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聚焦高考服務,百度智能搜索生態(tài)的一隅

2020-06-13 10:19
Alter聊IT
關注

一方面,諸如高考填報志愿等服務,需要大量的數據對比,搜索是信息搜集的最佳方式。只需要在搜索框中輸入相應的關鍵詞,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能找到相關的數據資料,用戶無須再從故紙堆中找尋往年的錄取數據。

另一方面,搜索是洞察用戶需求的“捷徑”,可以主動串聯(lián)起用戶需要的各種長尾服務。比如用戶搜索了某個大學的信息,多半是在志愿的候選名單內,也就伴隨著該校歷年的招生和錄取情況、招生政策等關聯(lián)服務。

事實上,百度推出“高考放心搜計劃”的初衷也在于此。

一是保障信息搜索的準確性。從2013年開始,百度就持續(xù)對各地教育招生考試院、高校官網等提供官網保護,確保官方網站出現(xiàn)在自然搜索結果的首位。2020年相關舉措進一步升級,不僅對300余所的“野雞大學”進行風險提示,還針對高考相關的惡意內容進行了清理打擊,清理了近26000個惡意網站。

二是打造一站式的高考服務。在AI技術、大數據的支撐下,百度的服務邏輯也在持續(xù)優(yōu)化,過去是給用戶精準的服務鏈接,現(xiàn)在徹底打通了搜索到服務的閉環(huán)。比如“智能志愿助手”工具,可以根據用戶的搜索智能分析目標大學,幫助考生全面了解往年報考趨勢,并給出報考建議參考。

為什么95%高考學生和家長選擇百度?似乎有了新的答案。直接的原因還是百度的搜索入口,深層次的原因是百度更好的滿足了用戶的需要。

02向服務平臺進化

如果把視角再拉大一些,也讓外界看到了百度智能搜索生態(tài)的一隅。

對于即將高考的學子和焦急等待的家長來說,百度的“高考放心搜計劃”不失為一場技術性紅利:過去熬幾個通宵才能完成的數據搜集和整理工作,現(xiàn)在只需要點開那個熟悉的搜索框,輸入幾個關鍵詞。

站在經歷過高考煎熬和填報志愿考驗的“過來人”的立場上,“高考放心搜計劃”也在某種程度上折射了搜索的進化:從過去的“連接人和信息”進化到了“連接人、信息和服務”,并且可以細化到三個層面。

其一,內容上的進化。

搜索一直扮演著人與信息之間的“連接器”,百度并沒有改變連接人與信息的屬性,但在內容上有了充分的創(chuàng)新。典型的例子就是直播開始出現(xiàn)在搜索結果中,當用戶搜索高考相關的關鍵詞時,可以進入直播間找到專家來解決問題。

不同于今日頭條和支付寶的直播,百度直播選題的特色在于用戶需求驅動,例如疫情后用戶關注醫(yī)學類專業(yè)的需求激增,百度專門組織了醫(yī)學院直播專場;用戶經常搜索某個大學的信息時,通過對用戶需求的分析主動推送相應的直播內容。從為了直播而直播到用戶需求驅動的直播,不僅給出了直播賽道差異化的新思路,也是直播回歸信息分發(fā)媒介、聚焦價值傳播的標志。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