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阿爾茨海默病免疫療法相關的腦體積縮小可能表明有效性而非危害性
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與阿爾茨海默病新型免疫療法相關的腦體積減少可能是由淀粉樣蛋白斑塊的清除引起的,而非神經(jīng)元或腦組織的喪失。
倫敦大學學院
11月25日
這項由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近日發(fā)表在《柳葉刀-神經(jīng)病學》(The Lancet Neurology)雜志上,分析了十多項針對淀粉樣蛋白的免疫療法試驗的數(shù)據(jù),其中包括最近獲得英國藥品和保健品監(jiān)管局(Medicines and Healthcare Products Regulatory Agency,MHRA)批準的 lecanemab。
研究于2024年10月發(fā)表在《The Lancet Neurology》(最新影響因子:46.5)雜志上
盡管腦體積縮小通常是一個不理想的結果,但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這種過度的體積損失在各研究中是一致的,并且與療法清除淀粉樣蛋白的有效性相關,而并非與危害性相關。
因此,研究人員認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中豐富的淀粉樣蛋白斑塊的清除可能是觀察到的腦體積變化的原因。并且,因此,這種體積損失不應成為擔憂的原因。
為了描述這一現(xiàn)象,研究團隊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術語:“淀粉樣蛋白清除相關偽萎縮”(Amyloid-Removal-Related Pseudo-Atrophy,簡稱 ARPA)。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UCL 失智癥研究中心(Dementia Research Centre)主任 Nick Fox 教授表示:“針對淀粉樣蛋白的單克隆抗體在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方面取得了重大治療突破。這些藥物通過與淀粉樣蛋白斑塊結合并觸發(fā)其從大腦中清除而發(fā)揮作用。”
“關于這些藥物對腦體積的影響一直存在爭議。腦體積減少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特征之一,由神經(jīng)元進行性喪失引起。”
“淀粉樣蛋白免疫療法一直顯示腦體積損失增加,這導致媒體和醫(yī)學文獻擔心這些藥物可能對接受治療的患者的大腦造成未被識別的毒性。”
“然而,根據(jù)現(xiàn)有數(shù)據(jù),我們認為這種額外的體積變化是清除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中病理性淀粉樣蛋白斑塊后的預期結果。”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來自 UCL 失智癥研究中心和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 Christopher Belder 表示:“我們呼吁在臨床試驗中更好地報告這些變化,并對其進行進一步評估,以便在這些療法得到更廣泛使用的情況下,更好地理解這些腦體積變化。”
今年 8 月,英國藥品和醫(yī)療產(chǎn)品監(jiān)管局(MHRA)批準了 lecanemab 在英國用于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階段的治療。
該藥物通過靶向 β-淀粉樣蛋白發(fā)揮作用,β-淀粉樣蛋白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大腦中積聚,被認為是導致神經(jīng)元功能障礙和細胞死亡的觸發(fā)事件。
決定藥物是否應在英國國家醫(yī)療服務體系(NHS)中提供的 NHS 優(yōu)化研究所(NICE)已發(fā)布草案指導,認為 lecanemab 的益處太小,無法證明其對 NHS 的成本效益。然而,該決定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的公眾咨詢和第二次獨立委員會會議后進行復審。
創(chuàng)立于1826年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參考文獻
Source: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Brain shrinkage associated with Alzheimer's immunotherapies may show effectiveness rather than harm
Reference:
Christopher R S Belder et al, Brain volume change following anti-amyloid β immunotherapy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myloid-removal-related pseudo-atrophy, The Lancet Neurology (2024). DOI: 10.1016/S1474-4422(24)00335-1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上的醫(yī)療信息僅作為信息資源提供與分享,不能用于或依賴于任何診斷或治療目的。此信息不應替代專業(yè)診斷或治療。在做出任何醫(yī)療決定或有關特定醫(yī)療狀況的指導之前,請咨詢你的醫(yī)生。
原文標題 : 與阿爾茨海默病免疫療法相關的腦體積縮小可能表明有效性而非危害性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1 2025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chǎn)替代提速,這些賽道值得關注!
- 2 多數(shù)人錯估了關稅將對中國醫(yī)藥產(chǎn)業(yè)的影響
- 3 一季度醫(y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報告:前十大出口市場在哪?
- 4 認購火爆,映恩生物打響18A IPO重啟信號槍
- 5 核藥賽道解碼:高壁壘、國產(chǎn)替代與千億市場卡位
- 6 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機遇、挑戰(zhàn)與未來展望
- 7 創(chuàng)新藥是避風港,更是發(fā)射臺!
- 8 第一醫(yī)藥扣非凈利潤僅687.40萬元:上!半[形土豪”要再沉淀沉淀
- 9 復星的進退與前行
- 10 隱匿的醫(yī)療大佬,10年干出千億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