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情感人工智能是構成元宇宙的關鍵核心技術

2023-03-01 10:29
科聞社
關注

(本篇文篇章共1420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編者按:2021年10月,Facebook母公司更名Meta,“元宇宙Metaverse”概念,迅速引爆科技界和投資界,元宇宙也被各方認為是互聯(lián)網3.0時代的重要產業(yè)。

近期,元宇宙產業(yè)大會2023春季會在中國第一縣昆山舉辦。大會邀請了海內外10多位院士和元宇宙產業(yè)領域的頭部企業(yè)相關負責人就元宇宙技術、應用與發(fā)展趨勢,以及工業(yè)元宇宙、城市元宇宙、文旅元宇宙等多個專題的研討與交流。

科聞社全程參加大會。從今天開始,科聞社媒體矩陣特別推出《元宇宙的中國思考與實踐》系列報道。今天刊發(fā)的是《情感人工智能是構成元宇宙的關鍵核心技術》

什么是元宇宙,目前并沒有完全的定論。

但在技術層面上,元宇宙包括了區(qū)塊鏈技術、交互技術、游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網絡技術、物聯(lián)網技術。而這七大技術在英文首字母相聯(lián)即成為“A BIGANT”——對應中文為一只大螞蟻。

在此次元宇宙大會上的院士論壇上,日本工程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特聘講席教授任福繼先生認為:大螞蟻并不能支撐起真正的元宇宙。

他指出:游戲為元宇宙提供了交互內容并實現流量聚合,是元宇宙入口之一,但元宇宙不是游戲,因而將元宇宙視為一個超級大型3D游戲是片面的。

真正的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新技術而產生的新型虛實相融的數字文明。這其中,人工智能技術相當重要、相當關鍵。

(圖注:任福繼院士與昆山市委書記周偉)

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演進,任福繼院士也闡述他的看法,他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前30年主要的工作建立邏輯、推理、規(guī)則,從而實現結構模擬、功能模擬、行為模擬;近30年來,則是突出了數據、概率與隨機,從而實現計算智能、認知智能、感知智能。

而這背后是大數據驅動。但這種依靠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有著有智能沒智慧、有智商沒情商、大數據小規(guī)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方面的局限。

數據驅動下的人工智能需要的算力更是天量的,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某種程度是難以為繼的。

因此,對于未來的人工智能,任福繼院士認為,除擁有計算智能、感知智能外,還需要有重點的認知智能——腦智、心智與意識。

因為元宇宙最終要實現虛實相融,故此,任福繼院士強調,人工情感技術當是元宇宙的核心技術。

他解釋說,“沒有人工智能就談不上元宇宙,元宇宙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新型虛實相融的互聯(lián)網應用和社會形態(tài),提供人們沉浸式體驗,并允許用戶進行內容生產和世界編輯。

元宇宙游戲,如果沒有人工情感(包括情感感知及情感創(chuàng)生)也是不完善的。

所謂元宇宙的虛實相結合,也是最終要為人類的生活生產服務,因此,我們主要是一個觀點,元宇宙于不能沒有情感,情感是人類的剛需。”

據了解,情感計算的概念最初由Rosalin Picard在1995年提出,意在獲得與情感相關,從情感中產生以及會影響情感的信息。

隨著智慧城市對人類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識別人類與機器交互過程中的情感已經成為一項重要需求。

與此同時,情感計算在商業(yè)化應用場景中衍生出了情感人工智能的分支,利用人工智能、生物傳感和深度學習技術實現感知,追蹤和識別人類的情感和情感狀態(tài)。

在教育、娛樂、自動駕駛、工作環(huán)境下的情感狀態(tài)檢測等領域情感人工智能的商業(yè)應用正在快速增長。

基于上述理解,位于情感計算領域全球典型學者前10名榜首的任福繼院士提出一個全新的研究范式——先進智能,即人工智能+自然智能+情感計算。

用任院士最為形象的表述就是,70年左右的人工智能和3億年進化時的生物智能以及20年的情感計算相融合的新的研究方式。

據介紹,任福繼院士正在帶領他的團隊研發(fā)智能機器人情感機器人。在未來的元宇宙世界里,智能機器人情感機器人將大顯身手。

科聞社版權聲明:轉載時標注原文鏈接不構成侵權


       原文標題 : 情感人工智能是構成元宇宙的關鍵核心技術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