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元買入門級跑車選誰?
很多年輕人都很喜歡跑車,可面對上百萬元的跑車固然很多人買不起,是購買一輛進口價格在50萬元左右的入門級跑車,包括奧迪TT、奔馳SLC、寶馬Z4和雷克薩斯RC等車問題還是不大,加之經銷商的優(yōu)惠,這些跑車的門檻就更低了。那么,今天針對50萬元左右購買入門級的跑車,究竟買誰?
門檻:寶馬Z4>奔馳SLC>奧迪TT>雷克薩斯RC
編輯以奧迪TT、奔馳SLC、寶馬Z4和雷克薩斯RC等大眾化保有量較高的跑車為例,四款車的價格區(qū)間分別為46.45-54.48萬元、51.88-63.88萬元、58.30-90.90萬元和45.50-58.60萬元之間,從價格來看,奧迪TT和雷克薩斯RC的起價最低,如果預算有限在乎價格,選擇奧迪TT和雷克薩斯RC可以少花錢。
在50萬元出頭的四款車型中,同樣的預算情況下,究竟又買哪款車劃算呢?論顏值,其實四款車都很個性,造型絕對拉風和性感,不過四款車里只有雷克薩斯RC不是采用敞篷車設計,其余三款車都是敞篷設計,也僅有雷克薩斯RC采用四座設計,其余三款車只能坐兩個人。
空間:雷克薩斯RC>奧迪TT>寶馬Z4>奔馳SLC
在空間方面,雷克薩斯RC以四座設計和同級2730毫米軸距和4695毫米長度成為四款車里軸距和車身最長的車型,賦予了車內相對不錯的4人乘坐空間。當然,遺憾的是雷克薩斯RC不能敞篷,而奔馳SLC和寶馬Z4采用硬頂敞篷設計,而奧迪TT卻采用軟頂敞篷設計。
動力:雷克薩斯RC>奧迪TT>奔馳SLC>寶馬Z4
在動力方面,盡管四款車都是搭載的四缸2.0T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但雷克薩斯RC的發(fā)動機以輸出245馬力領先其余三款車,而奧迪TT以370牛米的扭矩成為三款車扭矩最大車型。在渦輪介入延遲方面,奔馳SLC和寶馬Z4的發(fā)動機渦輪介入更早,只需要發(fā)動機轉速在1200-4000轉和1250-4500轉時即可實現最大扭矩輸出,而奧迪TT和雷克薩斯LC需要發(fā)動機在1600轉后渦輪才開始介入并實現最大扭矩輸出。
加速:奧迪TT>奔馳SLC>寶馬Z4>雷克薩斯RC
在發(fā)動機噴油方式上,奔馳SLC和寶馬Z4的發(fā)動機采用直噴式噴油,而奧迪TT和雷克薩斯RC采用混合噴射,噴油方式的不同,導致發(fā)動機輸出的馬力和扭矩的不同。最終,導致四款車的加速性能不同,奧迪TT、奔馳SLC、寶馬Z4和雷克薩斯RC百公里加速分別需要6.1秒、6.7秒、6.9秒、7.5秒,而最高車速分別為250、245、232和230公里每小時。
變速器:奔馳SLC>寶馬Z4=雷克薩斯RC>奧迪TT
在變速器方面,奧迪TT、奔馳SLC、寶馬Z4和雷克薩斯RC分別匹配的6速雙離合、9AT、8AT和8AT變速器,奔馳SLC的變速器檔位最多換擋最順暢,而奧迪TT的6速雙離合難免出現雙離合的抖動和頓挫等通病,寶馬Z4雷克薩斯RC的8AT也很穩(wěn)定夠用了。
底盤:寶馬Z4=雷克薩斯RC>奔馳SLC>奧迪TT
在底盤方面,除了奧迪TT是前驅車,其余三款車都是發(fā)動機前置后驅車,后驅車的跑車操控性更好,而后懸掛都是多連桿獨立懸掛的四款車,僅有雷克薩斯RC后懸掛有橫向穩(wěn)定桿,主要還是因為車身比其余三款車大,需要橫向拉桿保持底盤的穩(wěn)定和平衡。
此外,奧迪TT和奔馳SLC的前懸掛都一樣采用了麥弗遜獨立懸掛,而寶馬Z4是采用的單節(jié)點彈簧減振支柱前橋,而雷克薩斯RC則是帶橫向穩(wěn)定桿的獨立雙叉式懸架。那么,四款車究竟誰的懸掛運動型更好,除了跟懸掛本身有關之外,還與車身大小有關,畢竟船小才好掉頭。
配置:配置相差不大
在車輪制動方面,四款車僅有寶馬Z4和雷克薩斯RC四輪通風盤剎,可雷克薩斯RC還采用的腳剎駐車制動,沒有其余三款車的電子駐車高大上。此外,奔馳SLC和寶馬Z4不提供備胎,可奔馳SLC也沒有零胎壓繼續(xù)行駛輪胎,只有寶馬Z4配備了零胎壓繼續(xù)行駛輪胎。
在配置方面,起步價最高的寶馬Z4比其余三款車起價都高,配置上只多出了零胎壓繼續(xù)行駛的輪胎,反而奔馳SLC入門級車型都比其余幾款車多了主動剎車、疲勞駕駛提示、自動駐車、可變轉向比的方向盤、定位互動服務。不過,在四款車里,也就奔馳SLC還是配備的4個喇叭,而其余車型都是8-10個喇叭,車內聽音樂效果沒有其余三款車震撼。
寫在最后
通過對四款價格在40-90萬元的個性化跑車對比,性價比最高還是奧迪TT和雷克薩斯RC,而4座設計的雷克薩斯RC也更實用,且動力最強。綜合四款車來看,奧迪TT性價比最突出,但DSG雙離合總有些讓人擔憂,奔馳SLC低配車型性價比不錯但是配置太低,而寶馬Z4起步價最高,綜合來看還是雷克薩斯RC實用,而TT最便宜。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