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數字化轉型具體落地有著落,超自動化開啟RPA紅利時代

2020-08-25 11:07
王吉偉
關注

超自動化的三個特征

通過了解四大重點組成部分,我們總結了超自動化的幾個特征:

首先,超自動化提供了一個數字勞動者的路徑。它讓那些依賴于人類知識輸入的工作,通過數據采集分析、人工智能等方式產生出虛擬數字工作者。這些數字工作者不僅可以承擔重復性的任務,還能夠連接到各種應用程序、使用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操作,分析數據并作出決策,設計流程并發(fā)現新的自動化機會。其次,超自動化能夠讓企業(yè)更簡單的實現業(yè)務流程自動化。只需要一個近乎傻瓜式的超自動化方案,就能讓任何企業(yè)實現以前大費周章完成不了的自動化項目。同時,超自動化可以讓自動化適用于更復雜的場景。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神經網絡、高級分析等技術的引入,也使得諸多行業(yè)尤其工業(yè)生產領域的自動化,不再停留在簡單重復的程度上,那些存在非表標準化數據的業(yè)務場景同樣能夠實現自動化,更多場景的增效降本也將受益于超自動化。

超自動化能夠為企業(yè)帶來的五個好處

由此,便能歸納出超自動化可以為企業(yè)帶來的好處,至少包括以下5點:

1、增強勞動力。利用超級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強大功能,員工能夠可簡單有效的利用其可用資源自動執(zhí)行其職務內的許多流程,并更快地完成更多工作。最小化手動任務,使他們能夠專注于更具影響力與價值的工作,譬如計劃和策略。這一點,正是源自RPA的主要特征。

2、員工技能提升。超自動化使得自動化不再僅依賴于IT,自動化業(yè)務在技術難度上趨向大眾化及傻瓜化,業(yè)務用戶可以成為各自部門的自動化領導者。由此,非專業(yè)員工同樣可以借助超自動化提升技能,企業(yè)也以此得到更多高素質員工。

3、系統集成。超級自動化是一個架構、系統及工具的集合,在功能上實際上也是最大程度的系統集成。借助它的集成功能,企業(yè)內部基礎IT架構和分散的數據系統能夠實現無縫通信,確保所有基本系統都可以訪問相同的集中式數據,進一步消除數據孤島。在當今的企業(yè)基礎架構中,企業(yè)實踐混合云和或多云基礎架構,集成是效率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4、數字敏捷性。王吉偉頻道認為,不管是組織的業(yè)務敏捷性,還是運營與決策的敏捷性,都要歸結到數字敏捷性。要提高數字敏捷性,必然離不開自動化、智能化對各種數據的高效處理。超自動化正是為此而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自動化緊密協作,企業(yè)可以從單一技術的一次性收益轉變?yōu)檎嬲臄底置艚菪院痛笠?guī)模靈活性。5、提高投資回報率。投資回報率(ROI)是企業(yè)的關鍵指標,超自動化能夠讓企業(yè)數據更好的流通,幫助企業(yè)更快速的決策,讓整個企業(yè)架構運行更有成效,它本身就是高回報率的企業(yè)經營解決方案。使用超自動化的關鍵分析,企業(yè)可以基于自動化流程,按周、月、年優(yōu)化并節(jié)省時間和金錢,跟蹤實現確切的投資回報率。以上5點只是基礎,隨著應用超自動化深度與廣度的增加,企業(yè)等組織也將會獲得更多的益處。

后記:超自動化開啟RPA紅利時代

在Gartner沒有定義超自動化之前,IBM等機構也各自定義了自己的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譬如IBM的IPA等。自動化趨向智能化,智能化賦能自動化,這些趨勢早已成為業(yè)界共識。在更大的領域,它們是人機協同應用的新時代,也可以說是智能增強與人工智能融合發(fā)展的必然。市場、技術、應用、生態(tài)共同決定了,超自動化這樣的概念必然會出現。

隨著超自動化概念為各大行業(yè)所接受,作為主角的RPA廠商當然也在極力主打超自動化。譬如UiPath在5月推出新一代端到端超自動化云平臺,并打出“專為超自動化而構建”的口號。automation anywhere 也在講,“超自動化是數字化轉型的真正的手段”。當前來看,超自動化已成國外RPA宣傳的重點。

國內RPA廠商雖未太多的提及超自動化,但來也科技、達觀數據、云擴科技等頭部RPA廠商主打的“RPA+AI”與“AI+RPA”,實則與超自動化已經沒有多大區(qū)別。RPA、AI是超自動化四大構成其中之二,而RPA與AI想要融的更好,業(yè)務流程管理與高級分析也是需要不斷完善的重要部分。這就意味著,超自動化會是RPA廠商的終極發(fā)展之路。

事實上,即便沒有超自動化這個定義,RPA或者BPM也都在朝這個方向發(fā)展。BPM、ERP、CRM包括云化SaaS類企管軟件,都在融合AI技術以讓產品更加智能的應用于更多場景,而AI廠商也在積極尋求通過BPM、業(yè)務流程自動化等業(yè)務場景進一步落地。這就使得所有企管軟件都在從自動化向智能化發(fā)展,而智能化廠商也在向自動化領域延伸。對于廣大企業(yè)來說,超自動化是一種標準,是企業(yè)使用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具體落地方式。它為企業(yè)的數字化轉型帶來了更簡單便捷的途徑,只要引入超自動化,就能綜合使用各種技術達到增效降本的目的,從而增強市場競爭力。隨著更多企業(yè)認識到超自動化的必要性,加上新冠疫情、經濟下行、新基建、內循環(huán)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王吉偉頻道認為,中國的超自動化市場規(guī)模將會快速增長,以RPA為代表的相關行業(yè)也將真正迎來紅利時代。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