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營收過千萬 三角獸如何突破AI商業(yè)化困局?

除了智能客服,手機是三角獸主要的商業(yè)化大客戶。按馬宇馳的說法,三角獸已與前五大廠商中的幾家很深入。三角獸主要為智能手機提供里面文字的處理操作打通,實現一步到位的內容需求服務。

例如,選擇手機頁面中“白百何”三個字,則會自動彈出百科選項,引導用戶直接到達白百何的百科詞條;選擇《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則自動彈出豆瓣選項,直達豆瓣電影影評頁;選擇“IponeX”則彈出京東選項,直達京東產品詳情頁。

三角獸可以針對不同關鍵詞做語義理解,并打通用戶使用該關鍵詞最高頻的服務需求,提升用戶體驗。

再例如針對微信聊天里的內容,三角獸也可以通過語義分析,關聯到關鍵詞對應的地理位置服務、餐飲等服務。

在三角獸的商業(yè)化落地探索中,雖然現有的語義處理技術在提升用戶體驗和效率上有一定的聰明效果,但距離真正的人腦式的目標還相去盛遠。

“不能用對強人工智能的想象去要求現在的技術落地!瘪R宇馳稱,要實現語義理解技術上的真正突破可能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但任何技術都是持續(xù)發(fā)展的,都必須具備當下的應用價值,不然很快就會被淘汰,目前的語義技術已可以很好的解決一些問題。

馬宇馳判斷2018年對所有AI企業(yè)來說都是個拐點。“AI在國內火了兩年了,無論語義、圖像還語音等等方向,一方面資本市場會越來越關注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儲備和技術應用的落地,另一方面應用市場需要AI能力的公司,會越來越關注技術落地的實際效果和用戶體驗。這會直接導致一些技術能力弱、應用不能落地的公司拿不到融資和客戶,結果就是死掉!

據馬宇馳介紹,需要AI能力的企業(yè),經過兩年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和部分合作,都會從提升用戶體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三個方面來考量AI技術公司,語義技術落地成產品的實測數據好,自然就會成為他們名單中的頭部供應商。

商業(yè)化將會成為AI公司2018年的大考。

另外,一個很有趣的方向,三角獸一直將泛娛樂作為一個商業(yè)化的戰(zhàn)場,目前正在跟一個大IP合作。據了解,主要實現動漫游戲角色的性格定制,實現虛擬人物與用戶的互動,或者為真人定制虛擬分身,這聽上去才比較像普通人期待的人工智能了。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人工智能 獵頭職位 更多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