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拉肚子”的疫苗研發(fā)取得新進展
文/陳根
腹瀉,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拉肚子”,很多人總覺得沒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全世界范圍內,平均每年都有100多萬人死于因腹瀉導致的脫水和營養(yǎng)不良;而且,一直沒有疫苗可以對抗或預防這些由大腸桿菌等細菌引起的疾病。
直到日前,《科學進展》雜志發(fā)表了索爾克大學的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該結果顯示,將特定的飲食與致病細菌結合起來,可以在實驗小鼠體內產生持久的免疫力。這為一種新的潛在疫苗接種提供了參考策略,也為開發(fā)新的疫苗鋪平道路,而這些疫苗將可以提高腹瀉疾病和其他感染患者的免疫力。
在研發(fā)過程中,研究人員進行了飲食干預如何產生無癥狀感染的小鼠試驗。首先,將感染后的嚙齒類鼠分成兩組,一組投喂富含鐵的食物,另一組則正常飲食,以期找到飲食與無癥狀感染之間的關系。所謂無癥狀感染,是指某種病原體侵入人體后,人體不表現(xiàn)出某種病原體感染后特定的臨床癥狀。
實驗第一階段,研究人員在不同的飲食投喂過程中,發(fā)現(xiàn)喂食富含鐵的食物的老鼠在通常致命的細菌感染中存活下來,并沒有出現(xiàn)生病或疾病的跡象;而投喂正常食物的老鼠卻有癥狀。針對該現(xiàn)象,研究人員表示,高鐵飲食增加了小鼠腸道中未吸收的糖,而細菌可以以此為食。過量的糖對細菌起到了“賄賂”的作用,使它們保持飽腹感,從而不攻擊宿主。
實驗第二階段,研究人員讓所有小鼠都進行正常飲食,以觀察無癥狀感染是否會持續(xù)下去。結果發(fā)現(xiàn),無論是否曾經吃過富含鐵的食物,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都不能繼續(xù)保持無癥狀感染的狀態(tài)。但是,具有功能性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能夠“記住”先前感染的細胞和蛋白質的免疫系統(tǒng)——的小鼠沒有出現(xiàn)任何癥狀,而且具有持久的免疫力,即便是在一個月后再次感染后也能存活。
通過該試驗,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富含鐵的飲食可以防止細菌在小鼠活躍感染期間產生致命癥狀;但在缺乏膳食補充的情況下,則需要功能性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來免疫未來的感染。而且,只有接受了致病的、未突變的細菌的老鼠才能在再次感染時維持免疫力。
“這一發(fā)現(xiàn)將促進疫苗的開發(fā),從而減少癥狀和死亡率,并防止未來的感染。”索爾克研究所Janelle Ayres教授表示,希望他們的研究成果為未來的人類研究,以及建立保護和預防腹瀉疾病的疫苗接種提供基礎。
原文標題 : 陳根:針對“拉肚子”的疫苗研發(fā)取得新進展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技術文庫
最新活動更多
-
10 GSK膨脹的ADC野望
- 1 2025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替代提速,這些賽道值得關注!
- 2 多數(shù)人錯估了關稅將對中國醫(yī)藥產業(yè)的影響
- 3 一季度醫(yī)療儀器及器械進出口報告:前十大出口市場在哪?
- 4 認購火爆,映恩生物打響18A IPO重啟信號槍
- 5 中國創(chuàng)新藥出海:機遇、挑戰(zhàn)與未來展望
- 6 核藥賽道解碼:高壁壘、國產替代與千億市場卡位
- 7 創(chuàng)新藥是避風港,更是發(fā)射臺!
- 8 第一醫(yī)藥扣非凈利潤僅687.40萬元:上!半[形土豪”要再沉淀沉淀
- 9 隱匿的醫(yī)療大佬,10年干出千億級公司
- 10 外骨骼機器人,誰是盈利最強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