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地平線發(fā)布全球首款嵌入式AI芯片,目標是自動駕駛和智慧城市

2017-12-21 09:43
來源: 鎂客網

  8月中旬,人工智能芯片初創(chuàng)公司寒武紀獲得1億美元的A輪融資;

  9月初,華為在IFA2017上正式發(fā)布全球首款面向手機的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

  12月20日,地平線在北京召開主題為“AI芯·時代”的發(fā)布會,正式發(fā)布兩款計算機視覺嵌入式AI芯片——旭日和征程,分別面向智能駕駛和智能攝像頭。

  地平線創(chuàng)始人&CEO余凱表示,從15年成立至今,兩年的時間,中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芯片終于誕生。相較于其他芯片,旭日和征程在性能、功耗、面積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升,不僅可同時識別200個對象,芯片乘法器利用率峰值更高達100%,可強耦合于各種應用場景。

  

  中國“芯時代”,要從算法和軟件出發(fā),重新定義和設計硬件

  2017年已正式走進尾聲,縱觀整個2017年硬科技行業(yè),六個字總結:VR冷了,AI火了。但相較于去年突然爆發(fā)的VR概念,AI顯然火的更為扎實,商業(yè)落地也更實際一些。

  

  然而,即便大家已經公認人工智能將引領人類生活走向另一個新階段,AI時代卻依舊將來未來。從2017年整體發(fā)展情況看,我們不難發(fā)現,在國內AI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當下,計算能力不足成為了技術發(fā)展和應用落地最大的阻礙,而作為主要承載硬件計算功能的芯片,也隨之成為了“革新”的對象。

  去年年初,阿爾法狗大比分戰(zhàn)勝李世石事件無疑是行業(yè)最大焦點。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為了這場勝利,程序員們付出了什么?或者這么說,在所有人驚嘆阿爾法狗強大的深度學習能力的時候,是否有人想過,支撐其運行的是什么?

  在今天的發(fā)布會現場,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鈸表示,通過不完全預估,想要支撐阿爾法狗這樣強大的深度學習系統和密集的數據計算,其芯片承載的功耗可能高達2000萬千瓦。

  這樣的功耗,勢必會阻礙深度學習技術的繼續(xù)發(fā)展,我們需要一個解決辦法。

  天才計算機大師AlanKay曾說過,真正認真寫待軟件的人,應該做自己的硬件。余凱認同這句話。

  “想要推動人工智能產業(yè)的革新,必須走軟硬結合的道路,只有這樣,我們的功效才能有1000倍以上的提升。”余凱說。

  這樣一來,我們自然的引出了未來芯片發(fā)展的新思路:必須從算法和軟件出發(fā),重新定義和設計硬件產品。

1  2  下一頁>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