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為了讓算法落地,人工智能公司如何絞盡腦汁?

商湯的一款下棋機器人再次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在AI公司做硬件這件事上。過去幾年,軟硬一體成了AI落地的主要路徑之一,但無論是之前普遍做的算法盒子、攝像頭、硬件模組等toB賽道,還是現(xiàn)在嘗試的toC賽道,硬件對于AI公司而言都不是容易的事。

文|游勇

編|王飛飛

01

令人意外的新品

為了讓算法落地,人工智能公司也是絞盡腦汁。

8月,國內頭部的AI公司商湯科技發(fā)布了一款令人頗感意外的硬件新品——元蘿卜機器人。這是一款售價1999元的AI下象棋機器人,如它的名字一樣,只能用于下象棋,不過模擬了人的動作,植入了AI算法,可以設置不同的難度。

這個產品的設計看起來更像是小米的風格。它有一個小型的機械臂和兩個鞋盒大小的白色機身,額頭上有一塊屏幕,頭上一根攝像頭。據知情人士對數(shù)智前線透露,商湯選擇做AI下棋機器人,確實受到了公司內部有小米背景的人士影響。至于為何做象棋而不做圍棋機器人,上述人士透露,主要是圍棋的棋盤和擺子比象棋復雜了很多,不容易識別。

即便如此,商湯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院院長沈徽透露,元蘿卜機器人也經歷了20個月研發(fā),迭代了9個產品。

但商湯這款產品讓不少業(yè)內人士表示看不懂,有人認為,盡管商湯在外界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家大而全的AI公司,但直接做一款toC的消費級產品還是出人意料。還有人認為,即便做toC硬件,也應找到“爆品”,而下象棋機器人是一個頗為冷門的硬件品類,潛力不大,在天貓上,也只有一款同類型產品。

“我覺得商湯是賠錢在賣!痹谝晃粯I(yè)內人士看來,商湯這個機器人,結構設計上比較復雜,而且商湯又沒什么C端渠道優(yōu)勢,加上各種營銷成本,很難賺到錢。商湯甚至還邀請了郭晶晶代言。

在他看來,一塊彩色屏幕和一個機械臂的成本都不低,雖然用了磁吸的方式,而不是模擬人手去抓棋子,后者的成本會更高。

不過,更多的質疑來自于商湯是否有必要做這么一款產品:

“頭部視覺公司做這個,還不如下載個QQ游戲!”

“建議產品經理做產品的時候多一些人性的思考,老頭出去下棋,本質上是為了出去,F(xiàn)在被機器人拖在家里,出門放風的機會都沒了。”

商湯CEO徐立解釋了這款產品的初衷,把大型的產業(yè)界的AI能力帶入千家萬戶,到真實場景中進行體驗交互,“科技可以給傳統(tǒng)文化一個未來”。正如徐立所言,他的父親也是一個棋迷,但年紀大了之后,除了在網上下棋外,沒有其他的下棋的伙伴,而且網上下棋也傷眼睛,年紀越大也看不清楚,所以很少下。

這似乎有想讓視覺人工智能產品能影響更多普通人的意圖,但如果分析當年語音人工智能老前輩科大訊飛下場做toC硬件,他們目標明確:一是找爆品市場,科大訊飛負責toC硬件的胡郁稱,當年選擇耳機,是因為幾年前,耳機品類已經達到1億出貨量的市場規(guī)模;二是跑通產業(yè)鏈,比如選擇教育類產品,背后考慮到了內容組織和供應。

但商湯目前選擇的場景并不被很多人所看好。AI從業(yè)者張斌泉告訴數(shù)智前線,只能下象棋,功能過于單一,他曾給孩子買過很多機器人和機器狗,20多項功能三天就玩完了,很快就失去了新鮮感。消費者要的是豐富性、可玩性、趣味性,“一個單一功能的東西,玩一天就不玩了”。

有人認為,即便做類似字節(jié)跳動推出的帶有“管孩子”和“孩子互動”的臺燈,都是更好的選擇。甚至與視覺算法更契合的掃地機器人也是一個更剛需和龐大的賽道。

一位教育硬件從業(yè)者告訴數(shù)智前線,包括學習機、點讀筆、單詞卡等內置了AI能力的產品,這些年都賣得非常好!皢卧~卡賣得很便宜,量也很大,動不動就是10萬量級的產品!

雖然教培公司這兩年遭遇了雙減沖擊,但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硬件是在線教育公司為數(shù)不多還在努力的方向。顯然,教育硬件是很多家長的剛需,它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成績,但相比之下,下象棋或者下圍棋的需求會明顯小很多。

另外,商湯之前也做過教育編程的車,盡管是商湯與學校合作的toB產品,但商湯也可以另辟蹊徑,像大疆、樂高一樣推廣帶視覺功能的toC教育硬件,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商湯科技的元蘿卜機器人開始預售一周后,在天貓的銷量才過百單,而且需要在兩個月后才能發(fā)貨。這對于一款toC的硬件產品而言,從發(fā)布到發(fā)貨間隔這么久,并不是非常合理的做法。

ToC產品與這些AI公司的ToB業(yè)務也存在很大差異,前者更考驗供應鏈能力和銷售渠道,商湯并沒有建立完整的toC產品的渠道。一位業(yè)內人士告訴數(shù)智前線,商湯的元蘿卜機器人或許會把ToB作為渠道之一,比如將這些產品賣給棋院,就像科大訊飛將翻譯機賣給政府一樣。事實上,商湯這款產品也與中國象棋協(xié)會進行了深度合作。

1  2  下一頁>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