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誰才是最佳組合?盤點車企聯姻的5組“CP”
全球汽車銷量下滑成為一個趨勢,傳統燃油車面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的壓力,而無人駕駛成為突破的焦點,在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推動下,徹底改變汽車行業(yè)以及出行生態(tài)的時間似乎已經到了。
然而,即便是谷歌這樣巨頭企業(yè),對于無人駕駛的研發(fā)依然勢單力薄,偏安于鳳凰城進行測試,真正的普及依靠一家公司的力量遠遠不夠。
而對于傳統車企,危機感來得更加猛烈,在壓力面前,合作成為必然選擇,下面盤點車企在攻克無人駕駛道路上的幾對“組合”。
1、大眾福特:組建全球最大聯盟
大眾作為在汽車行業(yè)耕耘百年老牌車企,對于汽車的現狀認識十分冷靜,無人駕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日內瓦車展期間,大眾汽車商用車業(yè)務主管表示,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發(fā)建立在高科技基礎設施的支持上,同時需要昂貴的激光雷達系統,同時還需要與云計算與地圖服務商進行每年數億歐元的合作!斑需要5年的研發(fā)時間,才能實現更高水平的自動駕駛級別。而現在還沒有商業(yè)案例能夠證明這些研發(fā)費用值得投入。這實在是太昂貴了!”
然而,大勢已成,落后就要被淘汰,在高昂的研發(fā)代價之下,大眾也選擇了合作的方式進行,近半年來,大眾與福特的合作成為業(yè)內關注的焦點。有消息稱,大眾與福特將組建一個全球聯盟,以應對新時代下汽車行業(yè)的劇變。
據悉,雙方聯盟的具體范圍正在談判中,關于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合作的討論仍在繼續(xù),且進展良好。
2、奔馳戴姆勒:聯手制定行業(yè)標準
受限于反壟斷法,寶馬和奔馳的合并并不太可能,但這并不妨礙雙方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戴姆勒方面表示,正在與寶馬共同研發(fā)自動駕駛技術以削減成本,雙方還將一起打造一套行業(yè)標準,以塑造未來自動駕駛汽車的。
戴姆勒與寶馬在出行領域的合作早已進行,根據雙方協議,旗下的Car2Go和DriveNow將進行整合,與相關的打車、停車和收費服務將一起合并。
寶馬和戴姆勒的目的很明確,聯手制定第二代汽車標準,掌握更大的話語權。
3、本田通用:合作研發(fā)電池、無人駕駛新技術
本田曾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子公司Waymo進行合作方面,但雙方顯然不是一條路上的,最終,本田還是找了更加門當戶對的通用進行聯姻。
本田和通用在燃料電池以及鋰電池方面早已展開合作,在關系進一步鞏固之后,雙方開始談論合作開發(fā)無人駕駛技術。
根據雙方協議,本田承諾向通用無人駕駛子公司Cruise投資27.5億美元,以換取該公司5.7%的股份。對于本田和通用,“養(yǎng)大”Cruise對于雙方的都有好處。
4、豐田:聯手軟銀,投資Uber
近幾年,豐田汽車銷量超越德系品牌,成為全球最賺錢的車企,豐田在無人駕駛領域的研發(fā)合作更加廣泛,包括加入Autoware,與軟銀合作等。
2018年,豐田向Uber投資5億美元聯合開發(fā)自動駕駛汽車,近期豐田與軟銀為首的一群投資者正就向Uber的自動駕駛汽車部門投資10億美元或更多進行談判。
軟銀在多個高科技領域進行布局,豐田尋求新一代汽車技術的突破,Uber則尋求更強力的支持,這場合作可謂是賓主盡歡。
5、日產雷諾聯盟、FCA集團等,加入谷歌自動駕駛陣營
谷歌自動駕駛陣營的勢力范圍正在逐漸擴大,也吸引了傳統汽車集團的加入,近期,日產雷諾聯盟確認,在自動駕駛方面,選擇加入谷歌聯盟,與Waymo的合作事宜也將公布。
此前,谷歌已經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集團(FCA)、捷豹路虎(JLR)進行合作,2018年,FCA向Waymo 提供 6.2 萬輛 Pacifica PHEV 車型用于無人駕駛測試,此外,FCA同時也是寶馬、英特爾、Mobileye 自動駕駛聯盟中的一員。
日產雷諾聯盟與Waymo的合作方式或與FCA相似,雙方共同研發(fā)無人駕駛技術,深耕無人駕駛出行領域。
不管是哪方主導,是否無人駕駛,車都是要造的,銷量才是車企生存的關鍵。
綜合分析,大眾與福特、戴姆勒與寶馬、本田與通用,車企聯姻的目的均是為了保持在技術研發(fā)、 行業(yè)話語權等方面的優(yōu)勢;豐田則選擇與多方進行合作,綜合進行研發(fā);而日產雷諾、FCA等則是加入谷歌陣營?梢钥闯,在無人駕駛的合作中,車企與互聯網企業(yè)之間也有著矛盾,車企更傾向于掌握無人駕駛技術,但谷歌等互聯網巨頭則想通過無人駕駛出行服務來一步到位,車企僅是提供車輛作為配合研發(fā),本田與Waymo合作沒能進行下去就是這個原因。對于互聯網勢力的入侵,車企何以應對?妥協還是抱團抗爭?不同的選擇也決定著車企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
- 5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6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7 名爵翻身把歌唱?搭載半固態(tài)電池,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
- 8 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 9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
- 10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保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