也值得深思,從車企背景與產品涉及類別來看,國家隊入圍的企業(yè)不少,比如央企背景的一汽,以及地方國資背景的上汽、廣汽、長安和北汽全部入局,特別是,上汽還占據了榜單的兩個名額。
比亞迪和蔚來,則是試點名單里“唯二”的非國有車企。
不過在產品上覆蓋較為全面,不僅涉及乘用車,還涵蓋了貨車以及營運客車。
首批試點的“車輛運行所在城市”分布在7個地方,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鄭州和海南儋州。從地點上來看,顯然更青睞一線城市,4個一線城市全部入圍試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公認智駕水平處于前列的小鵬、華為都不在首批名單上,同樣的,名單上也沒有百度、文遠知行這類早已布局智駕領域的科技公司。
而且,獲得試點資格的也不是單獨的車企,而是被稱為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聯合體,也就是由汽車生產企業(yè)和交通出行企業(yè)所組成的“聯合體”。
以廣汽為例,名單中的使用主體名為上海祺宸科技有限公司,而祺宸科技就是如祺出行的母公司,也是廣汽的旗下子公司。
而北汽藍谷麥格納汽車有限公司也就是北汽新能源,則是聯合北京出行分別作為生產主體和使用主體,以極狐阿爾法 S 先行版L3車型為試點車型。
這樣一來劃分的就非常清楚了,一家負責生產,一家負責上路測試,所以才會出現汽車生產企業(yè)和交通出行企業(yè)兩兩合作的“聯合體”。
02 Robotaxi落地不遠了
了解完使用主體就會發(fā)現,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的使用,大部分是車企旗下的網約車平臺。
比如名單上的車聯科技、東潮出行、祺宸科技、賽可出行、北京出行、一汽出行六家使用主體,全都是網約車平臺。
而這也意味著,國內目前對于對L3的初步落腳點似乎就是To B的網約車,所以Robotaxi的比重也會更大。
而目前,華為和小鵬包括其他新勢力,都沒有獨立的網約車平臺。雖然小鵬與滴滴合作即將推出的MONA要布局網約車,但新車型都還沒在路上跑,沒在首批名單中也在預料之內。
這也很容易理解,為什么獲得L3測試牌照的寶馬和奔馳,沒有入圍名單了。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面向中國市場,公布的9家車企中并沒有覆蓋此前獲得L3測試牌照的車企。
對此,工信部也做出了解讀。
稱企業(yè)獲得L3測試牌照主要應用于產品研發(fā)過程,通過開展實際道路測試,驗證產品在實際道路交通運行環(huán)境下的安全性,充分的產品研發(fā)測試驗證,是后續(xù)產品量產應用的重要基礎,也是此次試點的重要基礎。
也就是說,取得L3測試牌照是進入這份試點名單的“門票”,然后再經過層層篩選。
而對于未申報或者未進入試點的汽車生產企業(yè)、使用主體來說,工信部也公布了以后試點申報的具體步驟。
此次集中申報之后,后續(xù)有試點申報需求時的汽車生產企業(yè)、使用主體可按照試點申報流程向省級工業(yè)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自愿申報,這也意味著車企申請生產能上路的智能網聯汽車具備了相應準入的規(guī)則。
當然,公告里還強調,這9大聯合體雖然是四部門確定的首批進入試點的聯合體,但并不代表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取得準入許可或允許上路通行。
03 未來之路剛剛開始
進入試點名單,僅僅只是入圍車企自動駕駛落地的起點,或者說剛剛邁上賽道。
公告明確表示,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主要包括5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試點申報、產品準入試點、上路通行試點、試點暫停與退出、評估調整。
從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可以看到,在取得準入許可或者允許上路通行之前,產品準入試點與上路通行試點可以看做是一個大環(huán)節(jié)。
產品準入試點,包括產品準入測試與安全評估、產品準入許可兩個環(huán)節(jié),進入試點的汽車生產企業(yè)要經過相關部門確認,在地方政府的監(jiān)督下進行測試與安全評估工作。
各項評估通過的車企,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經受理、審查和公示后,作出是否準入的決定。決定準入的,設置準入有效期、實施區(qū)域等限制性措施。
取得準入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辦理車輛登記后,在限定區(qū)域內開展上路通行試點。
從事運輸經營的,還應當具備相應業(yè)務類別的運營資質并滿足運營管理要求。使用主體、汽車生產企業(yè)和車輛運行所在城市政府部門應按有關要求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當前只是完成試點申報階段的遴選,并不代表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取得準入許可或允許上路通行。
這么來看,現在進入試點名單的企業(yè),只是先一步接受層層考驗。
下一步該考慮的,就是如何準備路試的問題,這一點在《通知》的附帶文件《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實施指南(試行)》有所提及。
其要求產品應符合模擬仿真、封閉場地、實際道路以及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軟件升級、數據記錄等測試驗證要求。同時要求試驗過程中不應變更自動駕駛功能相關的軟件及硬件。
其中明確要求公開道路的測試要在封閉場地測試通過后,再進行公開道路的測試。但是對于測試驗證的方式,尤其是封閉/公開道路的測試考核方法沒有過多的描述。
而進入這個階段的企業(yè)必須要具備兩個先決條件,具備L3測試牌照和進入試點名單。
也就是說,雖然現在是9家聯合體,但進入到上路通行試點階段的,可能不一定是9家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此次公布試點企業(yè),更像是對有能力的車企“松綁”,讓其充分發(fā)揮技術實力,從而更快接受市場檢驗。
可以預見,不久后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車企和平臺加入試點。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自動駕駛落地應該是在To B領域率先落地,我們可以自己買到自動駕駛車的時間表仍然未知。
可是L3都來了,L4還會遠嗎?
原文標題 : L3金鑰匙來了!9家車企搶先,自動駕駛迎來曙光時刻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5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6 名爵翻身把歌唱?搭載半固態(tài)電池,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
- 7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8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
- 9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保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
- 10 自動駕駛專利大揭秘:中國憑啥占了全球超四成?百度公司3477件申請量霸氣登頂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