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見證2025,90%的中國人其實討厭汽車

2025-02-06 10:41
路咖汽車
關注

汽車不就是個工具,你為什么會喜歡?你會喜歡自己的房子嗎?

阿杰,是廣州的一名汽車銷售,回顧他的2024年,他最感謝的是華為、理想、小鵬以及很多車企。

“要是沒有智能駕駛,城區(qū)NOA,我覺得很多車真的挺難賣出去的”,他最喜歡的是周末和各種假期。因為,這世界的消費觀正在改變,飛天茅臺散瓶的價格一度跌到2270元/瓶,3846.74萬元的平安夜電影票房收入,創(chuàng)下10年新低。這世界變化的太快,幾年之間愛花錢的人就指數級的變少了。

好在,白嫖永遠是能擊中多數人關鍵詞。外界都知道,汽車價格在2024年出現了歷史性的新低,再加上很多品牌甚至只要來試駕就贈送禮物。于是,當他們接受電話邀約,在阿杰心中就已經成交了30%。如果真的是預算到位,考慮換車的人群,那只要是能邀請坐到駕駛位,設置好一條熟悉的導航路線,并打開智駕按鍵。這在阿杰心中,就已經是默認成交了80%。

看看鴻蒙智行發(fā)布的國慶戰(zhàn)報,7天時間累計大定突破2.86萬輛,看看理想汽車的國慶戰(zhàn)報,7天時間累計大定破2萬輛,零跑破1.73萬輛,小鵬破1.6萬輛。以至于,很多車企的銷售團隊如今都學會了,在假期里要抓住一切的機會吸引客流,讓更多的人試試城區(qū)NOA,這樣確實很刺激成交。

車坐不開,車開不坐,打的頭破血流

雷軍之所以是2024年汽車圈里最現象級的人物,能帶著幾百家媒體在北京車展里追著他拍。其實,不僅因為他是雷布斯,不僅因為他的小米非常厲害,也不僅因為這個時代缺乏真正的偶像。

就在小米SU7 Ultra公布紐北成績,放出所有賽道里的故事,并公布81.49萬元預售價的那段時間里,有很多媒體寫下了基本相同的一句話。

中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至今,在紐北賽道上取得的最好成績,竟然是一個造手機起家的企業(yè)來扛旗。而且,對于雷軍的事跡,基本上都是從嘲笑,到質疑,再到鼓勵。

雖然小米造車的第一年圓滿完成銷量任務,以及提出了2025年銷量翻翻的目標。但,30萬輛的銷售計劃,相比華為用鴻蒙智行,接下來整體劍指100萬輛以上的計劃。從聲量、趨勢、各大評論區(qū)的交鋒里,雷軍還是和手機時代所處的位置一樣。

這背后反應的其實是,在當下的汽車變革浪潮里,多數人在消費時支持的是更激進的汽車智能技術。

在2024年10月2024世界智能網聯(lián)汽車大會上,雷軍和余承東的觀點PK,也一度成為單周連鎖發(fā)酵的話題。余承東的原話是:“華為ADS 4.0將于2025年推出高速L3級自動駕駛商用及城區(qū)L3級自動駕駛試點,希望加快L3級自動駕駛標準的進程,推動L3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

雷軍的原話是:“在大力發(fā)展智能駕駛技術的同時,還要明確告知并倡導用戶安全合理地使用智能輔助駕駛。” 

最終,獲得了更多支持的觀點,還是余承東。和華為進一步深度合作的名單上,已經在2024年擴容到了一汽、東風、長安、北汽、上汽、廣汽、江淮、奇瑞、賽力斯、比亞迪等,業(yè)內目前還沒有和華為深度綁定的,只剩下了BMW、奔馳、吉利、蔚小理等新勢力。

按供應商給車企備貨的相關數據,在2025年里,帶有高階智能駕駛的乘用車銷量預計能達到1000萬輛的紀錄。幾乎沒有車企在2024年里的新車型里,不去提及智能駕駛。

而帶來的消費者變化,也是驚人,但值得被深思的。

“自動駕駛用多了,感覺自己都忘記怎么開車了。”阿杰在2024年第一次看到車主發(fā)給他的微信時,是錯愕的。那時剛過春節(jié),全品牌車型剛剛完成了全國有路就能開的OTA推送。而在那之后,越來越的人發(fā)出同類的感嘆,阿杰的內心其實是越來越焦慮的。

因為他知道,現在的智能駕駛還只能是輔助,所謂的好與不好,都只是相對。距離自動駕駛,還有明顯的距離。因此,他賣出去的車越多,自己的擔心和顧慮也是越多。

業(yè)外,大概率不會有這樣的相關感知,甚至于在很多車主使用并遭遇問題后的投訴中,都能高頻的看到一句相同的話“本來買它,就是沖著相當于請了個司機”。

合資品牌的失敗,還以為中國人喜歡汽車

因為智能駕駛的飛速發(fā)展,在2024年的互聯(lián)網汽車流量中,也明顯的增加了2個對立的新觀點,車開不坐,與車坐不開。前者是,車是主要用來開的,所以智能駕駛只是幫助,后者是,車是主要用來坐的,所以智能駕駛是主力。

回憶一下余承東在2024年春節(jié)時發(fā)布的多條信息里,關鍵信息包括,15個小時行駛1314公里,全程智能駕駛正常行駛無接管、零接管,沒有搞錯一個路口,全程閑坐15個小時。以及,大年初三,從安徽老家駕車返回深圳時,智能駕駛功能因長時間脫手駕駛,被兩度關閉。

技術確實是會進入自動駕駛時代,不過,是不是2025年,在沒見到實物之前,還是要打個問號。

認知決定選擇,二者并沒有太多的非要爭個對錯的必要。而留給所有人的都是,對于汽車愛好,主要是關于開車的興趣在飛速消失。

確實,這其中有無數的理由可以進行解釋。比如,路太堵了,不想開,比如,開車太累了,懶得開,比如,自己技術不行,怕撞了,再比如,真的是對新科技有非常高的信任,看著路面上現在越來越多行駛過程中亮著智能駕駛小藍燈的車型數量,很顯然,這種新的趨勢越來越猛烈。

實際上,另一個角度上看,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里快速的在競爭中落于下風,也是主要如此。從2022年開始,和很多跨國品牌車企研發(fā)團隊溝通時,總會避不開“讓人愉悅”的話題。

其實,汽車消費的思路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汽車經歷了超過130年的發(fā)展時間,它對于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止于是工具,所以產生了汽車文化,汽車周邊等等。

幾年前,在飛度和思域秒天秒地時,在五菱之光、寶駿730賣爆時,市場中出現過無數的神車。一度,燃油車時代的改裝政策出臺后,也有了越來越多生態(tài)發(fā)展的可能性。

不過,這些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的崛起,表面上是被按下了暫停鍵,事實上確實按下了停止鍵;ㄙM大力氣來搞汽車文化的車企,如今的銷量數字肉眼可見的變低,而按照手機模式進行的營銷和宣傳,反而得到了明顯的認可。

“這實際上,是理念的差異越來越大,甚至說的深刻一切,是內心對愛這個字眼的重新理解”。

越來越多的產物,從之前可以被賦予感情的類別,淪為了工具。進入新的時代里,汽車甚至開始向牛馬化轉變。從前是伙伴,如今是執(zhí)行命令的機器。

實際上,這也是時代特征的變化;ヂ(lián)網有著記憶,2016-2019年間,網絡上不乏對“如何表達愛”的討論,也誕生過非常多經典的回答。當你給爸媽發(fā)“我愛你”時,你的爸媽會回什么呢? 

是“我也愛你”,是“又沒錢了?”,是“孩子吃錯藥了”?

甚至還誕生過《中國式家庭情感表達方式》調查報告,患上“家庭情感表達尷尬癥”的人群相當普遍,甚至大部分人均認為“愛不需要表達”,36.8%贊同“家人之間怎樣都能諒解,不需要特別去表達”,29.8%贊同“照顧好一家老小的吃穿就是對家人的愛,不需要其他的表達方式”,29.7%贊同“努力工作掙錢養(yǎng)家就是對家人的愛,不需要其他的表達方式”。

大道相通,有很多問題,需要在2025年的蛇年里被重新思考。

寫在最后

2025年,汽車行業(yè)有太多的問題需要被回答。這甚至會是春節(jié)假期里縈繞在很多人心頭的課題,畢竟,過完年之后就要繼續(xù)玩命卷了。

車價究竟定在什么地方才足夠低?如何才能破除內卷?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的技術創(chuàng)新?什么樣的方式才能獲得流量,獲得關注,獲得線索,完成銷售等等。

但其實,我們總歸避不開那個最重要的話題。讓人們如何重拾信心,喚醒起以愛為動機的生活方式,那種護城河,才最具殺傷力。

作者丨黃強

       原文標題 : 見證2025,90%的中國人其實討厭汽車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