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汽車座艙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智能座艙在今天為何重要?

2022-04-01 18:24
錦緞
關注

04對未來的一些思考

當前的智能座艙作為汽車智能化的首要入口,我們其實能夠清晰的看到它具有類似手機智能化的邏輯。在大的發(fā)展方向上,智能座艙的未來發(fā)展方向更多的還是用戶需求與科技進步的雙重作用。未來一定是更加智能和貼近人性。 但正所謂,居安思危,智能座艙市場的百花齊放背后也可能有著暗潮洶涌;登高才能望遠,細小的趨勢思考要站得比風口更高才行;诖,我們看到了發(fā)展座艙域控制底層OS的必要性和汽車電子Tier1可能迎來莊家輪換的機遇。

座艙底層系統(tǒng)何時能自己擁有?

在座艙域控制底層OS上,據IHS統(tǒng)計和預測,2021年QNX占據60%市場份額。黑莓雖然在手機業(yè)務上已然退場,但當年引以為傲的安全系統(tǒng),至今在汽車電子領域獨霸一方。QNX是目前公認是最成熟,安全程度最高的座艙虛擬機操作系統(tǒng)。其優(yōu)勢就在于極小的系統(tǒng)大小和基于指令插隊并支持分布式處理的特征,能夠做到系統(tǒng)安全和減少容錯。

另一邊,雖然Linux和Android是開源免費的系統(tǒng)架構,但其運行環(huán)境相對脆弱,并且在兼容性、移植性和驅動上都有限制。如此優(yōu)勢讓QNX依仗“買水人”的身份坐收漁利,收費項目不僅包括服務費和授權費,在安裝的時候還按照車內屏幕的數量再收一筆費用。  

圖:座艙底層OS的情況  來源:佐思汽研

然而,智能座艙底層操作系統(tǒng)每輛車都要搭載的剛性需求。而國產車目前的解決方案并不關心研發(fā)底層OS,大多是在虛擬機上額外搭配娛樂系統(tǒng)。虛擬機作為汽車安全和控制的核心系統(tǒng),具有汽車座艙域安全和銜接ADAS的不可逾越的地位。

雖然在不涉及底層系統(tǒng)設計的前提下,“套殼換皮”或者合作定制開發(fā)最容易做出國產化的成果。但長期來看,為避免未來在底層操作系統(tǒng)成為“卡脖子”的技術和國產系統(tǒng)自給自足,座艙底層操作系統(tǒng)的研發(fā),需要持續(xù)的努力。

Tier0.5爭奪戰(zhàn)

在汽車產業(yè)中,傳統(tǒng)的汽車主機廠供應商會分為 Tier 1、Tier 2等,指的是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他們會提供汽車主機廠需要汽車整體架構方案和零部件,比如發(fā)動機、汽車電子系統(tǒng)、傳感器等。Tier 0.5 的意思是供應商將零部件進一步整合,對整車廠進行統(tǒng)一部件供給。

汽車智能化后,汽油動力系統(tǒng)轉化成三電系統(tǒng),原Tier1在燃油動力的技術壁壘不再。目前Tier1老玩家如博世、恩智浦等提供的汽車智能化芯片算力普遍較低,在智能化和交互設計上同樣也需要探索,這就給了互聯(lián)網硬件公司入局的機會。

如果供應商能夠整合成品組件和整套汽車電子系統(tǒng)與汽車制造商合作,這就意味著更大的自主權和利潤。例如華為在賽力斯智選SF5的制造就是Tier0.5的角色。

科技公司掌握智能座艙和ADAS需要的大算力計算平臺。在用戶交互和信息處理上有優(yōu)勢。例如高通和華為掌握5G通信;高通、英偉達、IMG掌握大算力SOC架構;百度、谷歌等掌握高階自動駕駛能力。這些長處,使得他們在技術的更新和使用上比起老玩家更能得心應手。雖然互聯(lián)網硬件公司在車企合作上雖然要面對重重的車規(guī)級軟硬件考核,但只要未來仍有機會,牌桌莊家就會換人。  

       原文標題 : 智能座艙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上一頁  1  2  3  4  5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