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解析比亞迪2020年財報,看比亞迪為何能夠“幸免于難”?

2021-04-04 17:56
智能相對論
關注

未來路該如何走?

小米終于承認造車了,外界揣測新車恐由比亞迪代工,但雷軍在當晚的發(fā)布會上并未提及小米造車的細節(jié),對于大家想知道的,小米會如何造車、造什么樣的車、代工還是自建工廠,雷軍都沒有回答。

對于比亞迪而言,繼代工生產小米手機后,如果真能再次拉到小米這個“不差錢”的客戶與合作伙伴,王傳福或許也能夠稍稍松一口氣,畢竟曾經引領國產新能源汽車的比亞迪,近來遭遇的挑戰(zhàn)可不少。

蔚來、小鵬新勢力搶灘,比亞迪能否突圍?

(圖源:財華社)

從上圖可看出,比亞迪插電式混動汽車占全國新能源車總銷量的比重下降了不少,純電動車的占比也經歷了不小的波動,這背后是蔚來、小鵬、特斯拉等后浪們的迅速崛起,搶占了比亞迪先前的市場份額。

2021年前兩個月,比亞迪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市占率為10.34%,較去年下降1%;蔚來、理想、小鵬的市占率分別為4.43%、2.66%、2.85%,較去年均實現增長。雖然目前三者加起來的市占率才等于比亞迪,但在“三傻們”量產和交付量均加大的背景下,市占率的提升似乎也是可以預見的。

在2020年財報中,比亞迪還收到新能源補貼收入合計23.02億元,可見其仍是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受益者。2021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比亞迪無疑將迎新一輪考驗。

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于去年3月推出的“刀片電池”引起了一片市場騷動,比亞迪挑戰(zhàn)寧德時代地位的言論也甚囂塵上。但在「智能相對論」看來,這種論調或許還為時尚早。

2020年1-12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約45Gwh, 國內裝機量31Gwh,國內市占率50%,位列第一,全球市占率為25%,超過LG裝機量。而比亞迪全年裝機量9.48Gwh, 國內市占率為15%。單純從絕對數值來看,比亞迪和寧德裝機量還有倍數的差距。

「智能相對論」認為,比亞迪能夠在一片傳統車企向新能源汽車轉型之路上站到排頭兵的位置,除了政策的扶持外,動力電池、汽車芯片等關鍵部件的自研自產是功不可沒的,這使得比亞迪擁有制造新能源車的生態(tài)閉環(huán)。

但這種閉環(huán)的生態(tài)優(yōu)勢正在被逐漸打破,特斯拉現階段擁有自研自動駕駛芯片,目前自動駕駛系統已經能夠實現L3級別駕駛輔助,在全球行業(yè)內處于領先水平;吉利也在自研動力電池,雖目前進展未披露,但也可說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BYD,現在有了一個新的解釋——build your dreams,只是這個夢實現起來,還頗有難度。

<上一頁  1  2  3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