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司,開始破產了!
2019年開始,后遺癥顯現了。沙利文公司發(fā)布的《 2019 中美人工智能產業(yè)及廠商評估 》中數據顯示,2013 年至 2018 年,中國 AI 領域投資熱度遠高于美國,投資額從2015年開始超過美國,但是到了 2019 年中國在 AI 領域的投資額與投資筆數大幅下跌。
留給AI獨角獸的時間不多了,2020,要么往前上市,要么往后離場
“我已經很長時間沒看AI的創(chuàng)業(yè)項目了”,一位北京VC投資人對投資界坦言。當投資方重新審視AI公司變現能力和擴展空間,估量投入和產出時,資本熱度逐漸消退。
當沒有了資本方的輸血,受困于資金壓力的AI公司要么悄悄關門,要么紛紛開始謀求上市之路。
最新消息,曠視科技或將籌備科創(chuàng)板上市,港股正常推進,或將采用“A+H"模式。對此,曠視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
早在2019年8月,曠視科技就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這也是首次揭開了AI獨角獸的神秘面紗。從曠視科技提交的招股書來看,其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營業(yè)收入分別達到人民幣6780萬元、3.13億元和14.27億元,虧損分別為人民幣3.43億元、7.58億元和33.52億元。而2019年上半年,曠視科技虧損額度達到驚人的52億元。
這次IPO之旅并不順利。在提交上市申請6個月后,曠視科技在港交所IPO的進程狀態(tài)顯示為“失效”。
另一家AI明星公司——商湯科技,近期也被外媒報道稱推遲了今年在香港進行7.5億美元的首次IPO計劃,轉戰(zhàn)私募市場,尋求5至10億美元融資。不過商湯科技回復:不曾有上市具體時間表。
截至目前,商湯科技自從2018年9月完成D輪融資之后,已經有近18個月沒有新的融資。盡管之前累積的融資額高達30億美元,但是在造血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又能撐多久呢?
有業(yè)內人士透露,這兩家AI獨角獸赴港上市受挫,原因可能是其估值沒有得到認可。
即便如此,還有一大批AI 獨角獸正在趕來的路上。云從科技被爆計劃2020年上半年申請科創(chuàng)板上市,披露估值達200億元人民幣;云知聲被爆在2018年7月已經和中金公司簽訂了上市輔導協(xié)議,擬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優(yōu)必選也被爆已經于去年完成招股說明書的主要編寫。不久前,AI芯片公司寒武紀也已經向上交所提交了招股書,有望登陸科創(chuàng)板。
但是,估值高、盈利能力不足、持續(xù)虧損是目前AI獨角獸們的通病,未來能否保證大規(guī)模盈利有待于時間的考驗,即便能夠登陸資本市場又有多大的用處?事實證明,技術并不能成為一家 AI 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護城河”,如何將技術變現才是AI企業(yè)的當務之急。
可以預見,2020年將是中國AI公司們的分水嶺——一些玩家將黯然離場;另一些則匯入二級市場的大海中,接受更大的考驗。破產這一幕,或許在AI公司這一群體中,才剛剛開始。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0月24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yè)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