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商湯科技獲軟銀10億美元融資,已估值60億美元
經多方求證,軟銀中國已投資商湯科技10億美元,將商湯估值抬至60億美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從2014年至今,商湯科技共經歷8輪融資,融資總額已超過20億美元,被業(yè)內戲稱“融資機器”。能融資,更能“燒”錢,商湯科技做底層技術,鋪大攤子,宣稱要將人工智能技術“賦能百業(yè)”,并已經進入安防、金融、手機、自動駕駛、零售等領域,并將業(yè)務拓展至日本、東南亞等地區(qū)。商湯科技副總裁柳鋼對此的解讀是:“領域雖不同,背后都有一個理念,就是對行業(yè)特定場景做提煉之后,找到共性、突破技術,再將技術回歸行業(yè)!
不僅如此,商湯科技已經開始對外輸血,進行投資布局。目前商湯對外公布的投資項目包括51VR、禾連健康、蘇寧體育、影譜科技,實際上商湯已投資7個項目,計劃投資標的還包括AI芯片、醫(yī)療、物聯網、手機和互聯網、游戲等。
雖然成立不到4年,商湯科技的業(yè)務發(fā)展、融資速度與估值漲幅都異常迅猛,最耀眼直觀的數據就是估值。可是,商湯科技真的值60億美元嗎?幾年來,對估值的評估指標一直在變化,從用戶數量、趨勢到數據和人才,越來越虛無縹緲不可量化。要看到底值不值60億美元,不妨重新認識一下這家業(yè)內估值最高的AI獨角獸。
開局
用戶數量曾經是判斷互聯網公司價值的重要指標,2014年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融資額屢創(chuàng)新高的美團、滴滴、小米等公司都是這一指標的“優(yōu)秀代表”。但是人工智能公司的客戶以企業(yè)為主,用戶數這一指標也因此變得更加復雜而難以適用。
商湯科技同樣成立于2014年,人工智能的風口還沒有到來。曠視科技在AI領域嶄露頭角,先后獲得聯想、創(chuàng)新工場、螞蟻金服等的投資,在心態(tài)和資金上,當時AI界的“霸主”曠視科技沒有想到,年末成立的商湯科技將用兩年時間,從融資額、業(yè)務拓展速度等各方面迅速趕超曠視。
聯想創(chuàng)投宋春雨從前同事徐立處得知商湯科技成立,馬上警覺起來。作為曠視科技的天使輪投資方,聯想創(chuàng)投已經嘗到了甜頭:不到三年間,曠視的估值從最初不到3000萬人民幣漲到2億美金,如果另一家有潛質的科技公司出現,他不會放過早期進入的機會。宋春雨馬上讓投資總監(jiān)聯系商湯科技。陰差陽錯的是,這位投資總監(jiān)沒有聯系到湯曉鷗或徐立,而是找到了當時宣傳稿滿天飛的linkface,并且錯將linkface當做了商湯科技,在和其四位“美女創(chuàng)始人”中的一位深聊后,否掉了項目。
有錯過便有相遇。IDG資本合伙人牛奎光在媒體上看到由湯曉鷗領導的計算機視覺研究組發(fā)表的論文。當時這個小組開發(fā)了一個名為DeepID的深度學習模型,在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數據庫上獲得了99.45%的識別率,超過了人眼識別的精準度和Facebook的同期算法。為更多的了解DeepID深度學習模型背后的團隊,牛奎光動身前往香港拜訪了湯曉鷗領導的實驗室。這一次拜訪之后,很快,IDG決定成為湯曉鷗團隊的天使投資人。
有了資金做彈藥,商湯科技選擇在移動互聯網App打響炮火。一位投資人告訴新浪科技,當時曠視科技CEO印奇認為移動互聯網App價值不大,既賺不到錢也無法獲得更多有效數據,于是戰(zhàn)略性地選擇放棄,由此給了商湯一個切入點,移動互聯網娛樂也在日后成為商湯科技的一個強勢領域。
日常生活中大眾對“完美自我”的追求,讓美顏、瘦身等功能成為拍照、網絡社交功能的剛需。商湯科技深入研究這一領域,將識別技術從人臉識別延伸到肢體、背景等識別,并將AI技術與AR技術相配合打造平臺,技術應用從相冊、美顏修圖拓展至直播、短視頻等載體!霸谶@個領域,市面上你能想到的公司都是我們合作伙伴。”商湯科技聯合創(chuàng)始人楊帆自信地對新浪科技說道,國內的微博、美圖,國外YY旗下Bigo等都是商湯科技客戶。
從客戶覆蓋率來看,商湯科技確實不低,但有趣的是,許多公司如美圖、vivo、OPPO等,可以同時是商湯、曠視、圖普科技等多家看起來同類型技術廠商的客戶,原因之一在于業(yè)務線不同:美圖的美顏等功能取自商湯科技的SDK,審查功能取自圖普科技的API,美圖手機的面部解鎖技術則來自曠視的技術解決方案。vivo、OPPO同樣如此:OPPO線下門店攝像頭識別解決方案來自圖普科技,vivo手機面部解鎖則根據機型不同分別來自商湯和曠視——在這一點上,手機廠商最為不“專一”。
vivo旗艦機X20的人臉識別技術來自商湯科技,海外市場如印度地區(qū)手機應用的人臉解鎖技術則來自曠視。vivo執(zhí)行副總裁胡柏山曾向媒體透露,這種分區(qū)域、分品牌的制衡對手機公司而言,可分攤供應商過于集中的風險;商湯、曠視則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唯恐落后,拼盡全力。而進入手機市場的技術廠商,絕不止商湯曠視兩家。而當新浪科技就安防領域落地項目數量是“200家”還是“150家”向商湯科技詢問時,副總裁楊帆的回答模棱兩可。直言之,從官方宣傳的客戶數量來看,難以判斷其真實價值究竟幾何。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0月24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yè)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