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OFweek 醫(yī)療科技網

基因檢測

新研究將大腦免疫細胞的變化與阿爾茨海默病聯(lián)系起來

一項新研究將小膠質細胞的變化與阿爾茨海默病聯(lián)系起來。這些發(fā)現(xiàn)帶來了希望,即通過針對這些免疫細胞,有可能治療最常見的失智癥。 華盛頓大學醫(yī)學院 8月11日消息

基因檢測 | 2023-08-14 11:58 評論

除了CAR-T,還有那些CAR的細胞療法?

前言 嵌合抗原受體(CAR)是一種受體蛋白,它賦予免疫細胞新的能力,以靶向特定的抗原蛋白。CAR-T細胞治療在血液惡性腫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7年,美國食品藥物監(jiān)督管理局(FDA)首次批

基因檢測 | 2023-08-14 11:44 評論

第二款雙抗上市,強生圍獵多發(fā)性骨髓瘤

藥企如何確保在特定的疾病領域建立優(yōu)勢? 對此,強生給出的答案是:通過壟斷式布局,讓別人無路可走。 日前,強生宣布,CD3/GPRC5D雙抗Talvey獲得FDA加速批準上市,用于5線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

基因檢測 | 2023-08-14 09:12 評論

華東醫(yī)藥引入新一代PDE4抑制劑,自免龍頭再添“王炸”級產品

近年來,除了抗腫瘤市場,自身免疫疾病也成為全球創(chuàng)新藥行業(yè)重點開發(fā)投入的領域,并且發(fā)展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藥物市場。 自身免疫性疾病機制復雜、誘發(fā)因素多,目前尚無根治手段。主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銀屑病(PS)、紅斑狼瘡(SLE)、克羅恩病等,均為病程較長的慢性疾病

基因檢測 | 2023-08-11 16:23 評論

首個自免適應癥三期臨床成功,BTK抑制劑競爭來到新起點

在BTK抑制劑試圖攻下自身免疫的這些年里,希望和失望的故事輪番上演。 當BTK抑制劑于腫瘤領域大獲成功后,一些人將目光投轉向BTK抑制劑的另一片應許之地:重磅炸彈頻出的自身免疫疾病領域。 故事的開

基因檢測 | 2023-08-11 15:09 評論

基于TLR激動劑佐劑的設計

前言 TLRs是一種先天免疫受體,直接或間接負責檢測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PAMP),并通過激活先天和適應性免疫途徑對其作出反應。天然存在和合成的TLR激動劑可以利用這些內源性免疫信號通路來增強和調節(jié)疫苗反應,從而使其成為優(yōu)良的疫苗佐劑

基因檢測 | 2023-08-11 14:50 評論

Tau-PET:了解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未來的窗口

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證明,Tau-PET 可以比通常使用的成像技術更好地預測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 日內瓦大學 8月9日消息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會導致記憶力和自主性的逐漸喪失

基因檢測 | 2023-08-11 14:46 評論

貧瘠限制想象力:2個禮來=所有中國上市藥企之和

天花板是拿來打破的,歷史是用來超越的。 兩個月多前,憑借在阿爾茨海默癥領域的成功,禮來市值一舉跨過4000億美元大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純藥企。 就在昨夜,禮來再一次創(chuàng)造了歷史。超強二季報發(fā)布后,

基因檢測 | 2023-08-10 15:32 評論

下一代疫苗佐劑:TLR激動劑

前言 佐劑一詞源自拉丁語單詞ad和juvare,意思是“幫助”。佐劑的作用是幫助引導共同給藥的疫苗抗原產生保護所需的免疫反應。由于對其作用機制的了解不足,新的佐劑開發(fā)一直舉步不前

基因檢測 | 2023-08-10 14:10 評論

血管性失智癥患者腦血流受阻的關鍵原因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一種潛在的途徑,可以開發(fā)出首個直接針對血管性失智癥病因的藥物治療方法。 英國心臟基金會 8月8日消息 這項由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

基因檢測 | 2023-08-10 13:59 評論

再鼎醫(yī)藥二季度產品收入6890萬美元,關鍵候選產品在二季度均有進展

衛(wèi)偉迦有望年內在中國內地商業(yè)化上市。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chuàng) 作者|羅賓 微信公眾號|ipozaozhidao 據IPO早知道消息,再鼎醫(yī)藥(ZLAB.US,9688.HK)于8月8日發(fā)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財報

基因檢測 | 2023-08-09 15:37 評論

面對“新冠懸崖”,我們能學到什么?

藥企們已經習慣了所謂的“專利懸崖”,但對于“新冠懸崖”或許相對陌生。 傳統(tǒng)藥物或者疫苗的需求通常分散,這也導致研發(fā)和銷售是一個緩慢的上升過程;雖然仿制藥上市會迅速攻占市場,但藥企也有能力進行反擊,“懸崖”的走勢或許在意料之中

基因檢測 | 2023-08-09 15:27 評論

熙華檢測狂收購的商譽之壓,研發(fā)費用率三年大降

《港灣商業(yè)觀察》廖紫雯 張楠 上海熙華檢測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熙華檢測”)帶著較高的商譽沖刺IPO。 研發(fā)費用率下滑,市場份額待提升 熙華檢測是一家以生物分析、藥

基因檢測 | 2023-08-09 09:44 評論

國內生長激素集采深入多地 安科生物安否?

《投資者網》蔡俊 近期,生長激素出現(xiàn)在浙江省第四批帶量采購的目錄中,涉及A股上市企業(yè)有安科生物(300009.SZ,以下簡稱“公司”)、長春高新(000661 .SZ)旗下的金賽藥業(yè)等

基因檢測 | 2023-08-09 09:35 評論

“滴血驗癌”行不通?覓瑞集團急切上市,現(xiàn)金流只夠燒8個月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王亞靜 編輯 | 蛋總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在生活中,人們往往談癌色變,癌癥的可怕之處在于高致死率,而高致死率的背后往往與發(fā)現(xiàn)時間較晚有關,這些痛點催生了“癌癥早篩”這個賽道

基因檢測 | 2023-08-09 09:08 評論

逆勢上漲,藥明康德韌性成長

作者:云潭,編輯:小市妹 在醫(yī)藥股因反腐政策大幅下殺之際,“CRO一哥”藥明康德卻因一份超預期的中報逆勢上漲。 這份財報也讓資本市場再次見識了藥明康德的真正底色。 【

基因檢測 | 2023-08-08 14:32 評論

市值一夜蒸發(fā)15億美元,一個落敗的Me better故事

一直以來,“me better”策略,為藥企打造了一個動聽的故事。 就像一條捷徑,它能夠讓藥企降低原始創(chuàng)新研發(fā)的風險,快速通向成功。“藥王”禮來,也證明了該路徑的可行性

基因檢測 | 2023-08-07 16:23 評論

中國藥企圍獵“Z藥”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隨著安斯泰來先后在中國、日本、美國、歐洲提交zolbetuximab(簡稱Z藥)的上市申請,“明星”靶點Claudin18.2距離成藥僅一步之遙

基因檢測 | 2023-08-07 16:03 評論

纖維化腫瘤微環(huán)境

前言 近十年來,腫瘤免疫治療取得了顯著的成功。然而,高響應率只體現(xiàn)在血液系統(tǒng)腫瘤,實體瘤的臨床應用也僅限于少數有反應的惡性腫瘤。反應不佳的實體瘤顯示出腫瘤細胞和周圍微環(huán)境(TME)的顯著異質性

基因檢測 | 2023-08-07 15:29 評論

胰島素樣激素對大腦可塑性至關重要

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在可塑性過程中,突觸的突觸后室釋放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以加強神經連接。 馬克斯·普朗克佛羅里達神經科

基因檢測 | 2023-08-07 15:26 評論
上一頁  1 ...  54 55 56 57  58 59 60 ... 95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