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全棧擊穿,DeepSeek海嘯來襲,對國內AI行業(yè)帶來哪些沖擊?

2025-02-19 11:37
智能進化論
關注

DeepSeek已成為目前最快突破3000萬日活躍用戶量的應用程序。

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DeepSeek 激起了科技產業(yè)千層浪。

從底層芯片、云服務,到上層終端設備、互聯網應用,DeepSeek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對科技全產業(yè)鏈的滲透。

DeepSeek的橫空出世,不僅打破了國內原有AI賽道的競爭格局,更以“全棧擊穿”的姿態(tài),對國內AI行業(yè)帶來的五大沖擊:

01

迫使大模型大廠跟進推理模型甚至改變戰(zhàn)略路線

基礎模型賽道是一個高門檻、高投入、高風險的“三高”領域,注定只有少數具備頂尖技術實力、雄厚資本儲備的玩家能夠參與,且競爭極其殘酷。

這不僅是一場技術實力的較量,更是一場資本耐力、人才密度和生態(tài)整合能力的全方位比拼,稍有不慎便可能落于人后或淘汰出局。

DeepSeek R1創(chuàng)新點之一的長鏈思考模式不是業(yè)界首創(chuàng),但它正在迫使大模型廠商重新審視其戰(zhàn)略路線,甚至不得不加速跟進推理模型的研發(fā)與部署。

字節(jié)跳動:反思自身速度慢,對新機會敏感度不足

近日字節(jié)跳動CEO梁汝波在全員會上表示,2024年9月OpenAI發(fā)布長鏈思考模型o1模型成為行業(yè)熱點后,字節(jié)意識到技術重大變化,但跟進速度不夠,如果當時及時關注到,有機會更早實現。他表示,與創(chuàng)業(yè)公司相比,字節(jié)跳動在對待大模型新機會時的敏感度明顯不足。

月之暗面:多模態(tài)推理模型 k1.5同步推出

1月20日,與DeepSeek R1發(fā)布同一天,月之暗面發(fā)布Kimi k1.5多模態(tài)思考模型,具備SOTA級多模態(tài)推理能力。

近日,月之暗面研究員 Flood Sung分享了 k1.5 模型背后的完整思考過程《Kimi k1.5 背后的長長長長長思考》,引發(fā)了AI圈熱議。他表示,月之暗面一年前就驗證過長思維鏈,因成本高先搞了長文本。

百度:從閉源到開源+全面免費

不久前,百度宣布宣布文心一言將于4月1日0時起全面免費,并將在未來幾個月中陸續(xù)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起正式開源。

02

加速基礎模型開源、免費推動推理成本持續(xù)降低

AI的演進路徑一直遵循相同的趨勢:推理成本(Inference Cost)不斷下降,計算效率持續(xù)提高;相同級別的AI能力,所需計算量大幅減少。

截止2024年9月,開源社區(qū)Hugging Face托管AI 模型數量突破 100 萬個,印證了開源模型的火爆,也印證了開源模式對技術民主化的革命性意義。

加速基礎模型的開源與免費化,不僅是技術民主化的重要一步,更是推動推理成本持續(xù)降低的關鍵引擎。

DeepSeek的問世,標志著開源與閉源模型的二元對立格局正在被重構,徹底顛覆了過去不少人"開源即低配"的行業(yè)認知。

當開源模型在核心能力上開始與閉源巨頭分庭抗禮,科技企業(yè)的戰(zhàn)略選擇發(fā)生了根本性轉變。

03

全面滲透進移動互聯網生態(tài)頭部應用

近日,微信、百度搜索等互聯網頭部應用紛紛接入DeepSeek。

特別是騰訊系產品矩陣的全線接入,覆蓋AI助手騰訊元寶、QQ音樂、騰訊文檔、騰訊地圖等等,標志著中國互聯網巨頭首次集體向第三方AI模型開放核心場景。

也表明,大模型大廠正從"自研模型護城河"戰(zhàn)略轉向"模型即插即用"的生態(tài)思維。

04

國產算力+國產模型加速AI在企業(yè)級場景落地

國產算力與國產模型的協(xié)同突破,正在掃清過去AI在企業(yè)級場景落地的障礙。

目前,昇騰、海光、摩爾線程、壁仞科技、天數智芯等國產GPU卡已經適配DeepSeek。

在應用場景方面,全國多地已宣布將DeepSeek應用于政務系統(tǒng)。

比如,2月16日,深圳市基于政務云環(huán)境面向全市各區(qū)各部門正式提供DeepSeek模型應用服務,實現了基于DeepSeek的人工智能政務應用一體化賦能升級。

江西贛州市已完成政務環(huán)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成為全省首個成功部署上線該大模型的地級市。

05

加速端側AI應用推動大模型與智能終端融合

DeepSeek的出現,不僅顯著降低了AI模型訓練與部署的門檻,更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優(yōu)勢,推動大模型與智能終端的深度融合,開啟了端側AI的普惠時代。

消費電子行業(yè)作為端側AI的“先鋒陣地”,率先擁抱了這一趨勢。目前,榮耀、OPPO等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已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將其能力嵌入智能手機等終端產品中。

然而,端側AI的潛力遠不止于此。

在更遠的未來,隨著具身智能技術的突破,DeepSeek將進一步賦能機器人、智能汽車等新興終端。

例如,宇樹、云深處等國內頭部機器人廠商已在機器人的靈活度與自主決策能力上取得顯著進展,而未來如果能將DeepSeek級別模型接入,將為其注入“AI大腦”,實現從“機械執(zhí)行”到“智能交互”的跨越式升級。

結語

DeepSeek引發(fā)的AI海嘯還在繼續(xù)。

從底層技術的革新到應用場景的拓展,從學術研究的突破到商業(yè)應用的落地,2023年ChatGPT以來的這股AI浪潮,從未如此深刻重塑各行各業(yè)的格局。

一個個現象級的基礎模型,不僅改變了人們對AI的認知和期待,更推動著人類社會進入一個全新的、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

END本文為「智能進化論」原創(chuàng)作品,歡迎關注。

       原文標題 : 【AI觀察】全棧擊穿,DeepSeek海嘯來襲,對國內AI行業(yè)帶來哪些沖擊?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