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汽車的三大件是底盤、發(fā)動機、變速箱。而國產車企們在這三塊上全面落后,所以早期只能與外企合資,使用別人的底盤、發(fā)動機、變速箱,再慢慢學習追趕。
但電動車時代,汽車的三大件變成了三電系統(tǒng)(電機、電控、電池),智能座艙、自動駕駛了,而這三大件,國外廠商并沒有比國內廠商先進,甚至國內廠商在某些方面更先進,所以國產電動車表現(xiàn)非常給力。
目前國外的電動車其實也就特斯拉能打,其它的還差點意思。
但國內的電動車,不僅有蔚小理,比亞迪,還有威馬、哪吒等等車企在崛起,除此之外,還華為、寧德時代等這樣的為電動車提供技術的巨頭們。
三電系統(tǒng)、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技術,國產廠商們也不再落后于國外車企,甚至是超越了。
比如自動駕駛技術,特斯拉堅持的視覺技術,就一直被人詬病,認為華為一直在堅持的激光雷達技術,才是比視覺派更牛的技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性保障。
并且由于在視覺上,特斯拉由于起步早,有了一定的優(yōu)勢,而視覺派自動駕駛,關鍵是軟件技術,而激光雷達的傳感器方案,實際上是降低了軟件能力的門檻,對于國產車企們而言,卻更為適合。
所以國產車企們大多認為要在自動駕駛技術上,打敗特斯拉,就必須重用激光雷達。再加上華為之前表態(tài),要將激光雷達的價格降至200美元以上,讓車企們都用得起,所以目前激光雷達在國內是一片火熱。
2021年的廣州車展,我們就可以看到,國產車企們已經(jīng)大量使用激光雷達了,甚至可以說是標配了,而2022年,有行業(yè)人士更是表示,4顆激光雷達或以上的車會越來越多,真正的進入了一個量產元年。
當然,激光雷達系的自動駕駛究竟會如何,能不能彎道超車超越特斯拉現(xiàn)有的技術,這個還不好說,最終還是要看車出來的的測試,但或許這真的是一個機會,就看國產車企們,以及華為們能不能把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