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AI三大巨頭:他們現在過的如何?
21世紀以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人工智能(AI)正以爆發(fā)式的速度蓬勃發(fā)展。同時,在移動互聯網發(fā)展紅利減緩、后移動時代來臨的趨勢下,科技巨頭紛紛將AI作為后移動時代的著力點,奇招百出、竭盡全力在云端建立AI服務的生態(tài)系統。投入那么大,可是收益如何呢?那么AI領域公認的三大巨頭,他們如今發(fā)展的如何呢?這事還得從AI的發(fā)展說起,下面,容小編將為你細細道來。
AI的發(fā)展歷程
1956年,以麥卡錫、香農以及明斯基為首的科學家們在達特思茅夏季AI研究會議上探討用機器模擬人類智能等問題,并首次提出了“AI”這一概念。在不斷的探索與發(fā)展中,AI的定義也被逐漸完善。它是研究、開發(fā)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據數據調查顯示,2016年AI技術已被用于全球38%的企業(yè),至2018年這一趨勢將增長至62%。同時,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球各企業(yè)在AI領域投入同比2016年將猛增300%,2016年全球AI收入預計將達到6.437億美元,到2025年將增長至368億美元。
自AI概念出現之后的數年,AI一直處于“低調”的發(fā)展期,直到1997年IBM公司“深藍”電腦擊敗了人類的世界國際象棋冠軍之后,AI又再次被全球知悉。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數十年后,谷歌的AlphaGo戰(zhàn)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后,AI再次被站在了時代的舞臺之上,而作為AI三巨頭的谷歌、微軟以及Facebook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谷歌:軟件+硬件
在谷歌的觀念中,AI應為解決人類問題而生。故谷歌對于AI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軟硬件配合方面,其產品也更注重如何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事實上,Google攜其旗下產品AlphaGo橫掃圍棋界僅僅只是開始,其最終目標則有兩點:其一,利用AI和機器學習使谷歌產品更加實用;其二,為企業(yè)和研究人員提供很好的工具,以解決人類面臨的難題。
在2014年,谷歌收購DeepMind AI研究機構之后,便彌補了企業(yè)在深度學習與強化研究方面的不足。同時DeepMind對于神經網絡的研發(fā)與應用也是首次被用于AlphaGo,事實證明,此次研究相當成功。對于此事,有業(yè)者表示,谷歌擊敗圍棋大師不過是更大弧線進程中的一部分,這一進程始于很久以前,也將延續(xù)至未來數年。
AI教父杰弗里·辛頓曾表示,AI領域的大部分研究人員還在通過邏輯來處理AI技術,這只是一種基礎的層面。而谷歌則通過讓AI與機器學習的策略,通過巨大神經網絡實現自己學習,從而取代邏輯推理的方式,這是一種跨越性的進步。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0月24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yè)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