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一文回顧MWC2025:主旋律依舊是AI概念推動下的AI眼鏡

2025-03-07 15:21
VR陀螺
關注

文/VR陀螺 萬里

今日,國際知名電子展覽盛會MWC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落下帷幕。

MWC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移動通信行業(yè)盛會之一,它與CES、IFA并稱為全球三大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性電子和科技展覽。MWC展覽匯聚了全球頂尖的通信設備制造商、運營商、科技公司及行業(yè)專家,展會涵蓋5G、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智能設備等前沿領域。

今年MWC時間定于3月3日—6日,主題為“Converge. Connect. Create.”(融合·連接·創(chuàng)造),官網信息指出今年MWC是近5年來最大的一場,參展用戶超過10萬,展商超過了2500家。

在這些展商中,如果按照“元宇宙/VR/AR”標簽進行檢索,展商數(shù)量共計93家;如果按照“AI”標簽進行檢索,展商數(shù)量則高達839家,AI的熱度可見一斑。

當然,MWC也是國內廠商的一次盛宴、參展企業(yè)超過300家,小米、榮耀、中興通訊、聯(lián)想、小鵬、宇樹、移動聯(lián)通電信等知名企業(yè)集體亮相,華為甚至直接租用了整個1號展館,展位面積達到了9000平,可謂“壕氣十足”。

下文將進一步回顧MWC展會上值得關注的VR/AR新產品、新技術以及新趨勢。

 元宇宙板塊創(chuàng)企居多,中國企業(yè)偏少 

筆者基于本次MWC的“元宇宙/VR/AR”參展企業(yè)整理了一個表格,如下圖所示,其中可以發(fā)現(xiàn)幾個信息:國內的企業(yè)偏少,含港澳臺僅有8家企業(yè)參展;大部分企業(yè)來自歐洲,占比高達61.2%,個人認為MWC展會的地域性會強于CES;展商以小微企業(yè)居多。

此外,這批元宇宙企業(yè)多為VR/AR解決方案商,而終端硬件廠商寥寥。里面最值得關注的可能是來自致敬未知的全新品牌BleeqUp,它在MWC期間首度亮相并展示了AI運動眼鏡新品BleeqUp  Ranger,由于它也是MWC期間為數(shù)不多的AI眼鏡新品之一,現(xiàn)場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BleeqUp  Ranger,圖源:網絡

除了Meta、HTC VIVE、億境虛擬等耳熟能詳?shù)挠布䦶S商外,本次展會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面孔,如來自西班牙的Inmersia以及來自于瑞士的PROVUU,前者官網展示了一款AR眼鏡,后者則聚焦于AR滑雪鏡賽道,不過兩家企業(yè)的產品均處于“PPT”狀態(tài),具體參數(shù)、發(fā)布日期不詳。

來自Inmersia的AR眼鏡,圖源:網絡

來自PROVUU的AR滑雪鏡,圖源:網絡

其他方面,筆者認為里面也不乏一些具有較大價值潛力的技術廠商,比如來自比利時的VoxelSensors以及來自韓國的Exarion,它們針對性開發(fā)出了AI視覺/音頻芯片,為全天候AI的出現(xiàn)奠定了基礎。而來自國內的雲合科技的OIS解決方案將能夠進一步提升AI眼鏡的拍照表現(xiàn)。

另外,意法半導體在本次MWC的刷臉次數(shù)并不算低,企業(yè)試圖瞄準AI眼鏡這類更加垂直的低功耗、AI可穿戴設備,并為傳音、廣達電腦的眼鏡新品提供了芯片支持,AI眼鏡SOC的市場選擇面繼續(xù)增加。

圖源:VoxelSensors

 硬件新品一覽:又一手機廠商入局、遠程無線充電黑科技 

可能很多人仍舊記得今年1月CES展會期間AI眼鏡的瘋狂,當時展館涌現(xiàn)了大量的硬件新品,讓人感到應接不暇。MWC期間,雖說VR/AR新品數(shù)量有所減少,但里面依舊出現(xiàn)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新產品、新廠商。

BleeqUp

致敬未知曾于2022年開發(fā)了分體式AR眼鏡ARKnovv A1,現(xiàn)如今進一步拓展AI眼鏡賽道,現(xiàn)場展出了AI運動眼鏡新品BleeqUp Ranger;诜答亖砜,BleeqUp Ranger屬于MWC人氣展品之一,現(xiàn)場體驗的人絡繹不絕。

主要功能方面,BleeqUp Ranger其實與其他AI眼鏡大同小異,如支持聽音樂、拍攝、視頻錄制、AI助手等,不同之處在于這款產品瞄準的是騎行、徒步、釣魚等戶外運動細分場景,并做了很多功能優(yōu)化。

BleeqUp Ranger配備了一枚1600萬像素攝像頭,并開發(fā)了自行車專用的EIS算法,可以“錄制長達1小時的1080P視頻”,如果結合安裝在頭盔上的附加電池組一起使用,錄制時長甚至能達到5小時;

眼鏡支持AI編輯,可自動挑選出照片、視頻的精彩瞬間。

采用開放式揚聲器,高速騎行下仍可提供清晰音質,支持對講機功能;

眼鏡可更換外鏡片,并兼容處方鏡片,防護等級為IPX4,重量在50g以內。

其他方面,Bleequp Ranger采用的是高通驍龍W5芯片,ROM為32GB,支持ChatGPT。產品售價尚未明確,不過Bleequp官網表示,現(xiàn)在提供9.9美元預約抵扣150美元的優(yōu)惠。VR陀螺了解到,Bleequp Range將于本月月底上線Kickstarter,今年5月,Bleequp Ranger還將與寶島眼鏡展開聯(lián)名活動。

傳音

前段時間有傳言小米會在近期發(fā)布AI眼鏡,沒想到被另一手機傳音“截胡”了,傳音現(xiàn)場展示了兩款眼鏡新品,其中一款為Tecno AI Glasses,這款眼鏡不帶顯示功能,主打拍攝、AI語音助手等體驗(基于企業(yè)內部的Tecno AI)。AI則支持物體識別、信息摘要、備忘錄等功能。此外,得益于自家的手機、PC生態(tài),Tecno AI Glasses在生態(tài)聯(lián)動方面具有不少亮點,比如眼鏡可以自動匯總并播報手機通知消息。

Tecno AI Glasses Pro則在前者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引入了雙目單綠色Micro-LED屏幕,國內的莫界科技為該產品的整機供應商。得益于屏幕的引入,眼鏡可以進一步實現(xiàn)提詞、導航等操作。另外從圖片可以看到,屏幕版本的攝像頭從鏡腿區(qū)域移到了居中區(qū)域。

硬件參數(shù)方面,兩款產品均配備了豪威的OV50D COMS,250mAh電池。Pro版本屏幕FoV為30°,峰值亮度超過了1500尼特。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款眼鏡的芯片采用了MCU+ISP方案,MCU來自意法半導體的STM32N6。關于這兩款產品的上市時間等信息仍未明確。

XPANCEO

這是一家超小型近眼顯示設備開發(fā)商,企業(yè)成立于2021年,目前正在開發(fā)比AR眼鏡更具科幻感的AR隱形眼鏡。今年XPANCEO帶來了三款全新的AR隱形眼鏡原型。

其中一款原型旨在解決AR隱形眼鏡的續(xù)航問題,如下圖所示,它可以基于眼鏡盒無線充電,更加特別的是,它的無線充電范圍很大,基本上可以保障隱形眼鏡處于隨用隨充的狀態(tài)。可能不少人會擔心其中的安全隱患,XPANCEO則表示它產生的輻射水平與其他可穿戴設備類似。

第二款原型集成了生物傳感器,可以檢測人體葡萄糖、皮質醇、雌二醇、雌酮、孕酮等指標。第三款原型則集成了眼壓傳感器,可以用于青光眼的早期檢測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款設備目前均處于早期原型階段,距離商業(yè)化還有一定距離。

億境虛擬

今年億境虛擬帶來了AI眼鏡全鏈路解決方案——SW3030參展,眼鏡配備AR1芯片,支持拍照、AI交互等體驗。此外,產品采用超輕量化設計,不帶鏡片重量僅有39g。

雖說SW3030在此前CES等展會也有所亮相,不過本次的展品在軟件體驗方面又多了不少玩法,如配備“億境手機助手”,搭配AI云框架,支持本地與云端算力無縫切換,可提供高效便捷的智能體驗。此外,億境虛擬表示,“全鏈路解決方案助力客戶快速產品化,將量產時間縮短至4-5個月,加速AI智能眼鏡的普及進程。”

從活動現(xiàn)場的反饋來看,這些海內外嘉賓都對AI眼鏡等前沿消費電子設備展現(xiàn)出了較大興趣,展館也充滿了很多前來體驗問詢的客戶。

Everysight

Everysight是一家以色列智能眼鏡開發(fā)商,企業(yè)成立于2014年,是以色列國防承包商Elbit Systems的衍生公司。

MWC期間,Everysight展示了一款名為Maverick II的AR眼鏡(CES期間同樣有所展示)。這副眼鏡聚焦于騎行、跑步等戶外使用場景,企業(yè)為眼鏡開發(fā)了一個配套的E·sport AR運動APP,可用于導航、路線記錄、運動競技、心率檢測等。

由于Maverick II目前仍未發(fā)布,相關信息仍不算多,我們可以參考1代眼鏡的部分配置:產品發(fā)布于2023年,搭載分辨率為640×480的全彩Micro-OLED屏幕,眼鏡重量47g,IP55防護等級、眼鏡重量為55g,支持處方鏡片切換。Maverick 1不支持拍照,售價399美元。

三星

MWC期間,三星新款頭顯Project Moohan在展臺上有所展出,但可惜的是它與今年“GalaxyUnpacked”發(fā)布會如出一轍,現(xiàn)場并沒有提供佩戴體驗。

Project Moohan最早于去年12月在谷歌發(fā)布會上亮相,它是首款搭載Android XR操作系統(tǒng)的設備,處理器為驍龍XR2+Gen2,屏幕規(guī)格為雙4KMicro-OLED屏幕。有消息稱Project Moohan會在今年正式上市。

星紀魅族

星紀魅族攜自家AI全生態(tài)產品參展,其中AI/AR是一大重要看點,現(xiàn)場展出了去年年底所發(fā)布的分體式AR眼鏡StarV View以及StarV Air 2。主要參數(shù)方面,StarV View配備了等效188英寸的Micro-OLED屏幕,峰值亮度達700尼特,支持0-600度近視調節(jié),重量74g。

而StarV Air 2則是一款采用單綠Micro-LED方案的AR眼鏡,屏幕分辨率為640×480,F(xiàn)oV為30°,眼鏡重量僅為44g。眼鏡集成了AI語音助手、導航、翻譯、提詞等一系列功能,產品售價2799元起。

雷鳥創(chuàng)新

雷鳥創(chuàng)新展示了雷鳥V3、雷鳥X3 Pro、雷鳥Air 3S三款眼鏡產品。其中雷鳥V3以及雷鳥X3 Pro發(fā)布于今年1月,前者是一款AI眼鏡產品,搭載AR1芯片,重量僅有39g,眼鏡1799元起,已經正式發(fā)售。

雷鳥X3 Pro則是其最新的旗艦型AR眼鏡,搭載雙目全彩Micro-LED屏幕,采用自研光引擎,光機體積僅0.36CC。此外,產品還配備了基于刻蝕工藝的浮雕光柵波導,能有效減少95%的彩虹紋問題,亮度達到了2500尼特。據(jù)悉產品將于今年Q2季度上市。

雷鳥Air 3S則是一款分體式AR眼鏡產品,MWC首度亮相,主要參數(shù)方面,它依舊是Birdbath+Micro-OLED的組合,支持3840Hz高頻調光,對比度200000:1、SRGB色域達154%、等效顯示面積達201英寸。眼鏡采用了四揚聲器結構,預計具有不錯的音質表現(xiàn)。

HTC VIVE

今年HTC VIVE現(xiàn)場展示了它的新款MR頭顯 VIVE Focus Vision,產品發(fā)布于去年9月,采用Fast-LCD+菲涅爾透鏡,單眼分辨率2448 x 2448,支持換電池、DP模式、全彩透視等,面向企業(yè)客戶。

此外,HTC VIVE還在現(xiàn)場展示了旗下的一系列行業(yè)解決方案,如VIVE Mars是聚焦于影視制作行業(yè)的虛擬制作跟蹤解決方案、VIVERSE Create是一個低代碼3D內容制作工具。不僅如此,今年HTC VIVE還在現(xiàn)場布置了一個VR大空間項目,主題為傳奇建筑師安東尼·高迪的沉浸式展出,現(xiàn)場吸引了大批游客。

Meta

Meta在MWC期間展示了Ray-Ban Meta,雖然這并非新品,但益于AI眼鏡的概念盛行,它依舊是MWC一大熱門展區(qū)。

就在MWC期間,外媒爆料稱Meta將于今年三月上線一款全新的限量款Ray-Ban Meta,眼鏡限量3600副,據(jù)悉是設計師合作款。值得一提的是,去年Meta也曾發(fā)布過一款透明限量版Ray-Ban Meta,限量7500副,該產品很受歡迎并很快被搶購一空。

Cellid

Cellid是日本的一家波導制造商,目前企業(yè)已經開發(fā)出單色、全彩塑料波導、大市場角全彩玻璃波導等產品。今年2月,企業(yè)還曾獲得了1300萬美元新一輪融資。

MWC期間,Cellid展出了一款AR眼鏡參考設計,產品重量約58g,采用了自家的波導光學方案,并支持多模態(tài)AI等體驗。有關信息指出,Cellid將會在今年繼續(xù)完善其量產系統(tǒng),以加速企業(yè)產品的上市計劃。

NTT QONOQ Devices

這是NTT QONOQ與夏普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yè),旨在瞄準XR領域。去年該企業(yè)曾發(fā)布過一款名為MiRZA的AR眼鏡,產品搭載高通驍龍AR2芯片,產品主要面向企業(yè)用戶,更多資料可看《無線連接、6DoF、手勢追蹤,日本NTT集團的AR眼鏡MiRZA有何亮點?》MWC期間,企業(yè)在現(xiàn)場展示了MiRZA,并內置了AR日文書法練習小游戲,游客可以親臨現(xiàn)場體驗。

除了MiRZA以外,企業(yè)還展示了一款AR眼鏡原型,如下圖所示,目前關于這款產品的信息還十分有限,官網介紹指出,這是“一款旨在讓日常生活更加舒適的眼鏡型設備”,配備顯示屏幕,支持導航、翻譯、AI對話等功能。這款眼鏡會面向消費者,具體發(fā)布時間暫未明確。(有傳言稱是今年Q3、Q4季度)

廣達電腦

今年廣達電腦聯(lián)合法國微顯示屏技術開發(fā)商MICROOLED旗下AR眼鏡品牌ActiveLook以及意法半導體展出了一款AR眼鏡原型。產品名為Light AR,由廣達負責設計和制造,ActiveLook負責軟件平臺、芯片則是來自意法半導體的STM32U5。

公告指出,該設計將允許使用不同的光學元件和顯示模塊進行定制,以適應特定應用。此外,LightAR也是一個用于展示意法半導體在可穿戴芯片領域的重要窗口。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月,Vuzix也展示了兩款AI眼鏡參考設計Ultralite Pro和Ultralite Audio,廣達電腦在這其中同樣涉及了加工制造業(yè)務。

 結語 

總體而言,今年MWC企業(yè)數(shù)量、新品密度、技術看點會略遜于CES,不過不變的地方在于整個展館中透露出了很強烈的AI+的趨勢。

對于VR/AR市場而言,AI/AR眼鏡入場選手進一步增加、OEM、OOM廠商在試圖拓寬這一產品品類,市場的火越燒越旺。功能革新、場景拓寬、市場認知度提升,是AI眼鏡產品目前正在經歷的過程。

       原文標題 : 一文回顧MWC2025:主旋律依舊是AI概念推動下的AI眼鏡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