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云從過會、曠視未卜、依圖折戟:AI賽道還有機會?

撕掉AI的標簽

AI賽道在過去幾年脫不掉的標簽是“盈利難”和“虧損巨大”。逐漸地,這些財務指標也成為了技術的想象力之外的價值標準。

技術從實驗室到應用場景之后多少會有水土不服。用戶需求差異化,導致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往往定制化程度高,很難規(guī);。激烈的競爭又令行業(yè)進入價格戰(zhàn)。

這時候,誰先落地,誰先應用,誰就掌握了價值的錨點。

云從過會、曠視未卜、依圖折戟:AI價值如何判斷?

電影《AI》

以率先落地AI技術的安防行業(yè)為例,?低暱偛煤鷵P忠曾在采訪中對媒體表示:“安防行業(yè)是一個碎片化、場景化的市場,用戶需求差異化和定制化需求明顯,平均回報并不高,每個項目貢獻度都不大!

都是做ToB生意,提供AI解決方案的公司毛利率沒有產品易標化的軟件公司高。云從、曠視、依圖三家公司業(yè)務毛利率基本不超過70%,而且波動較大,趨勢的不確定性強。

云從過會、曠視未卜、依圖折戟:AI價值如何判斷?

大部分AI企業(yè)患了“三高”病(高投入、高虧損、高人才),從曠視、依圖、云從三家目前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凈虧損率居高不下。其中云從的虧損率控制要明顯好于其他兩家,這也是它有底氣上市的原因之一。

云從過會、曠視未卜、依圖折戟:AI價值如何判斷?

AI企業(yè)的高虧損率主要來源于巨大的技術研發(fā)投入,橫向對比三家的研發(fā)費用和占營收比例,可以很明顯看到它們的入不敷出,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技術潛力尚未完全發(fā)揮出來。

云從過會、曠視未卜、依圖折戟:AI價值如何判斷?

AI公司們并沒有趕上個好時候。當前正是估值體系集體迷茫的時刻,多個行業(yè)都在經歷自己的調整期。巨頭們也紛紛入局,在自己的生態(tài)里做AI。

但可以看到的前景是,行業(yè)的方向越來越明確,從實際場景出發(fā),優(yōu)秀的AI企業(yè)也在往行業(yè)上下游縱向延伸。AI不像之前預測的那樣“顛覆性改變行業(yè)”,而是潤物細無聲地慢慢滲透。隨著數據、技術、場景的多重疊加,AI定會迎來真正的春天。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