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24個月鍛造的“爆款”,是廣汽傳祺加速奔跑的起點
走過十年歷程的廣汽傳祺,只有拂去蒙在GS4這款傳奇車型上的灰塵,才能真正稱得上“追尋偉大”。
“爆款”這個詞,就像“網紅”一樣,給人的感覺是一夜之間被幸運之神臨幸,成功來得偶然而沒有道理可言。但事實上,BC認為,這個世界上成功從來都不是偶然,所有的“爆款”,其成功的背后,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成事。
說到中國汽車,上市于2015年4月的廣汽傳祺GS4,毫無疑問是一個“爆款“,上市之后僅僅用了41個月,產銷量就達到了100萬輛,成為了累計銷量最快破百萬的中國品牌SUV。GS4上市以來,占據(jù)了廣汽乘用車80%以上的產銷量,貢獻了大部分利潤,它不僅是廣汽乘用車開始加速奔跑的起點,也是這家企業(yè)改變命運、重塑格局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破釜沉舟
“當時我們GS5剛剛投放不久,賣得不錯,但價格在14萬以上。時任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提出,調研后,客戶需求需要一款價格在10萬元左右的緊湊型SUV!10月25日,廣汽研究院會議室內,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劉念斯接受BC記者采訪時,透露了當時對GS4這款車的開發(fā)基調,“根據(jù)市場反饋,我們感覺需要一款更便宜的車,也想打造類似于長城H6的爆款車!
回顧廣汽乘用車過去的發(fā)展歷程,從2008年成立到2010年,一直處于產品開發(fā)期。直到2010年底,第一款產品GA5才上市,而且市場表現(xiàn)平平。在2009年和2010年,中國車市迎來了少有的黃金增長期,超過30%的增幅,助推奇瑞、比亞迪和長城等一批本土車企實現(xiàn)了快速發(fā)展。而此時的廣汽乘用車,卻因為GA5的不溫不火而身處困境。
直到2012年,廣汽傳祺GS5上市,其12.38萬元,頂配價格高達22.98萬元,直接殺入了合資品牌的價格區(qū)間,盡管身陷質疑,但很快GS5月銷上升到了接近六七千輛。雖然與當時的哈弗H6銷量差距巨大,但在15萬元以上的細分市場,GS5成為了當時能夠進入銷量排名前十的唯一一款自主品牌SUV。這款車成為了當時傳祺的自我救贖,令廣汽乘用車重新找回了信心。
但當時的廣汽乘用車已經看到了緊湊級SUV的新藍海機會,想要更進一步,GS4的推出勢在必行,而且必須要快。
“如果簡單地總結,GS4是一個‘多快好省’的項目!唷褪卿N量大;‘快’,開發(fā)周期較短,從立項到投產只花了兩年的時間;‘好’,故障率水平非常低;‘省’,項目開發(fā)費用比其他車型少! 從2013年開始,劉念斯成為傳祺GS4這個項目的總監(jiān)和技術負責人,這位在汽車研發(fā)崗位浸淫34年的老汽車人,曾負責過豐田凱美瑞、雅力士、漢蘭達等車型引進到廣汽豐田生產,此后,他將30多年的經驗都體現(xiàn)在了GS4這個項目中。
正如劉念斯所說的,GS4是一個“多快好省”的項目。從開發(fā)立項,到正式上市,GS4前后只花了24個月,而通常一款全新車型,國際通行的周期一般要38個月左右。正是由于縮短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周期,GS4得以在2015年火速推出,相比榮威RX5、吉利博越等在2016年才推出的本土車型,爭取到了一年的時間優(yōu)勢。
神話,如何續(xù)寫?
事實上,GS4也是廣汽乘用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正向開發(fā)車型。此前的GA3是請保時捷做的“交鑰匙工程”,之后的GS5請到了瓦格納做設計,而GS4是第一次沒有請外援,由廣汽研究院自己做下來的項目。
毫無疑問,24個月的開發(fā)周期是很大的挑戰(zhàn)。根據(jù)廣汽乘用車的需求,GS4的開發(fā)定位很明確,比GS5小一點,10萬元左右,劉念斯向記者回憶到:“在開發(fā)過程當中,每一個技術方案都不能忘記這個市場定位,不要跑偏,否則要么成本達不到標,要么技術達不到標。”
而在這一開發(fā)過程中,項目管理無疑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每一個技術方案,在當時并不能看到后面的結果是什么樣,但如果不迅速做決定,后面的事情就沒辦法做下去,耽誤時間;但如果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就偏離了方向,周期就有可能大大超過24個月。
按照劉念斯的介紹,GS4之所以能夠比行業(yè)平均周期短很多,緣于平臺化開發(fā)提高了效率!霸贕S4之前,我們有一款GA3的底盤,是基于CPMA平臺化設計理念而開發(fā)的。因此,當我們轎車‘變?yōu)椤疭UV時,模塊化的設計起到了很大幫助,簡略了過程,減少了開發(fā)時間。”
另一方面,為了保證進度,廣汽乘用車當時針對GS4項目采取了大量同步工程的工作,試驗、設計、制造,包括供應商,同時協(xié)同推進,精簡了原本冗余的步驟,縮短了開發(fā)時間。劉念斯向記者舉了個例子:“我們整車設計出來后,需要做道路試驗,但我們會先進行強化試驗。兩個星期的四立柱整車試驗臺強化實驗,就相當于實際道路跑了3萬公里,接下來就能直接對設計進行改善,節(jié)省兩三個月時間!
2015年1月的底特律車展中,作為唯一一個參展的中國品牌,廣汽乘用車把傳祺GS4帶到了美國觀眾眼前,進行了這輛車的處女秀。其優(yōu)良的造車水準,加上當時項目重要成員——廣汽首席造型設計總師張帆的國際化設計水平加持,GS4在底特律車展上大獲成功,各種榮譽和獎項席卷而來。
事實證明,GS4確實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最快速地走上了“爆款”之路。自2015年4月上市后,在當年10月就快速沖上了月銷2萬輛高臺,并在2016年、2017年連續(xù)兩年排名中國市場SUV銷量第二。上市41個月時間,累計銷量破百萬輛。
2017年6月,基于“爆款”GS4車型打造的新能源產品GS4 PHEV,延續(xù)了GS4的“爆款”基因,上市之后短短兩年,迅速殺入了全國插電混動SUV市場前三位置。而在2017年年底,GS4 PHEV被率先導入到廣汽集團旗下的合資公司廣汽三菱上市銷售。在中國汽車工業(yè)史上,這是第一個由中方向合資公司輸出的產品。
傳祺GS4以高質量迅速崛起的過程,無疑是中國汽車史上絕無僅有的,是中國品牌發(fā)展中的一個鮮活樣本。只不過,后來的SUV市場很快由藍海被染紅,尤其今年,競爭殘酷加上市場下行,GS4也不可避免地跟隨著大勢逐漸滑落,短期來看,GS4很難重回巔峰位置。
此時,廣汽乘用車跨平臺模塊化架構的優(yōu)勢就迅速展現(xiàn)出來。就在前不久,同樣誕生于G-CPMA平臺的第二代傳祺GS5正式上市,廣汽傳祺迫切期待用這款車來接棒GS4再造一個傳奇,重振傳祺聲威。
不過,真正的強者從來不會輕易被打倒。走過十年歷程的廣汽傳祺,只有拂去蒙在GS4這款傳奇車型上的灰塵,才能真正稱得上“追尋偉大”。
-END-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