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德系車正在“拋棄”德國

2022-09-30 17:46
道總有理
關注

德系車正在“拋棄”德國

近日,被認為是“夕陽產業(yè)”的電熱毯又重新在國內火起來了,這一“古早”物品一躍成為歐洲人的“過冬”神器。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1月至7月,我國電熱毯出口額規(guī)模為 3340 萬美元,以97%的同比增速引領其他家電品類,其中7 月份,歐盟27國進口我國電熱毯高達 129 萬條,環(huán)比增長近150%。

能源危機下,如何過冬,成了擺在歐洲人面前最迫切的問題,但更大的危機在于制造業(yè),天然氣價格飛漲,能源短缺危機難解,歐洲大規(guī)模的能源密集型企業(yè)生產成本上升,甚至不得不被迫減產或停產。其中,一直被譽為德國制造業(yè)“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車產業(yè),也受到了嚴重的沖擊。

前幾日,大眾汽車集團的一名高管表示,如果天然氣短缺持續(xù)到2022年冬天以后,他們將考慮重新分配部分生產,作為潛在選擇之一。

長達近三十年的時間,德國汽車產業(yè)一直沒有被卷入全球化產業(yè)轉移的潮流,如今一場能源危機,或將改變歐洲的工業(yè)格局?

德國經濟的“能源依賴癥”

“如果北溪 1 號天然氣管道不能恢復供應,大眾預計將從2023年6月起出現天然氣短缺”,這是基于高盛對德國天然氣供應的研究所做出的預測。

今年6月,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宣布因西門子公司未及時交還俄氣送修的渦輪機,“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的輸氣量降至40%;7月,“北溪1號”進入年度例行維護期,暫停供氣10天,但在恢復供氣后,“北溪1號”只能以20%的輸送量維持運營;而到了9月,該管道本應在3天維護期后恢復供應,只是,到現在俄羅斯并沒有給出恢復輸氣的時間表。

德系車正在“拋棄”德國

歐洲各國的能源供應向來依賴進口,尤其是天然氣,歐盟和英國對天然氣進口的依賴從2010年的65%躍升至2020年的80%,而其中以德國最為嚴重。因為德國作為工業(yè)大國,其發(fā)電廠和工廠非常依賴天然氣供應。

舉個例子—玻璃制造,位于德國巴伐利亞州的Heinz-Glas公司,主要是為歐萊雅集團等巨頭生產香水小玻璃瓶。該公司在玻璃生產過程中對溫度的要求大概在華氏3,000度左右,如果沒有穩(wěn)定的天然氣供應,熔煉爐—每臺造價超過1,000萬歐元—將會冷卻并嚴重損毀。

7月,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發(fā)布的調研顯示,約73.3%的被調查企業(yè)面臨投入品短缺,電子、機械制造和汽車行業(yè)90%的企業(yè)難以買到所有所需材料。

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不是一朝一夕。早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fā)生后,當時德國的總理默克爾宣布放棄核能,此后,德國幾乎關閉了所有的核電站。與此同時,國家大力倡導使用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因為相比他國,俄羅斯的天然氣價格堪稱廉價,而某種程度上講,德國工業(yè)的繁榮本身就建立在廉價的能源之上。

德系車正在“拋棄”德國

從圖中可看,長期以來受益于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歐洲進口天然氣的價格都比亞洲更便宜,這使得德國的制造業(yè)在廉價的能源供給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這兩個因素的作用下,更有利于成本控制,從而具備了行業(yè)優(yōu)勢。

但是這個優(yōu)勢正在喪失。7月,德國統(tǒng)計局公布了能源進口價格增長指數,其中,天然氣進口價格是去年同期的3倍,煤炭進口價格大約是去年同期的3.6倍,電力進口價格更是達到了去年同期的4倍。尤其是9月,“北溪1號”未能恢復供氣,又一次將德國天然氣價格推高。

在這種背景下,德國汽車巨頭不得不積極求變。

汽車產業(yè)外遷?

與主導全球產業(yè)轉移的美國等發(fā)達經濟體不同,德國并沒有順應這一潮流,這可能因為德國制造業(yè)本身就聚集于化工、汽車、電氣、機械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yè)及產業(yè)鏈。而且最關鍵的是,自90年代末開始,德國的單位勞動力成本持續(xù)下滑,也就沒有追求他國廉價勞動力的必要。

然而,這種強大的制造業(yè)實力可能會因為能源危機導致產能轉移而被漸漸削弱,尤以汽車產業(yè)為代表。

德系車正在“拋棄”德國

自德國能源危機出現后,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德系車都在絞盡腦汁思索解決方案。像奔馳和寶馬,正在減少天然氣的用量,或暫時尋找其他能源代替,而像大眾汽車,大眾計劃采取的短期措施包括在倉庫和船舶、火車等運輸渠道中增加庫存,中期解決方案可能包括將生產轉移到其它地區(qū)。

大眾汽車受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最大,因為大眾在德國、捷克共和國和斯洛伐克設有大型工廠,這三個國家恰恰都是最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歐洲國家。

當然,不只是汽車品牌,德國知名的汽車供應商也同樣在考慮“逃離”本土,向外遷移?偛课挥诘聡鞑康腒ostal(科世達)是一家有百年歷史的汽車配件供應商,該公司在6月份表示,將在2024年底前結束德國境內的生產業(yè)務,同時關閉三家德國工廠。據工會說,屆時將有約900個崗位被轉移或是被裁,其中大約100個服務中心崗位將被移至布達佩斯。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能源的問題,原本計劃在德國建廠生產的汽車品牌也不得不放棄了德國。比如福特,福特已選擇在西班牙而不是德國西部生產下一代電動車。

德國的汽車產業(yè),不僅強在擁有全球知名的德系車品牌,而且其在全球范圍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上也占主導地位。而如今車企和供應商卻一致表示可能外遷,如若歐洲的能源危機一直難以解決,這或許會成為一種趨勢。

而且不單單是汽車企業(yè)。據巴伐利亞州工商聯合會(BIHK)公布的報告稱,能源價格的過度上漲正在破壞巴伐利亞作為工業(yè)基地的基礎。在接受調查的500多家工業(yè)公司中,近2/3擔心能源成本會導致競爭力下降,超過1/5的公司希望將生產轉移到國外或已經采取行動。

不過,制造業(yè)外遷,德國必然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一旦像汽車這樣的核心產業(yè)外移,德國工業(yè)強國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會被弱化,國家也將面臨產業(yè)空心化的問題。而如果不外遷,即使當前的能源危機能渡過,德國也不敢再過度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但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所需要的時間更長。

被拖累的德國汽車產業(yè)電動化進程

說起來,德國制造業(yè)的繁榮,也要歸功于前些年我國消費市場需求的大規(guī)模爆發(fā),大大帶動了德國出口的增長。可如今受疫情影響,經濟受挫,消費能力下滑,這一動力已然不足,而且更關鍵的是,在新能源汽車的帶動下我國成為了德國汽車產業(yè)的一大威脅。

回顧2021年,德系汽車品牌均遭受了巨大壓力。先看德國本土,德國聯邦交通管理局今年1月5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德國汽車銷量262萬輛,同比下降10%,年銷量為30年來最低。大眾依然是銷量冠軍,同比下降了6.8%,第二名的奔馳則下降了25.7%,第三名寶馬下降了7.7%。

電動汽車方面,盡管柏林超級工廠尚未投產,特斯拉在這個國家的電動車銷量已經擊敗了所有德系本土品牌。

德系車正在“拋棄”德國

英國《金融時報》曾撰文稱,電動汽車讓中國加速崛起,成為汽車出口大國,而一個更大的趨勢也由此開始,如果電池取代內燃機,而且中國在汽車生產中占據主導地位,其顛覆性將是巨大的。無疑,這種顛覆性就包括取代德國在全球汽車產業(yè)的地位。

不得不承認,德國的汽車產業(yè)在電動化轉型上已經落后了一步,這是因為德國各大汽車廠商在能源轉型初期將研發(fā)重點放在了燃油的節(jié)能減排上,在電動車電池領域的研發(fā)投資不足。如今我國在動力電池研發(fā)和生產上率先確立了產業(yè)優(yōu)勢,德國卻還沒有實力強勁的電池廠商誕生。

能源危機或將進一步拖累德國汽車產業(yè)的電動化進程。一是,受能源危機影響,德國車企想要正常維持生產都成問題,更沒有充足的能源支持他們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和生產。就連電池供應商想要在德國建廠或擴大產能,都需要考慮能源是否充足,這大大限制了德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的發(fā)展。

據媒體報道,寧德時代歐洲區(qū)總裁MatthiasZentgraf表示,目前德國的天然氣短缺影響了德國工廠生產,正計劃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天然氣。

二是,能源危機刺激電的價格上漲,新能源汽車充電的成本也水漲船高,這一定程度上阻礙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9月20日,特斯拉給歐洲的車主們發(fā)了一封電子郵件,警告他們超級充電網絡將再次大幅漲價。過去,用特斯拉超級充電樁充滿一次電的費用很難超過5美元或10美元,但現在,歐洲許多地方超級充電樁充電的費用已經達到每千瓦時0.5美元,這意味著充滿一次電的成本可能高達30美元。

另一個潛在的問題是,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充電網絡建設的進程可能也受到了限制,因為要供應如此大規(guī)模的充電樁,同樣需要大量的電力。

數十年來,德國經濟依靠工業(yè)革命打下的根基和戰(zhàn)后的騰飛享受著繁榮的成果,但沒曾想,被天然氣卡住脖子的德國暴露出自身經濟的脆弱性。當前,德國或許正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局。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道總有理(daotmt)。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原文標題 : 德系車正在“拋棄”德國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