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中國式新智駕,殺入10萬級汽車市場

如何把智駕推入10萬級市場?

激光雷達幾乎成為智駕汽車的標志,但現(xiàn)在馬斯克和中國廠商都想把它干掉。

道理很簡單,以激光雷達為核心的高階智能駕駛系統(tǒng)成本太高。

去年初,李想曾披露過理想汽車智駕系統(tǒng)的成本,約為2.9萬元;而據測算,華為ADS 2.0智駕系統(tǒng)的成本也在2萬元以上。

如果把激光雷達等核心元件砍掉,成本有多低?五菱和大疆,聯(lián)手打造出9.08萬起的寶駿悅也/悅也Plus智尊版,一樣搭載著高階智駕系統(tǒng)。

圖源:寶駿官網

更加激進的特斯拉,連雷達都砍光。推出純視覺方案的FSD V12,體驗令人驚喜,甚至準備在8月推出無人出租汽車Robotaxi,15萬級的Model 2也更具可能性。

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售價8~20萬的汽車市場占比達到74%,其中配備了高階智能駕駛的比例無限接近于零。

當昂貴的激光雷達走下神壇,特斯拉與中國汽車廠商,誰將統(tǒng)治10萬級智駕市場?

01

特斯拉智駕,遙遙領先

聊起智駕,特斯拉是繞不開的領先者。

就在上個月,特斯拉向超過200萬輛Tesla汽車推送了FSD V12版本,可以在美國啟用高階智能輔助功能。

據網上一些實測視頻,搭載最新版本的特斯拉能優(yōu)秀地處理很多突發(fā)場景,例如車側突然出現(xiàn)自行車,它會減速通過;前方有車輛打雙閃,它會迅速變道;有行人亂穿馬路,它也會先禮讓行人。

深度學習專家James Douma在體驗后給出了極高評價,認為沿著這條技術路線,特斯拉就能實現(xiàn)“優(yōu)于人類”(better than human)的目標,對此馬斯克表示認同。

4月1日,一位北美的特斯拉車主稱,他在凌晨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胰島素泵出現(xiàn)故障,人已嚴重脫水。情況緊急,他選擇讓特斯拉Model Y開啟FSD智駕系統(tǒng),全程0接管將他送到了醫(yī)院。

圖源:馬斯克官推

這個讓馬斯克也轉發(fā)夸贊的推文,完全展現(xiàn)了FSD V12的先進性——而且這還是一個沒有任何雷達的純視覺方案。

就在FSD V12大熱之時,路透社突然爆料稱,特斯拉將取消生產Model 2的計劃。這款預計定價15萬元左右的汽車,本來承載著馬斯克普及智駕汽車的希望,并預計它的年銷量可以達到400萬輛。

馬斯克隨后進行了辟謠,同時官宣了驚人的消息:特斯拉將在8月8日發(fā)布無人出租汽車Robotaxi。據路透社披露,Robotaxi車型也是基于Model 2研發(fā)。

其實不管特斯拉接下來將推出什么車型,核心在于:純視覺方案的FSD V12大成功,讓本就擅長成本控制的特斯拉,掌握了普及智駕的關鍵鑰匙。

02

普及智駕的大殺器

2021年,特斯拉就開始轉向純視覺智駕方案,但上路時仍有不少瑕疵,為何FSD V12能實現(xiàn)質變?

關鍵的核心,是搭載了特斯拉自研的“端到端神經網絡”技術,換句話說,AI大模型,又立功了。

在FSD V12出現(xiàn)前,全球的量產智駕方案,都是把智能駕駛拆分成一個個任務,比如感知、預測和規(guī)劃,不同的任務交給一個到多個的模型處理,每個模型都需要進行訓練、迭代、進化,這意味這需要龐大的算力和研發(fā)人員,研發(fā)費用自然水漲船高。

而“端到端神經網絡”技術,就可以通過一個模型實現(xiàn)以上所有功能。這意味著研發(fā)人員只要不斷優(yōu)化一個模型,就可以實現(xiàn)性能提升。

馬斯克是這樣介紹的:“FSD V12是一個能夠實現(xiàn)‘輸入視頻 — 輸出控制’的完全體 AI。”

圖源:特斯拉官網

通過特斯拉車主數百萬個視頻片段的訓練,就可以替代超過30萬行C++代碼,讓運行速度快了10倍。如今特斯拉汽車能通過傳感器實時理解外部環(huán)境,并進行轉向、加速或者剎車——就像人類駕駛一樣。

要培養(yǎng)這樣的大模型,需要非常龐大的數據,而特斯拉恰好擁有著全球最多的智駕數據——從2022年底到2023年初,特斯拉團隊分析了超過1000萬個視頻片段,從而讓FSD V12與許多大模型一般,在數據達到一定數量級后,突然實現(xiàn)了質變。

夸了那么久,其實端到端架構并不是什么新鮮玩意。

早在1988年,ALVINN自動駕駛試驗車就能基于端到端架構,在大學校園內實現(xiàn)最高最高70km/h的“智能駕駛”。

如今除了特斯拉,國外像英偉達、comma.ai等廠商也在進行端到端架構的研發(fā),而國內的元戎啟行、蔚來、小鵬、理想也在加緊端到端架構的研發(fā),更有另辟蹊徑的大疆智駕等廠商。

03

加速追趕的國產廠商

元戎啟行,在端到端路線領先的國內廠商,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但它在2021年就拿了阿里巴巴的3億美元融資。

據新智駕報道,早在2024年初,元戎啟行就向英偉達展示了自己的端到端計劃,近日元戎啟行更宣布與英偉達成合作,將在明年采用后者的DRIVE Thor芯片適配端到端智能駕駛模型。

元戎啟行也成為了長城汽車的供應商,將提供端到端的智能駕駛方案,并計劃在今年落地三輛車。

此外,新勢力們也在快速追趕:1月30日,何小鵬表示,小鵬智駕未來將實現(xiàn)端到端模型全面上車。

據外界猜測,小鵬即將上線的子品牌MONA的“AI智駕”可能就是純視覺方案。

而據每人Auto采訪蔚來智駕團隊,蔚來將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端到端架構的主動安全功能,而子品牌樂道將采用純視覺方案。

同時,理想的新模型也將在今年上半年上線,并可以全國都能開。

寶駿悅也采用的大疆智駕則有些不一樣。大疆車載負責人沈邵劼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年會論壇上曾表示,不會糾結是否“端到端”、“純視覺”,而是關心能否把整個系統(tǒng)的空余算力榨干。

目前,大疆智駕可以通過硬件成本僅為5000元的7V+32TOPS方案就實現(xiàn)了高階智駕——7V”指的是一對立體雙目攝像頭、一個后視單目攝像頭、以及四個環(huán)視魚眼攝像頭。

此外大疆智駕還提供了更高階的10V+100TOPS方案,甚至還有L3級自動駕駛、搭配自研激目傳感器的方案。

圖源:大疆官網

長城汽車孵化的毫末智行,也給出了3000元級的高速無圖領航輔助,5000元級的城市記憶行車與記憶泊車,8000元級可選配激光雷達的城市全場景領航輔助方案,近期也正在進行端到端模型的研發(fā)。

可以看出,隨著特斯拉FSD V12的驚艷現(xiàn)世,中外車企、智駕供應商都在加緊研究端到端或其他技術路線的智駕方案。

2021年才開始量產落地激光雷達已經不是必須,純視覺方案重新成為了香餑餑。

當智駕硬件成本已經可以由2、3萬降至3000元,目前還高高在上的高階智駕車型,相信很快就能走進平民百姓家。

特斯拉FSD V12暫時還沒有進入中國大陸的時間表,但中國車企仍需把握好窗口期,才能在智駕領域超車。

       原文標題 : ?中國式新智駕,殺入10萬級汽車市場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